二战中,德国如果不打苏联,能统治欧洲大陆 ——驳“德国……?”
二战中,德国如果不打苏联,能统治欧洲大陆
——驳“二战中,德国如果不打苏联,能不能统治欧洲大陆?”
杨瑞华
此文以苏联和英国不允许德国统治欧洲,即使德国不打苏联和英国,这2 国也会主动进攻德国为理由,断定德国统治不了欧洲。
这是现代版的“纸上谈兵”——按主观想象,设定理由。
一.如果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决不会主动向德国发动进攻。
“大雷雨计划”,只是计划。计划可有千万种。可能是图上军演而已。
苏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实施。所以不能做为证据。
后人分析主要看苏联的当时表现。以此做为拴推理根据。
如果苏联主动进攻德国,这就不是前不久为向芬兰要点领土保证列宁格勒安全而挑起的“苏芬战争”问题了。而是要打败德国,统治欧洲,称霸世界的问题。
1. 从沙俄到苏联,不仅没有象英国,德国、日本(后来的美国)这种称霸思想意识的宣传表现,也没有这种行动表现。更没有想到有称霸的能力去称霸欧洲。
因为苏联的领土特大,资源非常丰富。不需要扩张领土,也不需要向外抢夺资源。
其对周边国家的要求也就是不反苏俄。
苏联后期,十六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出去,也能很好的对待。
鸟克兰如不倒向西方,与俄罗斯作对,俄不会收回克里米亚的。
基本国策就是保证国家不受侵犯。
苏俄对小国如此,怎能可能主动进攻当时超级军事强国德国?
当然,如果是侵犯,任何国家苏俄也是要坚决战斗至底。
2. 国际上看,从沙俄到苏联,都被排斥在欧洲文明与事务之外。特别是苏联的建立,在欧美更是被孤立的敌对势力——欲加灭之而后快。
所以即使英国被德国赶出欧洲,苏联主动与英国结盟,英国也斥之以鼻。
一战时,如果不是法国是俄国债主的身份,撮合英国与俄国的关系,俄国也不会加入协约国参战。
英国之前的绥靖主义,本就是想祸水东引,让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
如果苏联此时攻打德国,正中英国下怀,英国求爷爷告奶奶苏联不一定会办的事,苏联怎么会主动去做?
整个20世纪20年代,苏联被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孤立的相当可怜,只有同病相怜的德国与苏联保持了一定的贸易往来,所以,虽然存在战略利益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不足以让他主动发起对德国的进攻。
3. 苏联的综合国力,军事势力,远不如德国。“苏芬战争”惨胜芬兰,就暴露出苏联军事能力当时还不如3流的小国,难道苏联人不清楚?
这种军事能力,还主动进攻超级军事强国?——如果这样斯大林比希特勒还要疯!
当然:如果说英美把德国打到伤筋断骨,苏乘机落井下石,是有这个可能主动进攻德国。
怎么可能在德国处于鼎盛时期,英国被动挨打,美国坐山观虎斗时期,以一个2流军事强国的身份,主动向当时超级军事强国进攻???
美英也是等到苏德撕咬多年,双方损失残重,眼看苏联要独占胜利果实,才最后一击——诺曼底登陆参战。
二.英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然是“如果不打苏联”,则德国(希特勒),就不是疯子了。而是一个比“3巨头”,更巨的巨人(不打苏联是无比英明的决定)。
德国在2战中的强盛已非拿破论时代可比,拿破论时代还处于个人能力决定世界命运。
2战中个人要有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军事势力做后盾才能决定世界走向。
所以2战德国打败英国,就算打败了,英国永远不会再有能力进攻德国。
拖上几年下来,德国不动英国,英国也就习以为常了。
打败英法,占领欧洲,德国完成了称霸最因难的初始阶段。接下的工作就顺理成章:
由于海军能力的限制,一时难以攻下英国,但是英国已是困兽忧斗,没有能力进攻欧洲大陆。暂进停止攻击。这是历史事实。
不进攻苏联,可同时进行2项巩固占领西欧的工作。
(一)同化西欧,巩固后方,增强综合国力。只要几年功夫,这项工作就可完成。
1. 这是可以办到的。德国与苏联博杀3年,处于劣势状态,美英联军才敢在3年后开辟欧洲战场。
现在德苏都在安稳搞国家建设,英国敢主动攻击?
2. 如果德国不轰炸英国,不打苏联,安心经营好欧洲。美国在德国与英国博杀时都没有向德国开战,此时更不可能主动进攻德国。
虽然近期“制裁”德国,随着欧洲政局稳定,也就默认了。
对于“满洲国”,美国不就是这样默认日本吗?
3. 为什么当今世界大国之间不敢挑起大战?
唯一原因是:都有毁灭人类的原子弹。
如果德国不打苏联,安心经营欧洲。制造出可以作为航空炸弹的原子弹,建立起雷达网,试飞新的喷气式战斗机和地空导弹。之后又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实现,就可以同时实现对美国和苏联的核威慑。
同时美国,苏联也先后也研制出原子弹,洲际导弹,对德实行核威慑。
几个大国之间也就不会有战争了,各自默认了对方的世界地位。
2战也就通过谈判解决。
(二)向地中海,北非方向发展。把地中海、北非从英国势力中“解放”出来。
北非将在很短的时期落在德国与意大利的手里,德国将直接控制苏伊士运河。这时,亚平宁半岛将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态势,覆灭在所难免。到了这时,不要说直布罗陀,整个地中海都将落在轴心国手中。英国最重要的战略和物资支援路线将被切断。
这样二战的整体战局会改变由于英国失去北非也意味着失去中东,打通了中西的通道德日容易联系在一起。美英在亚非利益彻底丧失。
也就是说,德国不但有了欧洲雄厚的工业、科技基地,同时有了亚非工业原料基地。
日本占有中国和东南亚工业原料基地。
到此,强强联为一体,英国再也无力翻盘。
最后世界格局将是2超德美,2强苏日,加一英把持。
[附原文]
二战中,德国如果不打苏联,能不能统治欧洲大陆?
袁载誉
1940年5月10日,就在法国、英国还在为如何逼迫德国放弃占领波兰之时,德国这头狮子猛然转头扑向了2者,一时间整个西欧枪声、炮声响成了一片。
在德国进攻之前,英法其实很早就设置了预防设施,英国组建了数十万的远征军,囤积在比利时、荷兰一线严阵以待,法国则依靠一战经验,构建了自己口中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遇到了希特勒这个胆子大上天的“赌徒”。在比利时、法国、德国交界的地方有个阿登山区,该地道路异常崎岖,理论上是难以支持大规模军事行动。
强行在该地行动,若防御方发现及时,仅用极少的部队,就可以让进攻方完全瘫痪,所以阿登山区,一度在德国、英法的指挥官眼里,是不能用之地。
德方认为风险大,英法想着德国没有这么“傻”。然而事实是德国真的有这么“傻”,德国几乎将全部装甲部队,集中在阿登山区突防,作为进攻法国的主攻方向。比利时、马奇诺防线防线仅进行适度的佯攻。
由于未能料到德国真的要冒险翻越阿登山区,英法在该地几乎没有主力部队,跑出山区的德国装甲部队,立马就是一马平川的平推进法国腹地。
如此一来英法构建的防御体系瞬间坍塌,突入法国腹地的德国主力,消灭了在边境线布防的英法部队的几乎所有后勤。
1940年5月26日英国人为保证主力不被歼灭,集中举国之力在敦刻尔克进行大撤退,事后统计撤走了32.4万人,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至此整个西欧都落入德国之手。
至于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德国若继续转身不进攻苏联,可不可完成一统欧洲的“妄想”。小袁的观点是绝对不可能,最少有2方势力不会坐视不管。
第一个是苏联,虽然它在二战中是被动参与战争的受害者,但是从后期揭秘的档案可知,苏联人这个被动中带着一丝丝的主动情绪。
1993年初一个叫丹尼洛夫的俄罗斯上校,发布了1941年苏军总参谋部完整的战争计划,揭露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大雷雨计划,且这个计划还得到了最高领袖斯大林的批准。
该计划基于的认知是,德国在进攻法国之后,就算不像一战一样陷入僵持,也会元气大伤,毕竟法国可是号称欧洲陆军最强国,而这无疑是苏联趁火打劫的好时机。
至于如何“打劫”?苏联会集中约152个师,准备在1941年7月对德国东线全面进攻,最少会吃下整个波兰。且为了在华沙阅兵,6月10日苏联还组建了波兰人的红军。但遗憾的是德国人在1941年6月22日抢先进攻了, 且因为未能料到对手会先攻,苏联在战争前期一度全面崩溃。
第二个则是英国,英国是个传统的海洋大国,出于维护自己利益,在二战之前的数百年,英国都执行大陆平衡政策,即不能让欧洲大陆出现一个超级大国,必须是四分五裂。
这样英国才能在各国之间进行周璇,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保证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可以挑战自己的海上霸主之位。
所以当希特勒无限接近一统欧洲大陆之后,就算它不向英国作战,英国也会主动进攻,扼杀希特勒就像扼杀当年法国出现的拿破仑一样。
综上可知德国在不解决英国、苏联的状态下,几乎不可能安稳的一统欧洲大陆,而历史的结果即为,德国在解决苏联之时,让自己走向了灭亡。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历史国际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