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美國寫《諫逐客書》

作者:盧永雄,巴士的報總編CEO,全國政協委員。

500

现在美国对其大学的迫害无疑于焚书坑儒。

500

一個國家走向敗亡,總會在關鍵的道路上越走越錯。

美國排斥國際留學生,就是走上極其錯誤的道路。

美國總統特朗普逼害哈佛大學的行動並未停止,之前他要求哈佛暫停招收國際學生,哈佛入稟當地法院取得臨時禁制令。但特朗普的招數層出不窮,接着就聲稱要將30億元本來撥給哈佛的聯邦資助金,轉撥給專科學校,因為哈佛大學反猶太主義盛行。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更表示,美國需要更多的電工、水管工,而不是哈佛大學「LGBTQ(性少眾群體)專業」的畢業生。

這還不止,特朗普政府正全面收緊國際學生簽證申請,要求所有赴美留學的外國學生接受社交媒體審查,以了解他們有沒有反猶太主義的傾向,同時下令美國駐外使團,暫停安排所有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申請的面試。

特朗普政府逼害哈佛、排斥國際留學生的態度,令我想起戰國時代李斯的《諫逐客書》。

李斯原為楚國人,後入秦成為客卿。當時是戰國末年,秦王嬴政上台執政,揭發韓國實施「疲秦計劃」,叫韓國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入秦,建議修關中水渠,耗費秦國國力。

在宗室大臣的鼓噪下,秦王政下逐客令,驅逐所有原籍六國的客卿。

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但他寫下《諫逐客書》,上書秦王政,主要闡述為君「有容乃大」的重要性,這樣國家才能富強起來。

秦王政讀了李斯的上書,最後決定廢除逐客令,命人追回李斯,並恢復其官職,秦王政後來還重用李斯,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君主制國家。

這個故事說明,盡收天下英才,往往是強國之始。

美國最近百年亦透過留學制度和吸納國際移民人才,壯大起來,特別在二次大戰之時,德國屠殺境內的猶太人,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著名科學家流亡美國,愛因斯坦直接貢獻了美國的重大科技發展,其中一項是提醒美國製造原子彈。

當時愛因斯坦的好友、物理學家西拉德,在1939年1月留意到《自然科學》期刊刊登了德國物理學家哈恩等人觀察到鈾原子產生核分裂反應的重大發現。

後來西拉德寫了一封信,由愛因斯坦署名,寄給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

500

愛因斯坦寫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

愛因斯坦在信中提到德國科學家最近對鈾原子的重大發現,認為在鈾原子分裂時會產生巨大能量,這個現象可以用來製造新的炸彈。

愛因斯坦形容,這種炸彈威力龐大,如果有一艘船載著這種鈾原子炸彈進入一個港口引爆,可以將整個港口及附近的地區炸平。不過愛因斯坦當時仍然認為,這種炸彈太重,很難由飛機運送。

愛因斯坦又提到,德國控制了捷克的鈾礦後,停止將鈾出售,估計德國正在發展鈾原子炸彈,建議美國加速推進相關研究。

結果羅斯福採納了愛因斯坦的建議,6年之後全世界首兩枚原子彈,就先後落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終結了二次大戰。

這是一個直接的因果關係,如果德國不是進行種族逼害,如果美國當時沒有接收好像愛因斯坦和西拉德這些外國人才,如果是德國首先發明原子彈,並投向倫敦和巴黎,世界歷史將會改寫。

這就證明美國的國運,和吸納世界人才緊密相連。

現在沒有人會為美國寫《諫逐客書》,即使寫了特朗普也看不進去。

這是國家和香港吸納人才的大好時機。

500

在2019年疫情前,中國有50萬外國留學生在內地就讀,但當中大部分應是讀中文學校。疫情時期大量外國學生外流,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隨著國力發展,我國應該在著名學府設立大量設立國際部,吸納世界尖子,到中國一流大學就讀。

香港也可以趁機吸引本來想去美國讀書的世界人才。

由於香港出生人口下降,特區政府早前將大學可以接收外來生的比例,由20%增加到40%,這是一個好政策。香港若能大量吸納世界人才,未來發展可以走上一個新台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