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奇袭618
文 | 阑夕
美团官宣加入今年的618大战,可以说在意料之中。
大促迎来半小时达时代,再也不用等快递了,很有可能成为这种年度仪式的拐点。
据美团的说法,618期间,美团将有全品类优惠,主要是外卖和闪购参与。尤其是闪购,在手机电脑、数码家电、酒水奶粉等品类会有“更快到手的低价”。
除了要向全体用户统一发放618元等额神券包之外,美团的黑金、黑钻会员还能把礼包升级成818元、888元,补贴力度之大,史上绝无仅有。
多重让利之下,撬动价格的效果就很直观了,我能刷到的就有到手价4299元的iPhone 16,同款机型在其他两家主流平台国补后价格分别是4499元和4549元,众所周知,iPhone是手机行业的「硬通货」,美团作为大促的新玩家进场就能拿到价格优势,可以说是非常反直觉了。同时,华为手机的价格也被打下来,全系产品基本上都能比电商价低50-300元不等。
全网底价加上半小时达,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传统的快递电商就很难受了。
目前来看,美团似乎有意混淆外卖、电商、闪购三大场景之间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清晰界限,并将竞争带回万物零售的本质:
将一件商品从一个地方(供给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消费者),谁能做好交付,谁就能赢得市场。
站在用户的角度,业务形态的命名并不重要,如果能在半小时内买到一台享受国补、全网底价的新手机,那么它到底是叫电商还是即时零售、哪怕是被外卖小哥骑着电瓶车一路送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说呢,「无限战争」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无论如何,这正是美团携闪购进场的时机,电商平台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教育市场,把618做成了一个没有独占性的IP,同时却也留下了爆仓的传统艺能,让用户接受了延迟满足和在驿站翻拣自己包裹的玩法。
套用俞军的著名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显然,美团认为30分钟到手618全品类商品的体验剪刀差,足以大到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
杰夫·贝佐斯曾说,亚马逊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在网站上,28%的购买行为在3分钟内完成,但在实体商店,用户需要额外付出停车、找货、排队等时间,动辄就要耗掉一个小时以上。
「如果你每个星期用2次亚马逊的购物取代去商店买东西,每年就可以节约75小时。」
其实早年的互联网产品,很多都有「用户越快离开越好」的北极星指标,因为这意味着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取得了最优的效率。
但是随着初创公司一步步的变成大厂,当初的屠龙勇士逐渐化作恶龙,庞大繁复的KPI重新绑架了年少无知时的理想主义,让用户挥霍时间也就取而代之,占据了新的努力方向,不只是亚马逊,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在试图长成吞噬时间的黑洞。
618这类大促更是某种极致的代表,每一个按钮、弹窗、积分的背后,都黏着一个部门的业绩表,于是购物如做计算题的复杂问题年年被提、年年都拖,砍不下去的真实原因,懂的都懂。
所以才有美团发现一力降十会的机会,只有贸然闯入的外力,才有决心打破温室的窗户。
关键在于,「现货半小时送达」的闪购是美团搅局这届618的一张王牌,经过这么些年的猥琐发育,终于等到了藏不住的一天。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规模已破5亿,其中90后年轻用户占比2/3,消费者粘性和频次也在持续提升。在今年5月的财报电话会上,美团CFO陈少晖表示,闪购新品牌上线至今,95后年轻用户已占比超过一半。
据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甚至半天内收到商品,7%的消费者要求两小时内送达,从供给出发,闪电仓和实体门店的叠加网络,构成了美团闪购最足的底气。
先说闪电仓,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线下消费的大头都流向了房租这个「死结」,仓的布点可以违背商业规律——不需要考虑人流、临街这些因素——从而回归最基础的供需逻辑,挤掉价格里的水分。
而闪购上的实体门店,以电子消费品为例,都是全国各地的品牌授权门店,它们本就受到电商冲击,处于长年累月的「失血」状态,当美团闪购带着增量订单找上门来,欣喜度和主动性都会超出想象。
以3C家电领域为例,过去数年,华为、Apple、小米、美的、格力等品牌,和苏宁易购等渠道商入驻美团闪购,确保消费者“品牌门店直发商品”的购物体验,原本被线上抢走的消费者,选择拥抱半小时达的履约服务,是给线下生意重新赋能。
和大多数电商平台不同,无论是餐饮还是零售,美团鼓励用户在线下单、不必跑去实体店,并不是替代了供应链,而是为实体店接入新的出货渠道,继续发挥着线下商业的辐射作用,对于门店而言,和美团的合作,相当于在日常的经营预期之上,增加了订单来源。
有了增长的确定性,也就有了让利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留口饭吃,对各方都有好处。
已经有媒体对比发现,华为手机、茅台、五粮液甚至奶粉在美团的售价都低于主流电商平台,实体门店愿意直供打折,加上国补和美团自掏的补贴,曾被视为不可能三角的「正品、低价、当日达」就这么被立起来了。
这当然不会是常态——行业大促本来就不会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就像优质的商品一旦用上了就「回不去了」,美团笃信这种即买即得的体验也会先和一批用户双向奔赴。
这对备受瞩目的即时零售模式而言,也是一场风光大秀。
过去,即时零售服务选择普遍被当成一种满足应急需求的渠道,只有送得快一个优点,剩下的全是槽点——东西少,价格贵,就掐准了江湖救急的场景——但在美团闪购过去几年以来的耕战策略下,整体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了。
当闪购渠道的商品越来越多,价格与其他渠道打平甚至更便宜的时候,劣势被抹平,时间优势被无限放大。说得更直白点,消费者可能等得起,但也没必要等了。因为我想要,就可以立刻拥有。
何况,用一次618撬动十亿用户的心智,这笔账亏不了。
「冰与火之歌」里有句名言,混乱并非陷阱,而是阶梯,这话之所以意味深长,是因为阶梯本身就是双向的,有人可以平步青云,也有人会一路栽跟头到底:
看清了阶梯的方向,也就看到了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