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做了个「能写黄文又最聪明的AI」,终于还是被乐子人玩坏了

500

星彡 P丨文

前两天上网冲浪的时候,偶然刷到一张 X 平台的截图。

画面里台上是唱跳俱佳的猫系偶像,散发着可爱又迷人的魅力,而台下试衣间的 “猫尾巴道具” 却暗藏玄机。

500

——图中的猫耳女孩叫“前川未来”(CV.高森奈津美),出自《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

不用说,这肯定是网友的整活 P 图,起码我10年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在贴吧见过,没想到外网又有人翻了出来。

只不过底下日本人评论的一句 @Grok つまりどういうこと?(@Grok 这是怎么回事?),实在让人有点绷不住。

500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类以 @Grok 开头的提问句子,现在已经是席卷外网的超级烂梗了,到处都是表情包。

国内因为上不了马斯克的 X (也就是推特)平台,可能感触不太深,所以今天就当是新鲜猎奇的话题,随便聊一聊吧。

(随便放点图感受一下↓)

500

500

500

500

简单解释一下,Grok 其实是 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AI 推出的产品。

这个词是个俚语,大概意思是“理解”或“直觉地掌握”,出自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罗伯特·海因莱因 1961 年的作品《异乡异客》。马斯克在 Grok 发布前的 X 帖子中曾经引用过。

500

而 Grok Explain This 或者 Grok Is This True? 则是 X 提供支持的一项功能,只要你输入这段话,AI 聊天机器人会以幽默风趣(就跟评论罗伯特一样)的对话,献上 X 上帖子和表情包的分析。

类似功能最早在 2024 年 12 月加入到 X 平台,但刚开始还是比较智障的。

500

500

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比如你打开某某人的 X 主页,点击类似黑洞奇点的图标,就能生成一份大致的用户画像。

一直到 2025 年 2 月 Grok 3 版本发布才算能用,当时马斯克大肆宣传“这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大模型”,号称堆了 20 万块 GPU 的算力。

500

(听听得了,不能当真)

说来有趣,Grok 3 在国内首次引发关注,还是因为能写“刘备文”(皇叔的谐音)。

这玩意的中文输出能力意外的不错,某些场景甚至比 Deepseek 更好,并且题材百无禁忌,或者说比起 chatGPT 之流更容易突破 R18 限制(不过生成图片仍有审查机制)。

500

500

500

外网出圈则是另一条路线。当时 xAI 免费开放了 Gork3 的 API(但有一定限制)——大概从 3 月份开始,只要你在 X 的推文底下 @Grok,发送 “确认真实性”“求解释” 之类指令,AI 就会自动介入互动。

很快啊 Grok Is This True?”及其衍生句式,便成了外网社交平台的流行语。

500

最开始很多人问 Grok 是因为想驳斥某些东西,结果 Grok 经常回答说原帖者是正确的,但是慢慢的,有人掌握了引导 AI 给出想要的回答的方法。

特别是印度人,啥新闻底下都问 Grok 是不是真的,跟《白雪公主》里的皇后问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一样。

像前段时间,印度刚买的阵风战机不是被 J10C 打了么?X 上面一堆心碎三哥在新闻帖子下面不停地 @Grok is This True?

500

BB姬不是什么专业的科技自媒体,技术什么的我们也不懂,不清楚 Grok 训练具体用了什么数据,但至少作为马斯克旗下的 AI,Grok 确实有从 X 的海量推文学习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换句话说,Grok 在回答问题时,更可能会采用 X 上面被当作 “事实” 的回答。众所周知,由于墙的存在,印度网民一直是外网最有战斗力的一群人,人称互联网五常(土耳其、波兰、韩国、越南和印度)。

500

500

印巴冲突那会儿,阿三在一切不利于印度的新闻底下拼命@Grok,问此事当真。又因为网上到处都是阿三在说“假新闻,不是真的”,于是 AI 很可能也会这样输出答案,然后阿三再拿 “Grok查谣”的结果去“辟谣”,反复加强 AI 的幻觉。

经典三连 —— Grok,Fake News,Old Photo。相当于靠人海硬灌牛尿,污染了热门答案,最后在下面拿杯子重新接了回去,形成一种对印度人而言的可持续性牛尿循环。

这时候大家发现了,不是阿三喜欢用 Grok,而是 Grok 能给阿三想要的回答,所以他们只能用 Grok。

500

(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说真的,AI 还是挺好用的工具,但要看人怎么用。

就好比你在贴吧里 @机器人 “贴吧包打听” 询问某事真伪,它只会归纳信息后输出观点,真全信了的话就唐完了。

别说三哥,现在国内很多人上网冲浪也喜欢拿 AI 来网络对线,起手就是“我使用deepseek、chatGPT、豆包……”

500

500

(贴吧很早就有类似的 AI 聊天机器人)

以前说智能手机让猴子都能上网,有了 AI 以后很多拟人生物都不装了,直接退化成草履虫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最好电一电。

500

国外也一样,随着艾特 Grok 提问的用户增多,外网也逐渐滋生出一种逆反情绪。

不少人吐槽,评论区里总有“缺乏独立思考”的用户无脑刷屏 “Grok 此事当真” 这类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

500

500

过度依赖工具解释一切平台内容的现象,不仅招致大家的强烈抵触,更是成为了嘲笑的对象。

最后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网上流传甚广。

500

500

有一个梗,把 Grok 的英文字母倒一倒,变成 Gork ,“植物人”的意思。

本身 Grok 也不算什么常用词语,三哥在网上@的时候偶尔会搞错。

500

(经典想让Grok把图片转化成吉卜力风格,结果@错人了)

所以后来 X 上出现了一大批叫 Gork 的戏仿账号,就跟小红书千千万万“小高和刚”的高仿号一样,每天在别人回复底下评论。

最出名的一个直接就叫 gork,马斯克和 Grok 本体甚至还关注过、互动过,头像是个模仿本尊黑洞logo的人脸,黑黑的像是《龙珠》里的波波,有点丁真。

500

500

有段时间,我最大的乐子来源就是点开 gork 的主页,翻看他的【回复】列表。

这种乐子人账号一般挺网络巨魔的。

500

(↑平庸的人的一天 vs 聪明的人的一天↓)

最搞的是,Gork 跟《战锤》系列世界观里,欧克兽人(绿皮蛮人)所信仰的两位神明——搞哥(Gork)与毛哥(Mork)正好撞名。

当时看到 X 上面的串子顶着“绿皮印度人”的二创头像,我真是笑疯了。

500

不过想想倒也挺符合兽人“俺寻思之力”,由于《战锤》本身设定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大概可以理解为——如果有足够多的兽人寻思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真的,那么就有可能让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

现在这 AI 也有点集体幻觉的意思。也不知道“搞哥”“毛哥”发现自己多了一群咖喱味的信徒,深情呼唤自己的名字寻思这件事真不真,会不会有点崩溃。真是搞毛啊。

500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