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信心指数”看中美经济
1. 中国国家统计局有三个月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公布,最新的是2025年3月,马上会公布4月的。其中消费者信心指数87.5是主要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85、消费者预期指数89.2,这两个算是评价和预期。100就是中性的不好不坏。2022年以前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般在110-130间,信心较高,跌到100就是比较低了。而2022年后,有一段时间在85-90之间了,是历史低位区间。
2. 美国有两个月度消费信心指数,一个是CCI,由美国经济咨商局调查5000个家庭,重点是当前消费与就业的状态。 一个是MCSI,由密歇根大学编制,侧重于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预期,包括耐用品消费和家庭财务状况。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波动比中国大得多,有时能跌到50以下去。但最近几年是美国消费者信心CCI指数更好,一般在100以上。4月特朗普打关税战,跌到了85.7,但5月缓和了,又回到了98。
3. 而美国代表预期的MCSI,2020年以的表现一般,有时跌到50,如2025年5月最新的密大消费者信心指数就是50.8。这代表美国人感觉比较动荡,当前消费还是积极或者中性,但是未来有没有钱继续消费就不知道了。近几年算是美国CCI和MCSI指数差别比较大的时期,说明了美国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一边消费撑住GDP,但也知道不对劲,也许未来忽然一下没钱了,这样的身边惨剧不少。拜登政府经济指数看着不错但舆论不满很大。如果美国撑不下去了,CCI向MCSI靠拢,美国经济就危险了。
4. 而中国消费信心,就处于迷惑阶段,主要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以前消费者信心指数都还不错,预期的绿线更好,就是蓝线的消费满意度不高,是要求消费质量提升。消费情绪不错,主要原因是,一边收入在增加,一边房子在涨价。虽然各种不满,但内心想想房子值多少钱就敢于消费。看见少数没房的在焦虑,消费情绪就更高了,一边吃喝一边吹牛自己果断买房的英明。
5. 2022年以后,房价见顶下跌,中国人本来就不正常的“房子涨价就敢消费”的消费信心,终于到了调整期。影响非常之大,房价下跌对家庭资产总数有时是决定性的。如本来是700万资产,200万房贷,净资产500万,消费大胆。房价下跌后变400万资产,198万房贷,净资产200万,消费情绪就没了,感觉工作不稳,就直接开始消费降级。
6. 美国人消费经验较多,房子被收掉重新再来的都不少。中国人还是没啥经验,居然会信房价永远涨。等慢慢明白,房子就这回事,预计消费信心就会回到100以上。但这个数值非常关键,如果一直低于90,A股牛市就不太容易折腾起来,消费都没情绪,更别说花钱搞炒股金融消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