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工智能冲击港股IPO,科沃斯为股东,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

500

据港交所5月27日披露,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仙工智能是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基于“机器人大脑”控制系统的领先技术与市场地位,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机器人开发、获得、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公司在2023–2024连续两年的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全球首家规模化的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

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是控制系统,即“机器人大脑”。公司的控制系统包括内置于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和运行于云端的软件。

控制器负责机器人本体的感知定位、智能决策和运动控制,其通过集成视觉—语言—动作(VLA)、强化学习、端到端导航和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以及控制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自主运行;软件通过多种智能调度和优化算法,通过统一的通信接口向机器人下达任务指令,实现多类型智能机器人高效协同工作。

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显著提升了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灼识咨询,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人民币2,778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7,08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6%。

尽管发展强劲,工业智能机器人行业中,存在机器人开发门槛高、获得门槛高、使用门槛高的痛点,其源于终端企业的工业场景复杂度高,以及“千厂千面”的多元化需求。上游激光雷达、相机、电机、电池等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庞大且资源分散,下游集成商数量超10,000家,不同供应商之间的机器人难以协同作业。

凭借深耕控制系统技术与数千个工业场景数据的深厚积淀,以及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怀揣着让智能机器人没有门槛的使命,在AGI技术的驱动下成为了全球首家规模化的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

仙工智能的平台连接机器人生态的各类参与者,使智能机器人的开发、获得及使用变得容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控制器适配超过300种零部件,并支持超过1,500家集成商与终端客户。截至目前,公司已有超过1,000个机器人款型通过公司的平台部署,覆盖3C、汽车、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超过20个细分行业。

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涵盖数千个工业场景。公司采用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通过增强感知、理解及决策升级机器人控制系统,使得智能机器人兼具满足客户要求及操作内容的高可靠性、应用层面的高易用性及横跨多行业场景的高泛化性,有效降低了智能机器人开发、获得、使用门槛,持续为全球合作伙伴创造卓越价值。

根据灼识咨询,公司搭建了机器人行业首个全开放系统性知识库,为平台上下游生态伙伴进行知识赋能。同时,为优化或解决使用中的问题,客户会向公司传送运行日志,以便公司为知识库获取对应时间范围内的机器人脱敏数据(如传感器、执行器数据,控制指令、任务指令及异常信息等)。

这些数据质量高,涵盖人工干预和复杂场景,排除了大量正常运行时的无效数据。公司已积累大量此类数据,并预计未来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将获得更多全场景覆盖的优质数据。公司将基于这些数据及AGI算法持续提升机器人的泛化性及智能水平,推动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

仙工智能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集成了SRC系列机器人控制器的机器人,于整个往绩记录期间,其绝对金额及占总收入比例均呈持续增长趋势。此外,公司收入的重大部分来自机器人控制器及配件的销售。

此外,公司从软件销售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较小,但于往绩记录期间,软件销售的绝对金额一直在稳步增长,且软件是关键的与控制器和机器人配套使用的产品,对公司其他产品销售的增长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上述创收产品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星云系统、Roboshop和Robocare等基础设施及工具链。

500

于往绩记录期间,仙工智能的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8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2.49亿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3.39亿元,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7%。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6.8%、49.2%及45.9%。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3230万元、人民币4770万元及人民币4230万元,及公司的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3070万元、人民币2090万元及人民币1060万元。

于往绩记录期间,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仙工智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人民币3930万元、人民币6370万元及人民币7130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收入的21.3%、25.6%及21.0%。

智能机器人兴起于R2.0时代,该阶段通过软硬件的深度协同开发构建智能化机器人系统。在AI的进步及各行业对自动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按销售收入计,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自2020年的人民币1,18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2,778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7%,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7,08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6%。

按销量计,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自2020年的40.66万台增加至2024年的108.26万台,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7%。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325万台,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

由于各行各业及个别工厂的高度多元化,工业场景现已成为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按销售收入计,全球工业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20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27.8%,预计于2029年达人民币1,150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9.2%。

按销量计,工业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61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11.79万台,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34.4%。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67.11万台,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1.6%。

自公司成立以来,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仙工智能已完成四轮融资,并自IPO前投资中筹集合共约人民币2.83亿元,普洛斯、科沃斯等为股东。

目前,仙工智能计划将香港IPO募资金额用于以下用途:推进尖端AGI及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公司的目标是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及泛化性,以支持人形机器人及更高级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商业化;建设一个多功能中心,整合研发、运营、组装及测试功能,以加强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开发及规模化能力;

用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和收并购,以支持先进技术的取得及强化公司的平台生态系统,尤其是感知系统、执行系统及综合解决方案领域;建立全球销售体系,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支持国际业务增长,重点是加强品牌知名度,扩大营销渠道并在全球建立强大的客户支持网络;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