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教材争议?皇汉思想要不得啊

最近10多年来,网上争议最多的话题,可能就是民族主义以及皇汉思想的兴起,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争论。

典型的,像如何评价岳飞,如何评价满清,如何看待乌尔善《封神》采访引发的讨论

500

等等等等吧...

这些争论的根本,其实根源就是皇汉思潮。

什么是皇汉?

500

皇汉这种思想,为什么会在网上兴起,并且似乎声音越来越大?

这当然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汉族族群最大,人最多,然后历史上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照顾,激发了逆反心理,还有美帝最近几十年来,白人族群占比越来越少,引发了社会分裂,也让很多人产生了某种危机心理...

但有一条,恐怕得单独指出。自改革开放以后,共产主义思想退潮,阶级斗争那一套不灵了,要用什么来凝聚人心呢?最近10多年来,主要就是靠民族主义。

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了,就是要靠民族主义来凝聚人心,团结最多数人。

然而民族主义思想一定会发展成皇汉。

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说白了主要就是汉文明,越是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越会凸显汉文明,凸显汉族如何伟大。

最终,就是皇汉思潮就出现了。

但,这显然不是某些部门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团结史观才是政治正确,怎么能单独凸显汉族呢?

中央民大2024年牵头编了一个教材,叫《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500

前段时间还专门搞了个研讨会,规格挺高。

500

这本教材在网上就让很多皇汉分子很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就是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

500

看看,以前都说五胡乱华,现在叫五胡入华了。

一个乱字,表明了某种态度;一个“入”字,就更加表明了某种态度。

500

所以对于这本教材呢,网上争论有点多,阴阳怪气的声音尤其不少。

知乎上面,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一度达到1400多个回答。

500

当然,现在都成了荒原。

500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这个问题下面阴阳怪气的声音,恐怕是惹恼了某些部门。

但是对这个问题呢,我倒有点能理解油罐部门的苦衷。

怎么说呢?

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你不坐到那个位置上,你考虑的问题就不会那么全面;一旦你坐到了那个位置上,你就不能由着自己了。

举个简单例子。朱元璋出身红巾军,这谁都知道。

500

但是他真的坐上皇帝宝座以后,他是怎么看待红巾军的呢?

他说那是乱臣贼子。

朱元璋反而大力推崇元朝正统地位

500

但朱元璋自己毕竟是造反出身啊,他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为此朱元璋发明了一套理论,叫做“首倡必谴,殿兴有福”,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个王朝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起来造反的那些人是乱臣贼子,要遭天遣,但是像刘邦,像他朱元璋这种呢,是看见天下大乱,所以是应天命出来拯救苍生的人,是真命天子啊。

你看,这套理论是不是看起来还挺有点道理?

这其实反映了封建王朝周期律某些无奈。也是时代局限性。

毕竟,封建王朝三纲五常,讲究一个父慈子孝,讲究一个君臣之道,当皇帝的怎么能容忍臣子造反呢?但朱元璋确实又是造反成了皇帝。所以他的身份就具有了某种矛盾性。一方面他自己造反了,一方面他造反成功以后,又不允许其他人造反,所以必须煞费苦心,搞出这么一套理论来,解释自己的合法性。

也因此朱元璋也必须抬高元朝正统性。

总之呢,就是这么矛盾,但是又是这么合理。

然而,你也不能怪朱元璋。毕竟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很多人就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作为普通人也经常想钱多事少离家近,谁都想啥好处都给占完了不是?

所以呢,理解了这个,就能部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个教材。

要靠民族主义思想凝聚人心,就是要凝聚中华民族人心,怎么能让你们这些皇汉分子来捣乱呢?

确实也是一个矛盾,民族主义思想吧,本来就是想建立某种民族共同意识,来形成一种集体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噢,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伙的啊。

可惜啊,大集团里面还有小集体,越是强调某种集体意识,越是会提纯某种集体意识。

所以要我说,这个搞法出发点就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皇汉思想确实要不得。太狭隘了。

就拿五胡乱华这个事儿来说吧,魏晋南北朝历史已经是事实了,不管之前是什么夷狄,是什么胡人,什么鲜卑,什么匈奴,在那个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互相厮杀,这是历史事实,但厮杀了几百年以后,双方的血统确实是融合了啊。

今天所谓的汉族,血统纯正吗?

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从长相、饮食方方面面区别那么大,本身也不纯正啊。

今天在座的所有汉族人,祖上恐怕或多或少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你上哪去找一个,从西汉年间一直到现在,完全就没有任何夷狄胡人血统的汉族人?

绝对不可能。

本来历史融合,就是民族大杂烩,民族熔炉啊。

所以扯什么皇汉呢?

不要搞皇汉那种狭隘思想。

汉文明的核心,是以汉字为代表的文化体系传承,而不是血统传承。只要大家都使用汉字作为纽带,都认同汉字传承的文化,认同从诗经到李白、苏轼这套文化体系,大家就是一家人。

是靠文化纽带联系起来,而不是靠血统。

说白了,今天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就是靠汉字,靠普通话交流。虽然少数民族还保留了一些语言文字,但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地域界限只会越来越模糊,大一统文化只会越来越盛行,再过几十年,什么粤语、吴语这些方言恐怕都要逐渐消失了,那个时候就是彻底的汉字,普通话,就是这种文化纽带。

到那个时候,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