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周杰伦,大麦冲上C位

500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柯基

编辑 | 苏淮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品牌升级。当阿里大文娱甩掉沿用九年的名号,以“虎鲸”之名重新亮相。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宣布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大麦娱乐”)。虎鲸文娱将继续作为阿里旗下的文化娱乐集团,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擎。

线下演出市场爆了,大麦顺势上位;优酷缩短剧集体量,试图对抗行业长周期波动;阿里影业却在爆款缺失的泥潭中逐渐失声——更名背后,是文娱战场残酷的“适者生存”。

全员信里“回归创业初心”的宣言,更像是一场战略收缩的信号。虎鲸文娱选择押注优酷和大麦,本质是向现金流妥协:一个靠会员和广告,一个吃票务红利,都比烧钱拍电影更具稳定性。

“内容+科技”的双轮驱动从未改变,但轮子的重心悄悄偏移。当AI重构文娱生产的潮水袭来,虎鲸必须证明自己是一头真正能撕开市场的猛兽。

01

大麦“上位”

票务平台的势头来得比想象中更迅猛。当虎鲸文娱在全员信中明确将大麦列为“核心引擎”时,这个曾经藏在阿里影业阴影下的票务平台,终于站到了聚光灯下。

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像一场无声的海啸。2023年起,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的票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而大麦作为头部票务平台,吃到了最肥美的一块肉。尽管虎鲸文娱未披露具体数据,但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现场娱乐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120%,而大麦在票务市场是绝对的“一哥”。

500

截图来源于App Store

线下体验的不可替代性,正在重塑文娱消费地图。一位连续抢了三个月演唱会门票未果的95后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电影可以等上线,但偶像的现场错过就是永远。”这种情绪,折射出更深层的代际变迁——Z世代更愿意为即时性、社交性的娱乐体验付费。

“我真的没有想到,线下演出的势头会比电影院要快。”前大麦网运营总监、杰出青春创始人钟文斌对源媒汇表示,在三年疫情期间,他的团队被疫情反复拉扯,靠做Livehouse最后硬挺过来。

在2023年春天,大多数从业者其实对演出市场抱有相当谨慎的态度。据大麦、猫眼等第三方票务平台统计,在2023年春节后陆续公布演出计划的歌手中,几乎没有披露下半年的相关演出信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公告也显示,演唱会和音乐节将在当年的二季度进入相对密集期。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敢把握演出市场会长期保持增长态势,都怕上半年只是短暂性地报复消费,来到下半年就直接遇冷。”钟文斌表示。

不过,阿里方面倒是对大麦以及线下演出市场颇为乐观。2023年9月,阿里影业以1.67亿美元(约合12.17亿元人民币)的总对价,收购经营“大麦”的全部股权,而大麦作为阿里影业新营收主力业务,展现出了强劲实力。在2024财年内,大麦业务交易总额(GMV)同比增幅逾500%,而2025财年大麦继续保持了良好增幅。

对于阿里而言,相比影视内容动辄数亿的投入和长周期回报,线下娱乐的现金流更稳定——一场演唱会的票务收入能在短期内回款,而大麦的佣金比例通常在10%-15%。某位不愿具名的演出商算了一笔账:“周杰伦演唱会单场票房破亿,大麦躺着就能分走千万。”

02

影业失速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档”,电影票房遭遇腰斩。与之相比的是,演出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类似周杰伦演唱会门票“三秒即空”的场面还在上演。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数1031.59万人次,同比增长0.47%。

阿里影业亦未能幸免。

500

2014年成立时,阿里影业手握淘宝流量和资本利剑,扬言要用大数据重构电影工业。多年过去,它既受行业波动,未能成为内容霸主——主控爆款仅《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寥寥数部;也未变成技术先锋——淘票票市占率长期被猫眼压制。根据阿里影业的相关财报数据显示,在最新财年,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约9.61%至27.12亿元,业绩同比减少约91%至7321万元。

行业巨头的更名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全员信中“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表述,暴露出阿里大文娱成立九年来的战略摇摆。2016年整合优酷土豆、阿里音乐、UC等业务时,阿里设想的“双H战略”健康与快乐版图何等宏大。如今“1+6+N”改革后的虎鲸文娱,业务已收缩至优酷、大麦和阿里影业三驾马车。

二级市场的反应更“现实”,在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当日,股价涨幅超过20%。

“阿里影业此前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影投资,但是电影整体的发展空间太窄,随着微短剧、演出经济等新业态迅速发展,‘淡化’影业,可以让未来的大麦娱乐有更多的业务尝试,同时大麦已有的渠道优势也可以被凸显出来。”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分析道。

毕竟,当00后观众习惯在短视频平台看“三分钟解说电影”,影院作为内容消费场景的不可替代性正在瓦解,这种代际变迁不是靠几部大片就能扭转的。

03

虎鲸的野望

虎鲸文娱的“双轮驱动”战略,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魔术——左手握着优酷的线上流量,右手攥紧大麦的线下场景。

500

虎鲸概念图 | 源媒汇制

对于此次更名,阿里方面表示,“为了更好地迎接娱乐与AI时代的来临,公司未来将更强调内容的原创力和对娱乐IP的打造,并借助AI等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更加无与伦比的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打造亚洲卓越的现实娱乐平台:在此背景下,娱乐和AI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两大战略关键词,我们也希望‘娱乐’能够在公司新的名称中有所体现。”

不过,优酷与大麦的基因存在差异。一个靠算法推荐和会员订阅吃饭,一个依赖现场票务和场馆分成活命。简单点理解,就是影视行业用播放量、会员数说话,而现场娱乐看重上座率和票务溢价。

对于阿里而言,线下生意远比数据复杂。黄牛产业链像幽灵般缠绕着票务系统,热门演出二级市场溢价常达10倍;审批政策的风吹草动能让整个巡演计划搁浅。大麦试图用实名制和人脸识别技术破局,可技术手段总被灰色产业链见招拆招。

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流量打法在现场娱乐失效了——你无法用算法预测观众何时会为一场话剧流泪,也难用补贴培养用户看演唱会的习惯。大麦娱乐CEO李捷承认:“线下生意要耐得住寂寞。”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跨界布局演出票务,大麦的独占性正在被稀释。更严峻的挑战在于内容供给——头部艺人演唱会占比过高导致腰部演出盈利困难,而周杰伦等顶流每年巡演场次存在天然上限。

“翻来翻去你会发现,其实在市场上有号召力的,就那么几个,整个市场其实就被这些顶流扛着,你很难预估他们什么时候就撑不下去了。”钟文斌坦言,演出市场虽然火爆,头部艺人的演唱会门票奇货可居,但市场缺乏造血能力,能够接棒顶流的新人寥寥无几。

“当张靓颖那些实力歌手都跑去音综唱网络神曲的时候,你就知道演出市场并没有表面那般风光。”有不愿具名的乐评人对源媒汇表示,目前的演出市场缺乏足够的内容供给,不仅缺艺人,也缺音乐内容,大家都是在吊着一口气,生怕哪一天出现突发事件,导致行业崩盘。

“就像看电影一样,你在2023年的时候,会想到这种票价远低于演唱会,且被证明是成熟的娱乐消费方式,会在2025年的今天,来到这个成绩吗?”上述乐评人表示,大麦还是要“留一手”,防止演出市场的大盘下滑。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大麦要加速布局戏剧、脱口秀等细分领域,甚至尝试将虚拟偶像演唱会纳入票务体系。毕竟,文娱行业的更迭速度之快,向来超乎外界预期,没有任何一种娱乐方式能够始终保持长青。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