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新存1000万,子女可进摩根大通和字节跳动实习?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下称“兴业私行”)推出一项实习计划,可以为客户子女提供知名企业实习机会,例如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普华永道、谷歌、微软等。

500

提供这一项服务条件是,“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并且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500

5月26日,有媒体从部分地区兴业私行中心处了解到,确实有上述实习计划,报名已于上周结束。据介绍,该活动由总行主办,提供40个名额,包含线上线下实习机会,并出具实习证明。

笔者从接近兴业银行的银行人士处获悉,兴业银行这一类操作“由来已久”。

该人士分析,虽素有“对公之王”之称,但近几年兴业银行对公业务持续受到各大行挤压,曾试图向零售业务延伸乃至转型。

其中,私行与财富条线,就是零售业务的重要部分之二。

2019年,兴业银行启动“向招行看齐”的零售转型,试图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大规模招募理财经理等方式,复刻招商银行的成功经验。在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兴业银行提到,仅在2020年,兴业总行就一次性给财富条线新批了1500人的专项编制,快速补充一线理财经理。

500

然而,由于零售体系基础薄弱、客户结构复杂、风控系统尚未完善,兴业的零售业务不仅未能迅速形成增量,反而成为利润的“耗损点”。

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高达3.64%,远高于招商银行的1.75%。这使得兴业不得不压降信用卡资产余额,从2022年的4500亿元水平下降至3700亿元水平。

就这一面向“二代”的活动而言,另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这在私人银行圈可以说是“常规操作”。这些活动,在业内被称之为“与‘二代’建立情感链接”项目。

包括内资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都会为VIP客户或股东的子女提供类似的机会,甚至有更多“玩法”。

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帮忙联系、安排“二代”进入家族企业相关产业的公司学习;也会组织自己机构的研究员和交易员,以及邀请与该行关联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给“二代”们讲课、培训。

前述人士透露,银行通常不会与所合作的券商、基金联合进行此类培训,而是充分挖掘本行内资源,以免客户流失。

并且,也不是所有银行的私行部门,都有能力操作此类“二代”项目。

在国有大行、以及兴业银行这类股份行的大行之外,各省内城商行与农商行等级别的银行,行内资源相对受限,特别是名企客户少,难以充分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客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