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期待到观望,鸿蒙PC为何尚未点燃市场?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5月19日,华为两款鸿蒙电脑MateBook Pro与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首发,引爆舆论焦点。尤其后者作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凭借炫酷的外观和前卫的设计受到终端用户广泛关注。

不过,伴随着新品售价和配置信息揭开面纱,鸿蒙PC市场定位越发清晰,此前业内给出的预言也在一一应验:

“鸿蒙PC囿于价格、生态、安全等因素,很难进军信创市场。其目标用户可能更聚焦于三折叠手机买家、问界车主,TO C级消费领域或许是鸿蒙PC最终归宿.......”

定价高企,错失信创市场

前段时间的“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华为提前吹响全面迈向鸿蒙时代号角,并对鸿蒙PC产品进行了选择性披露。

彼时有人猜测,“鸿蒙电脑或将主打信创市场,为国产化终端再添一员悍将。”

这一观点并未受到信创行业人士认可。因为从安全可靠测评名单来看,HarmonyOS 5系统目前仍未通过国测,意味着鸿蒙电脑暂时无法在党政市场销售。

很明显,此次鸿蒙PC正式公布定价,距离信创采购标准更远了一步。

500

华为官方数据显示,鸿蒙电脑折叠屏机型定价为23999元起,MateBook Pro起售价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7999元。

而根据《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2024版)要求》,在预算上台式机要求上限为5000元、便携式上限为7000元。两款新品明显都不符合信创终端采购标准。

从国测名单限制到集采价格红线,一直主打“国产自研”、“纯血鸿蒙”的华为,竟然在鸿蒙PC首发阶段错失信创市场。接下来难道要直面性能竞争压力,单压商用消费赛道?

功能炫酷,配置略显平庸

毋庸置疑,此次鸿蒙PC在功能性和外观设计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突破。尤其MateBook Fold,作为华为首款以及全球最大的一款折叠屏电脑,足以成为终端消费市场一大爆点。

唯一值得商榷是核心配置和实用体验。

从MateBook Pro配置信息来看,屏幕采用14.2英寸OLED护眼云晰柔光屏,分辨率3120*2080;内存与存储分别是32GB LPDDR5和2TB PCIe 4.0 SSD;容量电池80Wh,理论续航10小时。

基础配置虽然谈不上遥遥领先,但在同类产品中称也得上可圈可点。不过,相较于7999元售价,核心配置X90芯片就有些略显平庸了。

500

有媒体指出,鸿蒙PC搭载的X90是一款ARM芯片,与手机芯片麒麟9010用的是同一款核心。“X90性能在手机芯片中处于中游水平,单核性能与骁龙8至尊版有一定差距,更遑论英特尔、AMD的CPU。”

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华为是最早被ARM公司制裁的芯片厂商之一,由于上游授权限制严苛,自主迭代空间确实有限,在核心性能上暂时落后国际产品也在意料之中。

性能上的差距一定程度反映到了使用体验中。

有部分博主反馈,鸿蒙电脑在键盘和触控板部分,高强度输入场景仍有不足,触控板的操作流畅性和多点触控的精准度有待提高。另外,鸿蒙PC应该更适用于轻度办公,目前还很难支撑复杂应用场景的丝滑体验。

总体来说,作为一款首发产品,鸿蒙PC优缺点都很明显。从价格维度对标国内外主流PC,产品配置性价比可能稍显不足,终端消费市场表现还有待验证。

生态薄弱,割裂国产阵营

这次鸿蒙PC的公开亮相,也暴露了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生态短板。尤其鸿蒙作为国产OS新兵,不说与Windows和Mac OS的差距,就连麒麟、统信等国产厂商也与之相去甚远。

发布会上,华为主动自曝其短,一方面表示目前已有约1000款应用软件完成了对鸿蒙OS的适配;另一方面极力号召开发者广泛参与鸿蒙生态建设,加速补全终端产品短板。

500

数据显示,Windows等国际主流操作系统已具备数百万款的软件应用生态。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发力较早,如V10版本也已适配250000款服务器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

这也导致鸿蒙PC尽管宣称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实现了全链路自主可控,但仍然遭到业内对其“重复造轮子”、“低质量封闭竞争”的质疑。

比如在应用层,鸿蒙电脑不支持测载,用户只能从应用市场安装已有软件。甚至就连微信和企业微信的使用,都需要用手机通过“多屏协同”功能曲线救国。业内有人指出,这是鸿蒙生态过于封闭且强势,腾讯等上下游大厂不愿妥协适配所致。

500

众所周知,华为一直在模仿苹果模式打造全产品链封闭式生态,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云计算等各细分领域跑马圈地。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华为巩固链主地位,同时也客观上严重压制了友商利益,导致相关合作方几乎失去议价能力。

随着华为生态版图持续扩张,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华为系”与“非华为系”戏剧性一幕。

前者以华为公司为主导,生态体系更封闭集中;后者接轨主流生态路线,相对更开放自由。显然,目前在操作系统领域,麒麟、统信等主流路线厂商,在生态上具备规模领先优势。

乐观来看,鸿蒙PC生态背靠华为,潜力同样不容小觑。未来如果在适配工作上保持长期高强度投入,未必不能后发先至实现赶超。当然,凡事要讲求投入产出比,考虑到国产化生态整体利益,围绕优势生态路线进行开放式发展,无疑更符合当前国情。

不管怎么说,鸿蒙PC此时匆匆上马还是略显被动。尤其在错失信创市场、性能迭代乏力、生态发展受阻等不利因素下,华为此举大概率属于无奈之举。

毕竟今年3月,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授权已经到期,不论鸿蒙PC成长到哪一步,都该到见公婆的时候了。希望华为能保持住民族品牌的一贯魅力,起码在C端粉丝消费中回口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