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走不出的囚徒困境
信贷无法被垄断。
大量参与者共存的另一面是:中小玩家要不断想方设法的提高资产收益率来生存,1万亿在贷余额要赚钱,10个亿的在贷余额也要赚钱。
所以,10亿小盘子的产品在用户群体中,喜欢以三个字概括。
于是,行业有了囚徒困境。
1、
囚徒困境的结局就是:行业被不断整治,合规边界不断收窄。
以2017年的141号文为开端,以近期的助贷新规为节点,合规边界收窄的路径从未停止,多年之前,一位上市公司一号位怒斥“我们有太多猪队友。”
这句话很贴切,也很无奈:面对囚徒困境,认识到本质,又能改变什么呢?
头部平台近期应该在瑟瑟发抖,会员费、权益性产品这一块被友商玩烂了:大平台想通过提高合规性,让会员产品走的长远一些,但中小平台不靠会员费收几十个点,乃至上百个点的费用,投入产出这笔账没法算。
大平台是利益既得者,希望行业行以致远,小平台是求生者,明天活不活着都不知道,谁还管行业?人人都笑奥德彪,人人都是奥德彪。
这也就倒逼有形之手不断将边界收窄。所以,这算是一种行业成本,而且是无法优化的那种,除非有形之手干预。
这里说的干预不是加强监管,而是提供一种准入。
2、
助贷新规的准入可以看作是机构层面的小牌照,但缺少有形之手的大牌照,这导致谁都能做助贷,时间倒推20年,这自然没什么问题,市场越旺越好。
但现在信贷供给已经过于饱和了,过去作为银行补充力量的各类牌照也在一步步缩减数量,为何助贷随便进入市场?想改变很难,这么个有争议的行业,又恰逢金融消保被空前重视。谁都不傻。
说回会员、权益,这种每年能贡献大笔收入的业务能不能做,可以复盘《助贷的未来,不在助贷上》,既然我的观点是“合规边界会不断收窄”,那就已经暗含了一个看法:这种产品会继续存在。
3、
此外,助贷行业有一个很大风险没有被正视,即:银行市场不断下沉、自营逐步推进后的市场风险。
据《零壹财经》统计,2023年、2024年,六大行两年合计超过1.8万亿元。这不是交易额,而是余额。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如果以单户20万元在贷余额计算,至少900万优质客户被六大行获取,再算上中小银行,1000万助贷的优质客户被获取,不多吧。
这些都是助贷眼中24%的人群。如果在算上大厂系金融,这账算的就有点绝望了。
所以你看,助贷被逼到不得不在合规边缘铤而走险,反复横跳,其实不仅仅是合规风险、经济环境的问题,而是好客户都被银行抢走了。注意,是“抢”哦。
资产荒,是信贷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也是囚徒困境出现的必然。
传统金融做起自营,还有助贷什么?
也因为市场发展到了这一步,各种金融牌照都在减量发展,助贷居然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