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清退约8000家无堂食门店

500

对京东外卖而言,这是一个有些“艰难”的决定。

近日,京东外卖一位工作人员的朋友圈流出,几个关键词变得十分醒目:最严格、通过率不到40%,清退约8000家无堂食门店、0.5%的无堂食门店。

500

坚持品质外卖,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商业问题。

坚持品质外卖,似乎意味着入驻的商家减少、消费者的供给减少、外卖骑手的收入承压,也意味着京东外卖短期内经营难度和压力会增加。

但收益是长期的,无论对于消费者、骑手还是堂食商家,或是京东自身。

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1、“品质”的传承

今年五一,去线下荣耀的门店看新款手机,店员很自豪地表示:“与京东自营同价”。

“那和某多比呢?”

“我们不和其他平台比价,在其他平台,你不知道手机经历过什么?”

十几年前,如果你逛过中关村,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情景:那时候的中关村,就像是《狂飙》中唐氏兄弟的菜市场,遍地都是以次充好、以旧冒新、货不对版的乱象,宰客不是常态,而是现象,就算“高启强”去了都得“挨两个嘴巴子”。

东哥也出自中关村,然而,他用“正品行货+京东自营”的打法颠覆了中关村的乱象。

细数电商巨头们,各有各的看家本领:淘天GMV长居第一,拼多多下沉市场无敌,抖音是流量破万法,而京东的看家本领是品质,正如那句slogan:又好又便宜,“好”对于京东来说,永远比便宜“重要”。

无论是在电商、物流还是其他,品质一以贯之。所以,当京东开始做外卖,提出了“品质外卖”的差异化概念。

500

品质外卖所针对的是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部分商家后厨卫生不达标,食品品质下降,“幽灵餐厅”、“料理包乱象”屡禁不止、频频被曝光,导致消费者难以安心,食品安全投诉频发。

因为品质的传承,京东外卖做了很多颠覆行业的事情。

比如它的使命是:成为负责任的品质外卖平台,解决外卖行业痛点,让消费者更放心、让优质商家经营更好、让骑手更有保障和尊严。其中,让消费者更放心是如何实现的呢?

第一是真实性,京东外卖选择回到十几年前以线下流量去判断经营环境和食品质量的时代;第二是逐步和各省市监管部门的餐饮数据接口对接,目前京东外卖商家的审核通过率不到四成,不合格的门店坚决不允许上线;第三是门店入驻后不断巡查巡检,并发动用户和骑手有奖监督反馈,问题商家下线永不合作,对好商家给予流量加权。

正如刘强东所述:京东要做能让父母、孩子、客人都放心吃的品质外卖。

2、品质外卖,任重而道远

500

就如《矛盾论》中所提到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或转化。

所以,不断优化商家以实现品质外卖,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京东采取了哪些方式方法?

首先是入驻环节,提高门槛。“首创外卖行业最严准入标准,入驻审核通过率仅4成”,在日常检测机制上,京东采取了照片复检、定期巡检、视频验真……多措并举只为保障品质。

除此之外,京东也在积极“发动群众”,邀请全民监督,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无堂食餐厅”混入,即可通过App反馈,经专人跟进、核实无误后,立即下线!并对举报者提供实打实的物质奖励。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足见京东做外卖是下了大决心的,比如它推出的百亿补贴。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是一个为期一年的项目,投入将超过百亿。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双重机制,用真金白银给京东用户实实在在的优惠,实现品质外卖上京东,又安全又便宜。后续平台将持续出台一系列补贴举措和商家扶持政策。

长期来看,商家端,通过订单规模增长和商家佣金分层、成本分摊,实现可持续经营,形成良性生态和正循环;用户端,强化“品质外卖”差异化定位,并与即时零售等形成生态协同,确保用户体验的长期提升。

这种规模的投入,意味着京东在品质外卖的决心不可能动摇。

从另一个角度看,品质外卖也是京东杀入外卖市场的必备神器。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比健康重要,对于京东外卖而言,也没有什么比“品质外卖”能更好、更快打开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京东做外卖,一开始就明确了差异化定位的“品质外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