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汽车行业有个大雷,来聊聊这个大雷是什么?
来源:@鸡肉车
都说汽车行业有个大雷,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大雷是什么?市场上涨的时候车企疯狂扩充经销商,拼命开店,然后向经销商压库存、拖延供应商付款周期这种两头吃的扩张模式,在销售额持续攀升时会非常繁荣。但是这种模式非常考验市场的持续增长。一旦销量遇冷、经销商的库存会持续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为了回笼资金就会争相抛售库存车辆,形成价格方面的踩踏,造成整个经销商体系的崩盘,并影响车企,造成车企营收下滑,无法支付之前高速增长阶段的欠款,酿成危机。目前,有个销量很大的车企经销商库存系数逼近3,按常理三个月库存尚属可控,然而两大棘手难题彻底打破平衡:一是旗下大部分车型不符合即将落地的新国标,由于经销商处积压大量老国标车型,车企为保障清库进度,无法迅速推出合规新品,否则老产品将陷入滞销绝境;二是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恢复征收,使得车企必须在短期内加速清理库存,直接引发全系车型大幅降价。但是车企能快速降低生产,减少库存吗?不行,因为一旦快速减产,车企的现金流会迅速减少。但是这时候经销商又因为库存太对,无法从车企进车,这时候车企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新车低价抛售给二网,就是我们经常见到二手车渠道卖的零公里二手车。但是这种模式又会造成新车价格崩盘。
以一款指导价10万的车型为例,4S店进价约9.4万,市场行情价却跌至7万,即便有厂家返利,经销商在车价上仍然是亏损。并且还会有其它高额的成本,房租人工先不算:其一,经销商依赖库存融资,车辆平均3个月才能售出,需承担9.4万车款3个月的利息成本;其二,厂家返利存在月度与季度的时间差,资金回流存在滞后性;其三,厂家返利以商票形式发放,无法直接变现,需再次投入进车、销售环节,平均又需3个月才能完成资金回笼,且新进车辆还将面临库存积压、车价持续下跌的恶性循环。
多重困境交织下,经销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进销差为负,每售出一辆车亏损加剧;高额库存持续消耗资金,成本压力巨大;大幅降价致使现金流严重缩水;新进车辆依旧深陷负毛利泥潭;此前为冲销量过度招募的经销商,如今为清库存竞相抛售,踩踏效应不断放大危机。这与两三年前合资品牌经销商因新能源冲击导致销售渠道崩塌的情况如出一辙,而经销商渠道的崩溃必然导致车企销量断崖式下跌。这种情况车企老板风险还算可控,毕竟它的车都卖出去了,倒闭的是经销商,拖累的是银行,欲哭无泪的是消费者。
因此,近期消费者购车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提车时务必确认4S店能否当场提供合格证,避免因合格证扣留产生后续纠纷;切勿一次性缴纳多年保险费用,谨防商家卷款跑路;对于经销商推销的维修保养延保套餐,更要谨慎选择,以防资金打水漂,最大限度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