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啊,美国的信誉崩了

   中国人常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西方也有谚语,诚实为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美国新政府上台才四个多月,一顿乱拳非但没捞着什么好处,反倒严重透支了美国已经所剩无几的国际信誉,让昔日的“山巅之城”彻底成了“国际老赖”。

500

  ▲ 以美元为代表的美国国际信誉正在垮塌。

  一、美国信用玩崩了

  信口开河,谎话连篇。美国领导人在竞选期间和上任后,至少50多次放言“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危机”,近期却轻飘飘改口说只是“开玩笑”。宣称也门胡塞组织“投降”了,标榜“美国斡旋促成印巴停火”,还在关税战中谎称中国领导人给自己“打了电话”。

  然而现实如何?乌克兰危机延宕不止,美国却早早获得了乌克兰矿产的“优先购买权”和“出口否决权”。胡塞虽承诺不袭击美国船只,却继续打击以色列。印度则直接拆穿说停火是印巴双方直接协商的结果,跟美国没啥关系。“来自平行宇宙的电话”更是被中方直接辟谣。欧洲舆论直言,大国打交道不乏伪装欺骗,但至少还要努力保持基本的体面,而像美国这样明目张胆颠倒黑白,实在是世所罕见。

500

  ▲ 2025年4月,美乌在华盛顿签订矿产协议,部分协议效力高于乌克兰本国法律。

  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对等关税”生效仅仅13小时后,美国新政府就宣布暂缓,让全球投资者瞠目结舌。一度把对华商品加税145%,后又多次放风要“大幅下调”对华关税。90天“缓刑期”还没到一半,就威胁要对欧盟加税50%。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资深研究员克雷波·瑞迪克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见对美国在金融市场信誉最大一次自伤行为。在“接管”加沙、退出世卫组织、电子产品关税豁免等问题上,美国更是短时间内反复横跳。有网友调侃,美国现在的信用状况“在家门口小卖部都赊不了打火机”。

  见利忘义,贪得无厌。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向来是“我占便宜应该,你吃亏活该”。抢占巴拿马运河不成,就要巧取豪夺港口,让美国船只免费通行。觊觎加拿大、丹麦等盟友领土,从“安全保障者”变成“资源攫取者”。“退群撤资”导致国际援助项目大量停摆,亲手毁掉自己多年建立的“救世主”人设。

500

  ▲ 2025年4月,美国现任总统次子埃里克在多哈审阅与卡塔尔国有房地产公司Qatari Diar及沙特房地产公司Dar Global签署协议的计划。

  二、美式霸权遭反噬

  世界不相信美国。全球南方对美国“断供停援”寒了心,集体加速“向东看”。被捅刀背刺的美国盟友认清了“美国不可靠”的本质,纷纷大谈战略自主。欧洲人开始思考美国安全保护撤出后欧洲该怎么办,经贸上酝酿对美国“去风险”,加强与中国互动。一些建制派加强防范美国右翼民粹“干政”。加拿大、澳大利亚领导人更是借反美扭转民意颓势,击败保守派对手胜选。英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在与美国周旋的同时,也在谋划打造“去美国化”的外交方向和自贸安排,生怕哪天被卖了还得自己数钱。

  表面上看,美国还是那个“老大”,但架子端得再高,也早已不再是世人仰望的“灯塔”。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感慨,如今美国的话在世界上一文不值了。

  市场不相信美国。金融的本质是信心游戏,有信心就能玩得下去,没信心迟早要爆雷。在美国的关税重拳下,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美国金融市场一度连续上演罕见股债汇“三杀”,意味着投资者不想买美股、不愿买美债、不看好美元,美债从传统意义的资本“避风港”沦为了“风险源”。

  德意志银行分析称,美国的激进政策伤害美元地位,全球“去美国化”正在加速。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指出,美国贸易仅占全球贸易的13%,欧洲可团结剩下的87%,绕过美国重构贸易体系。有预测显示,全球联手对等反制美国加征关税,将使各国经济损失相较不反制减少六成。即使美国完全停止进口,美国前100个贸易伙伴可在5年内收回所有对美国出口损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降幅为发达经济体中最大。近期,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 Aa1。至此,美国的主权信用已失去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最高评级。

  美国企业的噩梦也随之降临。特斯拉、苹果等依赖全球市场的巨头市值暴跌,“美国制造”沦为笑柄。美国政府还威胁苹果手机必须回到美国生产,否则直接25%关税伺候。有美国电视节目吐槽,如果苹果手机完全本土制造,售价恐怕要飙到3500美元以上。

500

  ▲ 2017年,美国现任总统在美国艾姆斯(Ames)手推车厂高调宣传“美国制造”,将其视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典范。如今,这座近150年历史的工厂却宣告关停,生产线主要迁至中国。

  贸易战看起来吓人,但真正可怕的不是表面的贸易争端,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损失——比如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互相信任的基础。伦理纲常一旦崩塌,恢复起来谈何容易。《纽约时报》也认为,美国不仅破坏了自身的根基,还把全世界的关系搞得一团糟。这种局面比单纯的贸易战还要可怕得多。

  三、全球秩序要重构

  国家信誉犹如一个人的人品,对大国而言更是树立威望、取信伙伴、震慑对手的关键战略要素。中国历史上,商鞅“徙木立信”奠定秦国霸业基石,晋文公重耳以“退避三舍”兑现对楚国的承诺,虽牺牲战场优势,却赢得诸侯尊重,奠定霸主地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则终致亡国。

  大国威严不仅靠硬实力说话,更需要道义感召。春秋时期诸侯会盟以“誓”“质”为信,《左传》斥责背信者为“弃信背邻”,预言其“失援必毙”,警示失信将导致孤立。如今中国倡导“同球共济”,将“讲信修睦”融入现代外交,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以信义重构全球治理规则。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美国新政府“商人治国”实质是垄断资本对美国国家权力的劫持,短视、投机的资本家天性注定其认不清国家信誉的长远价值,将“言而无信”当“交易艺术”,欺辱了世界还自鸣得意。不久前去世的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就曾批评美国领导人对权力的理解局限于胁迫和交易,不明白信誉等软实力“能节省胡萝卜和大棒”。一个最新例证就是,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不仅让全球顶尖学府沦为政治角斗场,还砸了自己标榜多年的“学术自由、公平包容”牌子。

  美国《新闻周刊》近期民调显示,在美国对世界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超越美国。连一贯反华的“民主联盟基金会”也在一份调查中承认,当前对美国持正面看法的国家比例从2024年的76%降至45%,“五眼联盟”中的其他“四眼”都对美国持负面看法,“穷极一生仰慕美国和美国价值的人对美国的观感也开始下降”。

  霸权的终结从来不是外部挑战的直接结果,而是系统内生的傲慢与失序所致。当“美国例外论”沦为“美国失信论”,那个倚仗大炮和美元维系的旧秩序,终将让位于以规则与信义为基石的新世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