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48座万达广场,王健林渡劫!

500

十年蒸发近2000亿,连续抛售80多座万达广场。一个曾高喊“万达进入的行业,央企国企都当不了老大”的枭雄,为何沦落到靠卖楼续命?

一切的起因,始于2016年夏天,王健林斥资340亿回购股份退市,并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2018年完成A股上市。然而,A股对地产公司IPO的严控让计划落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此后9年间,万达共签署四轮对赌协议,累计债务超800亿元。直到2023年10月31日,珠海万达商管因第四次港股上市失败,触发380亿战投回购条款,这下可好,债务雪球直接从山腰滚到山脚。

500

无奈之下,王健林只能再次“断臂” ,2024年万达累计出售了26座广场,2025年初,万达又连续出售了5座广场,4月通过出售酒店管理业务换现24.97亿元用于偿还债券。

显然,这还不够。截至2025年3月,万达商管账面现金仅116亿元,而一年内到期债务高达400亿,流动性缺口巨大。而2025年开年至今,大连万达和王健林的股权已遭遇“八连冻”,实属惨烈。 

此次出售48座万达广场,交易传闻金额500亿,都是万达商业版图中的 “精兵强将”。既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一二线城市的核心项目,也有榆林、乐山、泉州、上饶等三四线城市的优质资产,总共覆盖39个城市。

500

仔细瞧瞧接盘阵容,几乎全是万达的“老熟人”。作为万达“救火队长”太盟,自2021年起累计向万达注资780亿元,此次再主导500亿收购,通过次级份额承担高风险,换取未来资产证券化的超额收益,其目标是将万达广场打包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在资本市场套利。

至于阳光人寿,已累计收购6座万达广场,看中的是稳定租金收益。毕竟万达跟商户签的是"保底租金+流水抽成",每年5%的保底收益雷打不动,之前的新华保险就赚的很高兴,这次阳光,也是按耐不住,来插上一双筷子。

腾讯不用多说,2018年以10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持股4.12%。2023年通过儒意影视22亿收购万达电影股权,完成文娱版图补全。此次再度接盘,意在将万达广场融入微信支付、小程序生态,打造“线下流量池+线上服务”闭环。

500

不得不说,资本大佬就是一个原则“利益至上”。所有人都知道万达急着用钱,就像菜市场快收摊时的甩卖,再新鲜的肉也得降价处理,大佬们就抓住这个致命痛点抄底。王健林的商业逻辑,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昨日小甜甜,今日牛夫人。

不过话说回来,万达商管“轻资产运营”转型战略,在方向上是没错的,也是商业地产存量时代,为数不多的出路。或许这场交易,在以后的时间看,其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可问题是,被“负债”拖累的万达商管,能不能撑到“柳暗花明”?

现实远要比理想骨感太多。2016年万达版图巅峰期,拥有400座广场、1300家影院、80家五星酒店;但到了2025年,万达自持广场缩水至300座,电影控制权易主腾讯,酒店管理权24亿贱卖。

500

下次再听到“小目标一个亿”的励志故事,估计得先查查说话人手里,还剩几座楼可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