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一周连下两城
C919已交付19架,在国内高收益航线(如京沪、沪深)进行稳定运营,最快明年进入东南亚
文|王静仪
编辑|施智梁
国产大飞机C919运营提速,一周连入深圳、厦门两城。
5月25日9时19分,身披“闪耀中国红”涂装的C919飞机,执飞MU5247上海虹桥—厦门高崎航班,搭载着148名旅客抵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缓缓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仪式,开启C919上海—厦门航线的商业运营。
图源:东航
一周前的5月18日,深圳机场也首次迎来了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之后,东航使用C919每日执飞一班深圳—上海的常态化商业航线。
从2023年5月28日首航开始,C919的商业运营至今已近两年。自北京—上海航线起步,C919的航线网络覆盖了中国一线城市和热门旅游枢纽,在国内高收益航线(如京沪、沪深等黄金商务航线)进行稳定运营。
图源:东航
根据《财经》梳理:截至2025年5月26日,C919共开通25条航线、连接17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温州、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太原、沈阳、广州、三亚、长沙、海口、厦门、深圳、香港等。
自今年1月以来,C919也一直在上海和香港之间往返,这是该机型运营的首个跨境每日航班。
(图源:航班管家)
C919执飞的航班常能拿到黄金时刻。以最新开航的厦门为例,去程MU5247航班7时50分从上海虹桥起飞,9时55分抵达厦门;回程MU5248航班10时55分从厦门起飞,12时55分抵达上海虹桥。东航介绍,这一黄金时刻编排可以充分满足商务旅客的往返需求,显著提升两地通行效率。
图源:东航
C919机队的客座率也较高。比如在5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里,航班管家统计,上海虹桥-深圳宝安航线上,C919的客座率高于航线平均4.7个百分点;广州白云-长沙黄花航线上,C919客座率高于航线平均7.7个百分点。
图源:东航
每一架运营中的国产大飞机都日程繁忙。航班管家提供给《财经》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4月,C919机队整体利用率达7.2小时/天,单机日均起降达3.7班次,接近主流窄体客机A320水平(日均起降3.9班次)。
《财经》梳理,截至5月26日,C919已交付19架,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三家国有航司分别有10架、5架和3架,还包括中国商飞旗下商飞快线的1架(主要用于飞行测试和数据收集,未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其中东航作为C919国产大飞机首发用户,是目前C919运营规模最大、直飞航点最多的航司。今年东航计划再接收10架C919,C919机队规模将达到20架。
图源:东航
C919的规模化运营正在提速,月度执飞航班量呈现逐月增长的趋势,据航班管家统计,4月单月执飞近1500班次,尽管因淡季导致环比有所回落,但是同比仍然增长268.8%。
运营增长的同时,C919的产能正在加速上量。此前中国商飞在西安召开供应商大会,首次披露了2025年-2029年的C919产能五年规划:2025年产能从原计划50架/年提升至75架/年,2026年产能为100架,2027年和2028年的产能均为150架,至2029年产能目标为200架/年。
国内运营稳定后,C919最快明年进入东南亚。2025年1月初,中国商飞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洋在接受采访时称,公司目标到2026年让C919客机在东南亚执飞,并最早今年获得欧洲认证,“我们希望在中国国内让更多C919飞机投入运营,在把它们带到东南亚之前彻底查明任何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