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砺”,白玉兰如何定义国剧新标杆?

500

第30届白玉兰奖入围名单的公布,既是对过去一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总结,也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启示。当《边水往事》的类型创新与《凡人歌》的现实关怀同时获得认可,当刘亦菲的跨界尝试与杨紫的演技沉淀共同角逐视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奖项的竞争,更是中国电视剧在多元创作中寻找艺术最大公约数的努力。

作者|冒号鱼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今天下午,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山花烂漫时》《我的阿勒泰》《我是刑警》《小巷人家》等10部作品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提名名单,最终各大奖项将于6月27日“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揭晓。

一个月以前,四味毒叔也专门做过一篇关于本届白玉兰视后的预测。

而今天公布的入围名单,不仅基本上和该篇最佳女主角的预测结果相吻合,更印证了我们对于本届白玉兰堪比“神仙打架”的定义——

无论是主创阵容、剧集水准,还是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地位。

白玉兰奖是中国电视剧行业公认的三大奖之一,素来有“专家奖”的美誉,堪比电影界的金鸡奖。三十而立,今年的白玉兰会给观众带来哪些惊喜?

01

扎根当下的现实主义创作

纵览入围名单,《玫瑰的故事》《我是刑警》《小巷人家》等剧以七项提名并列领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一结果既延续了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稳固地位,也展现出女性题材、悬疑类型的创新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入围作品呈现出“现实基底+类型表达”的融合性特点,如《边水往事》以金三角边境的悬疑叙事重构类型化的可能,《城中之城》则将金融职场生态纳入现实主义框架。

这种创作转向与本届评委会主席陈宝国强调的“五味调和”评审标准不谋而合,“老同志能够品尝出那种回甘,中生代能够辨清楚火候,年轻人有股鲜劲儿。”

500

在最佳电视剧提名名单中,《玫瑰的故事》作为唯一一部入围的大女主情感剧,该剧打破了传统女性题材的个人成长窠臼,将视角扩展到了女性成长的多个维度,刻画出更加复杂多元的女性形象。

而《我是刑警》以公安系统的群像结构搭建人性博弈,导演惠楷栋与编剧徐萌的双重把关使其兼具纪实性与戏剧张力。《小巷人家》则以市井生活为切口,将家庭伦理与社会变迁交织,其“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与评委会对作品“人文温度”的关注高度契合。

02

老中青三代的实力竞演

表演奖项方面,最佳男主角提名呈现明显的代际分层。

于和伟在《我是刑警》中延续了其在《觉醒年代》中的正剧表演优势,通过多层次的情绪爆发将刑警秦川的使命感与人性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张若昀在《庆余年2》中则以范闲的权谋智斗突破类型化表演,其台词节奏与肢体语言的把控值得细细揣摩。

500

王骁在《凡人歌》中凭借都市打工人那伟的精准演绎首次入围,其代表的“企业高管的中年危机”引发广泛共鸣。而靳东在《西北岁月》与王宝强在《棋士》中的表现则体现了评委会对演员转型的鼓励——前者尝试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后者则挑战展现围棋高手的诡谲内心。

最佳女主角竞争堪称白热化。

刘亦菲首次凭《玫瑰的故事》提名即获七项入围,其从电影银幕到电视剧的跨界尝试备受瞩目,剧中黄亦玫的多段情感纠葛令人揪心;杨紫凭《国色芳华》二提白玉兰视后,以何惟芳的隐忍与觉醒展现演技层次感。

500

宋佳以《山花烂漫时》中乡村女教师张桂梅的质朴形象延续现实主义表演优势;而闫妮则通过《小巷人家》中温柔隐忍但内心强大的传统女性形象诠释生活流美学;马伊琍四提白玉兰视后,她在《我的阿勒泰》中以散文式表演打破类型化限制,其“去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受到观众热议。

配角奖项同样看点十足。富大龙在《我是刑警》中饰演的首席刑侦专家陶维志,以“偏执型人格”的精准塑造展现老戏骨的演技厚度;蒋奇明在《边水往事》中则通过反派角色王安全的复杂性突破类型化表演边界,展露出一个狡猾精明的叠码仔形象,甚至被观众评价为“抢主角风头”。

女性配角方面,蒋欣在《小巷人家》中饰演的宋莹和闫妮再次相遇,其泼辣直率、心直口快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而兰西雅在《山花烂漫时》中饰演的乡村女学生谷雨敏感脆弱,却又不屈不挠,展现出她作为年轻演员的无限潜力。

500

03

不可或缺的幕后之光

在最佳导演提名名单中,费振翔以《山花烂漫时》延续乡土题材的写实主义,通过长镜头与自然光运用营造生活质感;老算则在《边水往事》中以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重塑悬疑类型,其“暴力美学”与“冷色调构图”构建出虚构地名“三边坡”的立体实感。

张开宙在《小巷人家》中以细腻笔触还原市井温情,尽管因叙事节奏较慢曾引发争议,但此番入围,依然能够看出评委对“生活流美学”的认可。

最佳编剧分为原创和改编。徐萌在《我是刑警》中“案件推进与人物成长双线并行”的结构设计成为行业标杆,其信奉编剧武功“唯真不破”的总结值得年轻编剧学习;《山花烂漫时》采用多人合作制,袁子弹等四位编剧在保留核心结构的同时提升了角色语言的丰满度,这种“集体创作模式”成为本届编剧奖项的新亮点。改编奖项方面,李潇在《玫瑰的故事》中通过女性成长主线重构原著IP内核,其“情感线与时代背景的有机融合”是大女主剧的叙事突破。

技术类奖项同样竞争激烈。《我的阿勒泰》的摄影指导刘懿增以展现出边疆风光的诗意化,其广角镜头下的自然奇观与人物特写的情感张力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国色芳华》的美术团队邵昌勇、朱寒冰等则通过古典园林的现代解构打造视觉盛宴,突破了国产古装剧的美学水准。《我是刑警》的美术设计张斌以细节入手,真实还原警队的日常,体现出对专业的敬畏和热爱。

04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30届白玉兰奖入围名单的公布,既是对过去一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总结,也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启示。当《边水往事》的类型创新与《凡人歌》的现实关怀同时获得认可,当刘亦菲的跨界尝试与杨紫的演技沉淀共同角逐视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奖项的竞争,更是中国电视剧在多元创作中寻找艺术最大公约数的努力。

正如本届评委会主席陈宝国在采访中强调的,评奖不是“分糖果”,好作品要有筋骨、有血肉,更要有戏魂。

随着6月27日颁奖典礼的临近,这场三十而立的群雄逐鹿,究竟花落谁家,终将在黄浦江畔揭晓答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