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会否体现「五光十色」画出最大同心圆?

  笔者昨日《选情有点「冷」?其实是「鸭子划水」;关键是投票率》一文刊出后,有读者跟贴指出,今届情况不同,各方都可因应「是否DQ」事前决定排阵(例如如果民主派继续缺席,部份实力组别就可考分拆争取2+1)。又猜测夏宝龙主任在考察调研澳门的行程中,可能有与俗称「忠诚反对派」的人士沟通,并以澳门特区政府在委任社谘委成员时,其实都有委任此类人士入局。因而这类人士是否参选,以何形式参选,其实是有商量余地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各方目前都无法确定排阵,而且提名程序早前都有的负面新闻出过,因而乘机冷却一下,现在当然是表面没有动静就最适宜。

  这位读者有关夏宝龙主任行程的猜测,可能就是纯粹的猜测。不过,夏宝龙主任却曾经有过香港立法会选举应当呈现「五光十色」,不要「清一色」的论述。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六日,夏宝龙主任在《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透过视频方式发表谈话指出,「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强调的是「港独」分子、反中乱港分子绝对不能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除此以外,在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遵守宪法和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大前提下,祗要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善于履职尽责,都可以成为治港者。也就是说,「爱国者治港」是搞「五光十色」,是具有多样性的。他续指出,这种多样性,体现在身份的多样、价值理念的多元,还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包容。无论是什么阶层、界别、职业、族裔,都有参与的机会;无论持何种思想观念、政治取态、宗教信仰、利益诉求,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信奉哪种制度、喜欢哪种生活方式,都有参与的机会。他总结表示,我们就是要在爱国爱港旗帜下,最大限度拉长包容多样性的半径,画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同胞奔向美好生活这个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也要为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报名踊跃、竞选活动热火朝天开展的画面和气氛喝彩、点赞。

  相比之下,澳门的爱国爱澳传统氛围比香港更为浓厚,澳门居民「澳门不能乱」的自我意识极为坚牢,也没有发生类似香港那种「反中乱港」的暴力活动,因而澳门的社会政治态势是处于「可稳操于我」的状态。在这个背景下,澳门更能够成为向世界宣达「一国两制」的窗口。唯其如此,就宜以「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气概,在立法会选举中更能展现「五光十色」,在确保「贤能爱国者」候选人当选最多议席,占据立法会的主导地位下,以「均衡参与」的精神,不要排拒已经获得「入门券」的非建制派候选人,让其中的一些人能够当选,就是展现「爱国爱澳者」宽广胸襟。在中共党史上,就有过在中共「七大」选举中央委员时,绝大多数党代表都不愿选举王明、博古为中央委员,毛泽东亲自做党代表的思想工作,为王明、博古「拉票」,最后二人「低空掠过」当选的典例,希望也能够得到传承。

  这令人想起了在香港特区曾经风行一时的「忠诚反对派」一词。按照西方政治学的原理,在政府的议会制度中,「忠诚的反对派」是立法机构中的反对党。其主要特征是:在野政党虽然反对执政党的执政纲领或政策,但忠诚于现行宪政体制,不会挑战现存宪政体制的合法性,不会引入外来势力干预本国内部事务。

  因此,「忠诚」一词表明,虽然非执政党可能反对现任内阁的行动,但仍然忠于政府权力的来源。忠诚的反对派具有合法性、建设性和责任心。在健康的民主体制下,政府如果能考虑多种不同的声音,为各种不同的意见提供空间,国家就可以从中受益。

  当然,前提是不能碰触「三条底线」。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公开宣示了「一国两制」下不可触碰的「三条底线」,指出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这个标准也同样适用于澳门。因此,「忠诚反对派」必须对国家主权、安全的利益及国家宪法绝对忠诚,对《澳门基本法》及澳门特区绝对忠诚。换一句话说,「忠诚反对派」是必须真心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真心拥护基本法、恪守「一国两制」原则、不会挑战现行的国家制度,即是尊重中央的权力,承认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和执政地位。

  在遵循这个严格标准下,属于澳门特区「高度自治」的事务,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对特区政府及公共事务进行批评监督。实际上,我们说的是「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其中是有「依法」的限制词的。在公共事务庞大复杂下,特区政府的施政行为不排除会发生失误。这除了是需要建制派予以监督之外,非建制派中的温和人士派扮演「忠诚反对派」的角色,就能补强建制派因受其本身局限的不足。因此,这是「一国两制」事业所需,可以展现政治开明和信仰言论。「一言堂」反而不利「一国两制」的形象。因此,对于「反对派」来说,「忠诚反对派」是他们唯一生路。「不拥护、不效忠」,与中央对抗的「激进派」根本没有前途,这是澳门的政治现实,谁也改变不了。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并非要「踢走」谁,而是从制度上、法律上落实「爱国者治澳」的初心。「爱国者治澳」兼容并包,这个大原则不曾改变;特区允许批评的声音,这个原则不会改变。选举的大门始终向非建制派敞开,「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特区,有「忠诚反对派」的挥洒空间。

  从过去历届立法会选举的实践看,非建制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立法会中也曾经拥有一定数量的议席,这是澳门的政治现实。在实行「爱国者治澳」原则下,由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审查参选人的资格,在「DQ」被确认为「不拥护,不效忠」的人物的参选资格后,这就给「忠诚反对派」的参选提供了空间,使得立法会可以呈现「五光十色」,画出最大同心圆,体现澳门立法会组成人员的多样性、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及社会制度的包容,更能凸显「一国两制」的制度优越性。而且,在选举实务上,也能够让支持非建制派的部分选民找到「出门投票动因」,从而有利于提高投票率及降低废票率,以体现「爱国者治澳」原则的受拥护度,及当选者的高民意代表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