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拉美:中国企业出海新序章
作者 | 刀马
编辑 | 刘景丰
在遥远的拉美,一场由中国企业带来的变革正在推开。
5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美团创始人王兴与巴西总统卢拉会面并签署一份大单——未来5年投入10亿美元,将旗下外卖平台Keeta引入巴西。
今年4月,滴滴也宣布投入1.76亿美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推出“99Food”品牌。一时间,巴西商业市场开始风起云涌。
作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巨头,美团和滴滴的出海,已不仅是自身商业版图的扩张,也代表着一种风向——拉美市场正在成为中企出海热土。
无独有偶,过去几年,以长安、极氪、比亚迪、长城等为代表的制造型企业已经在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市场扎下深根。随着近年科技时代到来,互联网、AI等数字经济也开始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呈现爆发之势。
远征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AI时代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粮草就是数字基建。而2019年就在拉美开服的华为云,已成为拉美地区IaaS市场排名第三的云厂商。这些早已走出去的先行者,正为中国新出海企业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助力他们探路新的增长空间。
可以说,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从曾经的制造出海、品牌出海进入到“数字基建+数字服务”的出海新阶段。
混沌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
在商业世界同样存在。2018年底,滴滴关闭国内外卖业务时,留住了20%的员工,据说这是滴滴为此后出海业务保留的人才。
果然,2019年滴滴外卖进军墨西哥,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和“出行+外卖”的双引擎模式,很快就在墨西哥站稳了脚跟,并由此在日后搅动了整个拉美的本地生活市场。
人们常说,封闭环境才会觉得卷,一旦走出去,机会无限。滴滴确实抓到了机会,在今天的墨西哥外卖市场,滴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6%,日均订单量超过30万份。
只不过,成功经验没能复制到巴西,当时的巴西市场,本地头部平台iFood占有约80%份额,进入一年后,滴滴也只获得了5%的市场份额。到2022年时,滴滴放弃了在巴西的外卖业务,那是中国外卖第一次海外折戟。
巴西,这块中国外卖从未征服过的市场,中国企业似乎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一位配送员在街头送外卖
今年4月,滴滴突然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两周后,美团也与巴西签署10亿美元投资协议,Keeta正式进入巴西市场。
巴西,一时间成为中国企业最关注的海外市场。实际上,早在上世纪末,华为等通讯厂商就闯入巴西市场,为这个陌生国度架设起通讯网络。
此后,中国企业开始在巴西创建独立品牌,建设独立站和海外仓。快手Kwai 2019年进入了巴西市场,去年年底又在巴西推出电商平台Kwai Shop;最近几年长城、比亚迪、奇瑞等汽车品牌也纷纷加码,让巴西在去年跻身中国汽车的第六大买家。
似乎所有大企业在出海时,都不愿放弃巴西市场,既有SHEIN、TikTok Shop等跨境电商巨头,还有美团、滴滴等平台企业。对巴西的兴趣背后,无疑都是对这块肥沃市场的觊觎。
中国企业深入拉美,是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背后是新出海模式的转变,也是国家势能的整体溢出。
从地缘层面看,巴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金砖国家成员,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与中国有着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次关系。近年来,两国高层更是密切互动。据巴西外交部介绍,今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将与中方签署至少16项双边协议,并推进32项协议的谈判进程,涵盖农业、商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关税阴影下,打破对美单一市场依赖,联合拉美、中东、东盟等更多“全球南方”力量,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共识。
从市场空间层面看,巴西是拉美最大经济体,拥有2.1亿人口,人均消费能力和人均GDP水平和中国相差无几,是和中国一样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单一市场。
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和东南亚相比,巴西呈现出较早的“去工业化”特征,不仅是典型的服务业导向型国家,数字化普及率也较高,互联网用户数在全球排名第五。
巴西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
与其说巴西市场特征情况正在吸引中国企业大踏步出海,不如说,中国当前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正逐渐让中国企业拥有了主动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和竞争的底气。
拿外卖出海为例,外卖属于典型的服务出海,对本地化能力要求极高。中国外卖企业当年折戟巴西,更多是因为当时外卖企业并不具备现在的“服务能力”。
而这次Keeta进入巴西后,将在当地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为当地用户带去优质的外卖服务。同时,Keeta将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的营销工具和数字化运营工具,支持当地餐饮商户的业务增长。
从这点来看,美团在巴西的巨额投资,本质上是中国品牌的“智能基建输出”能力的体现,补齐了中国企业从制造出海到服务出海的拼图。所以不论是滴滴还是美团,这一次外卖出海巴西,并不是简单的“送外卖”,而是“服务+科技”的双轮出海。
当关税战冲击货物贸易之际,服务贸易有望成为新的对冲力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引擎。据WTO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将超30%,比2022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如果商品出口、产能出海是中国制造的全球化,那么科技出海、服务出海则是中国能力的全球化。成熟的商业模式+一流的数字服务+前沿科技的助力,中国这一波服务出海势必出现不一样的变化。
而在全球化或跨区域的运营中,数字基础设施往往容易成为制约企业出海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现在,这个基础要素在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已经铺就成熟。
在AI时代,“云”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基础设施。
拉美地区由于市场增速快,数字化业务增长迅速,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会导致很多出海拉美的企业面临一种矛盾:一方面市场飞速增长,企业机会转瞬即逝;另一方面,进入新兴市场难免面对数字鸿沟,不知如何应对数字化运营挑战。
对于滴滴、长城、快手这样拉美出海经验丰富的企业来说,已经有了应对这一矛盾的解决办法:上云,企业需要稳定高效、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来敏捷构建应用。
拉美整体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拉美地区巴西开放银行政策推动普惠金融,数字信贷覆盖率从2020年的18%跃升至2024年的41%。这些新兴市场的崛起为海外数字经济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华为云已经成为本区域节点数量最多、本地服务上线速度最快、业务增长最快的云服务商。
作为集成华为30多年ICT能力与20多年海外经验的华为云,也更懂如何帮助出海企业解决生存困境。
据了解,华为云已经为拉美电商、金融、初创、Fintech、媒体、物流、教育、政府、电信、制造等行业的超过8000多家客户,提供了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在拉美区域各个国家,与当地超过20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当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资源布局能最直观体现一家国际云厂商的决心。华为云是全球节点覆盖最多的云厂商,目前,华为云在全球有33个region,96个AZ(数据中心可用区)。在拉美,华为云是拥有最多AZ的云厂商。目前,华为云已在巴西、墨西哥拥有了3个可用区。
网络的稳定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目前,华为云构建的全球存算一张网KooVerse已实现了全球50ms时延覆盖圈,可以为拉美客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低时延的云服务体验。
有了网络覆盖后,华为云还将目光聚焦在上层平台能力。从行业维度观测,未来拉美数字经济的增长将以Fintech、教育、电商和媒体与娱乐等行业为主导,华为云面向四大类互联网行业客户,发布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力求打造新体验、新效率、新模式,助力客户在云上获得新增长。
在AI蓬勃发展的当下,拉美对AI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在今年5月20日举办的华为云拉美COMPASS 2025大会上,华为云拉美地区总裁陈亮称,对于日渐增加的AI需求,华为云不仅拥有全栈的AI架构体系和解决方案,也有与Deepseek、循环智能、Kwai、科大讯飞等客户合作的全球生态。同时,面向五大技术的创新升级趋势,华为云也希望成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更好的选择。
华为云拉美地区总裁陈亮
通过不断加码的投入和兼具拉美地区特点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云正持续提供最新技术,帮助更多客户和伙伴更简单、快速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来到拉美,拉美的残酷一面也逐渐展现在出海企业面前。
首先,数据合规问题尤为突出。拉美各国对数据隐私和保护的法律要求日益严格,如巴西的《通用数据保护法》(LGPD)和墨西哥《金融科技机构监管法》,企业需要确保其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流程符合当地法规,否则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法律风险。此前滴滴在进入墨西哥开展金融业务时,华为云就协助其满足了墨西哥《金融科技机构监管法》及相关通用规定的要求,确保了金融机构云上数据的安全合规。
这得益于华为早在二十年前就下大力气注重全球市场的合规规范,除了知识产权、法律和行业规范等,还着重于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为此,华为在拉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合规运营经验,华为云已通过了70多个全球合规认证,可以为客户提供符合国内外安全合规的云服务。
5月21日华为云拉美COMPASS 2025大会上,嘉宾探讨出海拉美的机遇与挑战
其次,税法的复杂性也是一个重要障碍。巴西市场很大,但也是个“万税之国”,税种繁多,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更要命的是,拉美各国的税收制度差异很大,在一个国家的经验很难复制到别的国家。因此企业在跨境经营中需要应对复杂的税务申报和合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税务纠纷。
实际上,华为在刚进入巴西时,也曾踩过坑。但是在这过程中,华为巴西法务团队积累了大量跟州税务部门以及联邦税务部门打交道的经验,最终摸清了“税法丛林”背后的规则。
这也让华为云具备了通晓拉美税法的能力,可以帮助出海企业规避拉美的税制风险。
此外,本地运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拉美市场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劳动力法规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拓展。
而华为自1999年在巴西开设拉美首家海外代表处至今,已经有着近30年的拉美市场“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战略制定、业务策略、商财法税、数据安全、合规运营、人才招聘、本地化等等。
这些通过血泪凝结的经验,不仅成为华为走向全球的护身符,还帮助了更多中国出海企业顺利远航。
中国企业出海,不是要征服世界,而是要融入世界、服务世界。
一方面,与传统商品贸易相比,数字服务出海有着更强的“融入世界、服务世界”的特性。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等“软服务”出海,其包含的文化属性、生活方式、消费场景等等,也将带来更多元的影响力输出。
拉美与中国物理距离较远,但是跟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相似。借助华为云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中国互联网模式正加速在拉美展开,形成巨大发展潜力。可以预见,中国科技企业正成为撑起拉美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