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能解决问题吗?

文:蔡垒磊
人民银行又降息了,炒股的人说,这波总轮到我们大A了吧?炒房的人说,水放出来只能到楼市,楼市才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唯一的真神。会去哪儿呢?老百姓存钱不给利息了,就会拿出来炒楼炒股了吗?
不会的,最多就是昙花一现,骗个炮就回去了。为什么?优先级问题。
想让中国重现“资产炒作盛世”,需要什么?老百姓敢花钱。说白了,如果不担心工资,不担心养老,不担心教育,不担心未来,大家不仅会把存的钱拿出来消费和投资,还会借钱去干这些事儿,本质上它就是一个信心问题。
现在是什么,就业出了大问题,从“跑外卖”变成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就可见一斑,而养老金的最新数据显示,不交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学历又不断贬值,所以不单是没钱的人不投资不消费,就是手头还有余粮的人,也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选择龟缩。
所以降息有什么用呢?降息是遵循边际效应的,美国降息才有用,我们都已经这么低了,现在还把钱存在银行的人,早就不在乎那三瓜俩枣的利息差了,是大家没信心未来还有持续性的收入,没信心未来会有保障,所以才把钱捂住了。而那些不把钱捂住的,也因为国内的投资环境太差,而选择加密货币,黄金,海外的股债市场等,而不会把钱用于抬高国内的资产价格——目前在国内已经谈不上投资了,只能说是接飞刀。
这个恶性循环,靠降息是不可能打破的,甚至是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它都打不破。为什么?前面还欠了很多债,老百姓在过去已经大量透支了未来的劳动收入,在对未来不乐观的前提之下,手头拿到了钱,一定是忙不迭地先去还债,而不是去消费和投资。所以就算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经济想要起来,投资想要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况就业问题还一塌糊涂,就更别谈什么有效刺激了,神仙来也没用。
所以一堆想要抄底国内资产的人,你们现在在纠结什么呢?根本就还没到选择的时候,它的顺序是有步骤的:
首先是找到一个全民级别的优势产业,就像当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就业问题先得到改善;其次是老百姓手头有点钱了,拿去还债,居民杠杆率慢慢下降;然后是有效刺激,再然后才是投资和消费的回升,最后又开始加杠杆,催生出新的泡沫,如此循环往复——都是刺激,但第三步时候的刺激才是你决策“是否该抄底”的时候,现在连第一步都没走出来,猴年马月都不知道,你在那儿决策个什么劲儿呢?纯属浪费时间。
所以你的钱现在应该放在哪里?很简单的几个地方,说了好几次了:
1.比特币。这是非常简单的资产锤选择,全球投资品,可以跨境流通,弹性比黄金好,目之所及接下来的各种利好概率大于利空。
2.低消费,逃避现实类赛道。蜜雪冰城,拼多多,泡泡玛特股票等,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的反向标的,经济越差,它们就越好。
3.银行股。这是股市的反向赛道,股市的实际情况越差,国家越要脸,银行股就越好,因为国家需要用它拉指数,你正好坐在上面吃红利,让国家为了面子给你抬轿子,还可以收到股息。
4.未来赛道。什么英伟达,特斯拉,说了很多次了,闭眼买,国内服的平替就是小米——基本上马斯克干的事情,雷布斯都会想干一遍。电动汽车,无人驾驶,AI机器人,最近又进军了芯片赛道,这些就都是未来赛道——中国经济要起来,就只有在这里面想办法找到一个突破口,那你提前都在突破口等着了,这不已经赢在未来了吗?你跟着国家走干什么?你要预判它走的方向,然后堵死所有通道,让它不得不给你抬轿子,哪有你去跟随它,给它抬轿子的道理?
有人说了,你说的这些大都是境外的投资品,但是爱国就要为国接盘——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不会说一句“敬佩”,只会觉得很NC。就为什么我们复苏比较慢呢?因为有很多脏数据,以上就属于脏数据,即非遵循理性人行为,只用情绪脑来决策,这就会让市场失真,让真实规律起作用的时间被拉长。你要做的,就是不与这帮人为伍,在若干年后,用你的财富跟他们说话即可。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