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高墙现身,螳臂挡车闹剧可以散了
我先给各位讲一个现实的故事:
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美西方几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年前抛出了“温室气体效应理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南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陆地。
于是,他们炮制了“巴黎气候协定”,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这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一是以“减排”为理由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产能甚至停止发展。二是“合法掠夺”,如果发展中国家要发展,那就必须向他们缴纳“超标排放税”。
在“巴黎气候协定”之下,美国和欧盟几乎同步出台文件,在2035年之前,停止制造和销售燃油车。
而宝马、奔驰等公司更是激进地宣布,将在2028年把燃油车比例降低到50%,2030年停产停售燃油车。
美欧车企的如意算盘是,中国刚刚追上来的燃油车技术,很快就会被新能源汽车淘汰了,永远只能处于他们屁股后面追赶的路上吃点残羹剩菜。
而观念落后的日系车企,就像他们不用涡轮增压技术一样,死守传统的燃油车,试图依靠过去积累的发动机技术优势,继续称霸燃油车市场。
哪想到,中国依托于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的勤劳与睿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从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到电池制造、电车制造、智驾系统各方面,几年时间就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先进的技术垄断了,申请了上百万项专利,几乎堵死了美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中国诸多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量一发不可收,从技术到产量,从性能到质量,美欧车企望尘莫及。
尽管美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台关税壁垒,但他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为了阻挡中国发展的步伐,于是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网络大战”开始了。
道路上每一天都有燃油车自燃事故,但网络几乎视而不见。不过,只要出现一起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和自燃事故,网络都会大加炒作。即便是在国家消防应急救援部门已经公布了电车自燃率低于油车自燃率的数据面前,依然有人用什么“油车自燃可以逃,电车自燃逃不掉”、“油车出事可以打开车门,电车出事打不开车门”等等可笑无比的谣言继续攻击电车,欺骗忽悠网民“电车没有技术含量,省油不省钱”,鼓动网民“宁愿走路也决不能购买和乘坐电车”等等。
这些言论,的确忽悠了很多不懂行的消费者,也安抚了那些想换车却还缺乏能力换车的车主群体。于是,听风就是雨的他们,不少人也加入了“抵制新能源汽车”的行列。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被“网暴”的来龙去脉。
谁是幕后力量?看看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从几个月前的销量严重下滑到这两个月销量翻倍增长的情况,我们就能明白了。
此外,我们还应该知道,著名品牌的燃油车车企并不是依靠卖车赚大钱,而是依靠4S店的维修保养长期赚大钱。因为电动汽车就没有结构很复杂且维修保养率和费用很高的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等等大宗零部件,车企未来将不能再依靠4S店发大财了。
因此,新能源汽车遭遇“网暴”的根本原因,是车企的利益之争,是美欧、日本同中国的产业之争。
好消息是,两道高墙突然出现在“网暴”新能源汽车势力的面前。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前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文件当中有一项新规定:公务用车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这份文件的意义:“国产汽车”是左边的墙,“新能源汽车”是右边的墙,中间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它没有尽头,将通往全世界。
早在2023年国务院就已经发文明确: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这是国家的意志,任何试图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幕后势力,不过是螳臂挡车的不自量力。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必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