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的成功与郭橐驼种树
王树国校长用种树来说明这件事,这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这篇小文章中记载了一个特别善于种树的人物——郭橐驼。郭橐驼种树的成活率特别高。问他种树的窍门,他说了一番道理。原文我就不引用了,大意是,种树要按照树木的本性去做,不要过分地管理。柳宗元老先生是用种树来比喻国家管理,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愿景。
实际上,这个道理也可以用于培养人才。像梁文锋这样的人才就是那种栽种以后就“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的树木。正因为“去不复顾”,所以他们成活率就高,就能成材。相反,更多的大学里的硕士、博士们就像是过分管理的树木,“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所以,这样栽种的树木成活率就不高。
再者,没有跨进“经院”的大门,就好像是处于野生状态,渴求生存、渴求成功的愿望就特别高,自强不息的精神就特别强。而许多跨进“经院”的学子们在进取精神上很可能就弱一些。更甚至于,在经院里,许多人不仅进取心降低了,而且学会了官场上投机钻营、油滑不实,人生理想也从建功立业变成升官发财。如此情况下,能做出梁文锋的那样的成绩,真是难乎其难!
引人沉思的不是梁文锋会做出成绩,而是为什么经院中会出现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情况。是因为经院中得到的营养太多,不用努力就可以养尊处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