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之巅,用冰镐书写人生自主权

500

500

当慕士塔格峰7546米处的寒风卷起雪粒时,迪力阿拉·甫拉提(以下简称:小迪),这个曾坐着父亲的东风卡车在新疆戈壁驰骋的女孩,正在用冰镐丈量着世界屋脊的维度。

500

这位坚持而独立的登山爱好者身上,既有父辈那句“你是我的心肝宝贝”赋予的自由精神,也有在4040达坂初见博格达峰时对山峰的纯粹热爱。她既保持口译工作的严谨,又具备雪崩预警的敏锐判断。这种反差在她身上奇妙共存,推动着她一次次向着高峰进发 。

500

自由生长,户外初缘

小迪出生于一个平凡却充满温情的工人家庭,父母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严厉的呵斥与强制的要求,有的只是无尽的鼓励与支持。

“你是我的心肝宝贝”,父亲这句饱含爱意的话语,伴随着小迪一路成长。

500

父母始终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这让小迪在面对人生抉择时,能够心无旁骛,坚定地追随内心的声音,鲜少被外界的看法所左右。

“我深深地相信这是我的人生,我想怎么过都可以。”小迪说。

本科期间,小迪在好友带领下加入了由肖克来提创办的自行车俱乐部,从骑行到徒步,从乌鲁木齐南山地区的一两日短线到徒步博格达大环线,小迪对户外的了解一点点加深,喜爱也与日俱增。

500

在徒步过程中,小迪发现进入大自然是她最开心和最舒服的时刻,这份舒适被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具象成一幅幅关于山和人的立体画面:爬上山顶看着四周的风景,一阵微风吹过带走了运动的疲惫,让她不由得感慨:“真好,活着真好!”

500

到了研究生阶段,她需要同时应对口译专业高强度的课业任务和参与户外活动的需求。

面对这样的双重挑战,她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实现了平衡:周一到周五专注学业,刻苦研究,系统吸收专业知识;周末则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充分感受自然的美好。

而她也从未因户外活动影响课程出勤,学业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前列。

500

500

异国追梦,登山启程

2016年,小迪临近硕士毕业,偶然在一次户外群中听了天巴(全名天巴·切里·夏尔巴,夏尔巴人,十六岁登顶珠峰并刷新世界纪录,成为最年轻的登顶者)关于珠峰的分享会,觉得很感兴趣。后来又在群里看到天巴所在公司的招聘信息,抱着试试的心态投了简历。

毕业答辩当天,小迪幸运地接到了电话面试邀请,最终通过考核顺利拿到offer。就这样,小迪踏上了前往尼泊尔的旅程,在这个不久之前还一无所知的国度里工作和生活,一待就是四年。

小迪回忆道,当时把前往尼泊尔的决定告诉父母时,她以“先去看看,不合适就回来”的诚恳态度,详细地向母亲介绍目的地的情况,还展示了公司位置和照片,并强调这是自己的人生选择。

500

父母虽对她的选择心存担忧,但最终还是选择尊重她的决定,用最大的爱支持她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朋友们在她出发前为她录制了加油打气的视频,虽未及时观看,但这份情谊始终如同坚实的后盾,陪伴着她。

到了尼泊尔,小迪作为首次接触异国文化的职场新人,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快速适应了新环境。公司提供的食宿保障解除了她的生活顾虑,使她能够专注投入工作。

工作之外,她以开放的心态,怀揣着对尼泊尔文化的好奇,大量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人民生活。

500

尼泊尔的同事以及当地人的热情也深深感染着她:同事们热情友善的态度为她提供了极大支持,既帮助她明确了工作方向,也缓解了她在异乡的孤独感;公司旁边咖啡馆里那位下半身截肢却始终笑容满面的尼泊尔人,他那乐观的精神如同明亮的灯塔,让她深切体会到,世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难关。

500

即便小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翻译技能,在跨国合作中起到了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但她也不免遇到了一些专业方面的难题,比如各种登山绳结的名称、冰爪的型号分类等,这些专业术语在不同语言间的表达差异巨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和理解。

她凭借持续的付出与耐心,最终那些难题也被逐一化解。2017年春天,出于个人兴趣与工作需要,小迪开始使用公司账号做关于尼泊尔春季登山季的报道。

她最初只是出于兴趣,想为自己和国内外的登山爱好者提供一个获取尼泊尔山峰动态的平台。后来这份兴趣逐渐沉淀成责任。

在每年的春季融雪期,她整理相关资讯,系统地记录各类登山新闻,从各山峰的天气窗口期到珠峰大本营的垃圾管理新规,再到冰川区域路线的变动,这一做就是八年,除2020年因疫情停滞外,至今仍持续更新。

500

小迪合理规划工作与创作日程,利用工作间隙徒步考察线路积累素材,晚上则专注公众号内容的整理与创作。内容发布主要集中在珠峰登山季,凭借对这一领域的热爱与坚持,她高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创作。

目前,小迪在个人公众平台“山峰世界”上创作并发布的珠峰登山季资讯系列文章,在国内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既提升了原公司的品牌认知度,也有效推广了尼泊尔旅游文化。

500

在尼泊尔期间,小迪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夏尔巴向导Lakpa Tsheri Sherpa大哥和 Sanu Babu Sunuwar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1年6月27日,这两位好友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地球最高点到海平面-Sea to Summit”的“终极下撤”探险,并在2012年获得由大众投票评选的“年度探险人物”称号。

500

拉克帕是登顶珠峰三次的夏尔巴高山向导兼滑翔伞爱好者;巴布是专业的皮划艇运动员及滑翔伞教练。他们一个不会登山,一个不会游泳,却凭借各自的优势和默契完成了这次壮举。

此外,还有意大利厨子Guglielmo和美国电影制片人Cameron,他们赌下一切,踏上冒险之旅,只为证明人类历史的渊源可追溯至美食与故事的交织,而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小迪前行。

夏尔巴向导教会了她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登山智慧,他们谦逊、勤奋和冷静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她。

在登山过程中,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如何分配体力、更有效率地通过主锁下撤、攀登珠峰时的注意事项等经验。对于夏尔巴人而言,珠峰攀登是工作,但他们始终怀着对山的敬畏之心,攀登前会让喇嘛祈福,进行煨桑仪式。

背包客们则让小迪重新定义了“冒险”,他们让她明白冒险并非盲目冲动,而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我的挑战。

500

500

登山峰之巅,丈量人生

2020年,疫情迫使小迪离开尼泊尔回国。这时,她才打开朋友在2016年送别会上录制的加油视频。

这段视频让她满是感动和温暖,回忆起朋友们的鼓励和陪伴,小迪深刻体会到友情的力量,无论身处何地,朋友的关心和支持都是坚强的后盾。

而对于四年前自己的决定,她说:“感谢自己坚持了梦想,勇敢地去追求热爱的事业,这样不留遗憾地活是值得的。”

500

回国后,小迪继续深耕户外行业,先后参与了八千米登山和境外“7+2”项目(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这让她对国内户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她有机会亲身参与和体验登顶不同高度的雪山。

500

后来,她成为首位登顶慕士塔格峰的维吾尔族女性。据小迪所说,当时公司刚好组织慕士塔格峰攀登活动,她当时也在大本营进行后勤保障的工作,便恰好有机会与最后一期队伍一起上山攀登。

只是,小迪并不执着于“第一人”头衔的冠冕,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肯定,她深知只要充分训练、适应,相信自己,在外部因素正常的情况下,就有能力到达山顶。

今年,小迪与Kylin奇麟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并推出全新的户外路线。这一项目进展颇为顺利。团队成员在户外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带领团队方面也有着成熟的技巧。

他们对目前已上线的14座8000米级雪山大本营徒步路线以及尼泊尔全域探险旅游路线都极为熟悉。而小迪所负责的工作领域,恰好是她自身感兴趣且擅长的,因此她在工作中显得得心应手。

500

回顾自己的经历,小迪表示如果能重新选择,2016年她仍会踏入尼泊尔。她认为,当心中萦绕着一个不确定是否该付诸行动的念头时,不妨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亲身体验一番。

在她看来,山的巍峨不在于高度,而在于千万年风雪雕刻出的真实肌理和持续变化;人也一样,珍贵不在于世俗定义的“海拔”,而在于每个人的真实和独特。登山虽有危险,但经验、训练、装备、体魄、团队合作和良好判断力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谨慎和合作必不可少,团队合作能让登山者站上峰顶,俯瞰世界,获得兴奋感,回报所冒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这种原理和流程在生活小事到工作决策中都可运用。

500

最后一次在尼泊尔看日出是在2024年2月6日 ,回国前一天傍晚,在加德满都香巴拉酒店的天台上。

那一刻,她脑海中浮现出“Whatever you do willingly becomes your heaven. If you suffer, it is because of you. If you feel blissful, it is because of you. Nobody else is responsible, only you and you alone.”(无论你做什么,心甘情愿的做便是天堂。痛苦还是幸福都取决于自己,无人可责,唯有你自己。)这句话,或许就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感悟,无论踏上哪条征途,皆需自担其责,勇于倾听内心呼唤,铸就专属的辉煌人生。

-END-

主      编: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疆来人物

版      主:许露琪

采      访:加依克·加那提

作      者:热依莎、加依克·加那提

校      对:先木西艳

主      播:阿迪拉·卡哈曼

排      版:热萨来提

后      台:杨若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