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一箩筐,我却独爱这冷门小“奇片”

今天本打算聊聊《折腰》。

可看了两集之后,我发现讨论这类剧确实非我所长,我不理解这部剧为什么会这么爆,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夸它,于是索性作罢。

那么聊什么呢?

脑袋里闪过了一长串的名单:《爱死机4》出了,可这质量似乎并不值得为它写些什么,《死神来了6》口碑不错,只是目前只有枪版可看,《风林火山》看不到,《碟中谍8》刚定档……好像都不合适。

那么索性,聊一部有那么一丢丢“神奇”的冷门电影吧。

小成本娱乐片,适合周末打发时间。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影片分为四个章节,但这四个章节风格却截然不同,分别是社会写实、悬疑推理、喜剧搞笑、温情灵异等等,一整个大杂烩。

我们都听过类型片的创作规则,一般来说,这种“什么都有”的片指定会扑街。

可是,它居然意外的好看。

为什么?

话不多说,《重启人生》与《热点》导演的新作——

《那个人消失了》。

500

01

日本常有一些灵异的都市传说。

比如口裂女,说是在路上会有个戴口罩的陌生女子问小孩,“我漂亮吗”,小孩答“漂亮”之后,女子便会摘下口罩,露出裂到耳朵的嘴巴。

或者说,如月车站,说是你坐地铁,有时候车会开到一个你听都没听过的车站……

这类传说往往以“亲身经历”为名,流传于当代的网络空间里,变成一个个灵异鬼故事。

而这次,这个故事是“人会消失的公寓”。

500

人怎么会消失?

影片的开头便给了一个详细的“示范”。

一个女人深夜回家。

这是一栋很破旧的公寓,路上的落叶无人打扫,当风吹过,还有破旧铁门发出的吱吱的声音。

女人似乎习以为常。

500

可这一天,当她在楼下打开信箱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哒!

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又像是有东西在靠近。

女人猛地转头去看,然后像看到什么可怕的东西似的,惊慌失措。

500

她慌忙上楼。

慌乱拿钥匙。

可就在她还没打开门的时候,楼道里的灯光突然灭了。

几秒之后,灯光恢复。

而女人不见了。

500

鬼怪作祟吗?

根据以往的观影经验,我们当然会这么猜测,甚至能找出这闹鬼背后的社会情绪:日本人口逐渐减少,单身公寓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折射……

可影片却走到了另一个方向——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快递员,丸子,作为一个废材大学生,他才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

500

两周前,他被分配到了这个公寓收送快递。

本来,谁消失不消失的不关他这个快递员的事,无非就是送快递时找不到人,处理起来麻烦点,不过他最近痴迷上了一部转生网文,而网文的作者刚刚搬进这间公寓。

500

他有些担心她的安全。

这样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有一次,他亲眼看到一个三十来岁,头发三七分的奇怪男子,试图打开她的房门。

喏,就是这一位。

500

这样的形象,怎么看都是痴汉了是吧?

不止。

忽然有一天,他发现网文作家不更新了,于是他去敲门,无人回应。

500

去哪了?

他去其他住户那里打听消息,结果,现实似乎比他预想得更可怕。

303室的住户说,他在夜里,曾看到那个男子的房间里出现过一个女子。

浑身是血。

500

301的住户说,她有次闻到隔壁传来的烟味,于是想从阳台提醒那个男子一下。

结果看到了他衣服上的血迹。

500

而201的住户更是说,他昨晚回家,看到那个男子架着不省人事的网文作家在走。

500

这是……杀人?

可就在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件事,想把“那个男人是危险分子”的消息告诉其他住户的时候,他每家每户去敲门,却没有一个人开门。

整个公寓的所有人,似乎都不见了。

500

02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悬疑故事吗?

不不不。

《那个人消失了》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悬疑或者推理,而在于反转。

换句话说——

导演想让人你看的,都不会是真正的答案。

影片总共有三层反转。

第一层是喜剧。

第二层是推理。

第三层是灵异。

鉴于如果我会剧透的话,诸位的观影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所以这次咱也不一个一个说了,只聊第一次反转就好。

简单来说,丸子以为的杀人事件并不存在。

甚至,人也不存在。

因为那个男人并非是什么痴汉,那个网文作家也并非是什么作家。

他们都是刑警。

500

当时,日本即将迎来众议院的选举,警视厅得到信息,有恐怖分子打算进行袭击。

那个恐怖分子,就藏身于这栋公寓。

于是,警方派出两位刑警,乔装成“教练”和“作家”住进公寓,调查恐怖分子的真面目。

201住户看到的劫持其实是意外——

当时他俩拿到了警方交予的新武器,一只伪装成钢笔的麻醉针。

男警察想试用一下。

结果一不小心,打中了追上来的女警察……

500

303看到的浑身是血的女子是伪装——

当时他俩在屋里吵架,303住户跑过来质问,为了不让他进屋,男警察便编造了个故事。

说这屋里会发生灵异事件。

有一个自杀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死了,常常会出现。

于是女警察便用番茄汁洒满全身……

500

也就是说,那些嫌疑,那些怪事,说到底都是乌龙事件,目前恐怖分子已经被警方抓到,一切都大结局了,万事OK。

可,真的如此吗?

别忘了,我前面说,这只是第一层反转,第二层和第三层还没出现呢。

当然,不是说一部电影有反转就是好的。

有很多片是为反转而反转。

不过我们在看《那个人消失了》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它的反转其实紧扣住这个片名——

“那个人”是谁。

500

最早,我们以为“那个人”就是开场消失的那个女子。

影片是揭晓她消失的秘密。

后来我们意识到,或许不是这样,“那个人”应该是指片中的网文作家。

是快递员调查事件的经过。

可到了最后呢?

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人”说的不是那些“消失”的住户。

而是快递员本身。

500

这样的层层递进,会让我们即使经历了好几次的反转,也不会觉得冗长与无聊。

哪怕你猜出了凶手,也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对于娱乐片来说,这就够了。

500

03

但老实说,这部片最吸引我的倒也不是什么反转。

而是“类型”。

正如前面所说,这是部类型杂糅得有些夸张的电影,从写实到悬疑到搞笑到推理到灵异,最后甚至还搞出了一个穿书的情节,每一个部分其实都很俗套。

但组合起来却意外不错。

为什么?

其实是这个剧本做的异常扎实,甚至到了环环相扣的地步。

比如主角动机。

为什么主角会去进行他每一步的行为,片中都有足够的动机支撑。

他去救网文作家,并非只是喜欢而已。

实际上前面已经交代清楚,他是个被社会淘汰的年轻人,在工作中也找不到任何存在感,而那部转生的网文恰好给予了他足够的精神安慰。

500

换言之,这就是他的避难所。

所以他去拯救网文作家,其实不仅仅是拯救她而已,更是为了自己,为了存在本身。

或者一些细节交代。

故事的很多反转都并非是突然反转的(好吧,其实也有些突然),它都有着一定的铺垫。

刑警的反转是源于之前男主调查时的电视画外音。

那里便提到了安保问题。

500

灵异的反转则是男主的同事总是念念叨叨。

他痴迷于灵异传说。

-怎么解释小宫千寻(网文作家)不在家这事呢?

-神隐。

-神隐?

-毕竟她是千寻。

500

甚至于影片最大的反转,其实在片中也一直被提及——

那个诡计设计得太棒了

把至今为止所有登场人物名字的首字母串在一起的话

会发现其实是个暗号

500

可以说,整整100分钟的电影,编剧没有一秒钟的浪费,所有的闲笔都有其叙事上的作用,这使得你看完电影,哪怕觉得夸张,也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功力。

就像影片的一个情节。

男主对同事说,他喜欢的那个网文是“主人公转生到异世界,成为S级间谍,拯救了国王反派千金的冒险推理故事”时,同事吐槽,“什么啊,这个设定塞太多东西了吧”。

然后再一看,居然有86条评论,那么受欢迎。

500

所以啊,虽然每个章节都是俗套的类型片。

但只要剧本写扎实了。

哪怕它很俗,哪怕它看起来像是大杂烩,也能做的很好看。

至少我是买账的。

说到这里,我其实想到了前段时间,那个吵得热火朝天的话题,因为国产片萧条,不少人开始出谋划策,其中提及最高的,也是这个词——

类型。

有人说,中国电影还是得好好搞类型片,只有类型片才能救市场,又有人说,你看好莱坞搞类型片搞成这样,不也是完了?

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

可我们看《那个人消失了》会发现,或许问题不在于严格执行类型片套路,或者反类型。

而在剧本上。

把一个剧本写出环环相扣,写得没有一点赘肉。

至少,就不会被骂那么惨了。

500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