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科技领域对华政策:立场发展与具体举措估计
5月15日,北京对话举办第33期“洞察”(Insights from Insiders)系列讲座。本期讲座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科技领域对华政策:立场发展与具体举措估计”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肖尤丹主讲。韩桦主持。
肖尤丹表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正从局部施压转向系统性遏制,试图通过制度性手段重构全球技术权力格局。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进一步强化“技术安全化”叙事,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纳入战略竞争核心,以多部门协同机制编织对华技术封锁网络,并通过出口管制与制裁清单形成“规则闭环”,限制关键技术流向中国。
肖尤丹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巩固其科技霸权地位,以“绝对领先”为目标压制潜在挑战者。从“科研安全”概念的泛化到技术生态的“去中国化”,美方政策逐渐剥离市场逻辑,转而依赖政治化工具重塑全球产业链。这种“规则先行”的策略不仅加剧中美技术脱钩风险,也迫使部分国家在安全与利益间被动选边,冲击多边合作框架。
在交流与问答环节,与会专家认为,科技博弈的本质是未来秩序之争。美国的技术民族主义与中国的开放转型形成鲜明对照,而技术能否回归“全球化工具”属性,取决于大国能否在竞争中建立底线共识。当前,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全球性议题亟待合作,若放任技术议题全面政治化,或将导致“双输”局面。如何在遏制与共生间寻求动态平衡,将成为塑造21世纪科技文明的关键命题。
本期讲座的与会专家和企业嘉宾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高级专家曹红辉;中央外办原副主任、空军原副司令员陈小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财政部专家崔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证监会专家董少鹏;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冯炜;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公共政策副总裁郭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金地;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印度大使乐玉成;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企业沟通总监孟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石岩。
“洞察(Insights from Insiders)”讲座是北京对话的品牌活动之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嘉宾围绕国际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以小型闭门会方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