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头脑中的这根弦,一丝一毫也不能放松
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某地10名干部违规聚餐饮酒、1人死亡等问题进行通报。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更是由于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这些干部依然我行我素、违规吃喝,无视纪律规矩、顶风违纪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
中央八项规定是必须长期坚守的铁规矩、硬杠杠,对于“会所歪风”“酒桌上的应酬”等违规吃喝乱象,中央高度重视、三令五申,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如此高压之下,为何这样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反映出,一些干部政治意识极其淡薄,对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和意志的认识极不清醒,对纪律红线置若罔闻,毫无敬畏戒惧之心,头脑中守规矩的弦始终没有拧紧。
“一顿饭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吃饭喝酒就是促进感情”……这样的话术,经常从一些党员干部嘴里脱口而出,但事实上,违规吃喝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作风建设的大敌,绝非“没什么大不了”。很多时候,一顿饭、一杯酒变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前段时间播出的一部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有很多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不法商人了解到某领导的饮食爱好,便为领导“私人订制”美味佳肴,尽其所能让领导吃得舒心;打听到领导喜欢高档名酒,便源源不断为其送上。很多干部刚开始对此不以为然,对不法商人的邀约“盛情难却”,殊不知,宴请实际上成为了以“饭”为掩护的“局”,请托办事、利益勾兑、权钱交易才是这些组局者的真实目的。
这样披着“人情”“面子”外衣的饭局,实际上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的考验,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的“总开关”出了问题,行动上也便会一泻千里。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来看,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2024年度查处问题总数的22.7%,比例不可谓不高。很多落马的官员就是从这一个小口子的违规吃喝开始被贪欲吞噬,逐步丢失底线、走向深渊,不仅带给自己不可挽回的局面,还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给党的形象造成极大损害。
思想上出了问题,单靠单位日常的管理教育无法彻底解决,更重要的是对纪律规矩真正领悟理解后形成行为自觉。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地方前脚召开学习教育部署会,涉事人员隔天就违规吃喝、顶风违纪,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除了对制度法规的漠视不屑外,心存侥幸、极度不自律也是一大原因。
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在维护纪律中始终坚持“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等原则。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他政务繁忙,经常外出视察。每次出发前,他都对身边工作人员讲“四个不准”,其中便有这样两条,“在任何地方吃饭,不准请客”“不准要人家代买东西,如果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一次,彭德怀到杭州勘察钱塘江北岸。离开时,见有人往汽车上装绍兴酒,立即问参谋:“酒是哪里来的?”工作人员说:“有买的,也有送的。”彭德怀生气地问:“谁送的?送谁的?哪个出的钱?”见大家默不作声,他又大声问:“伙食费算了没有?”得知有的地方坚决不收伙食费,他更是怒容满面。直到当地领导表示回去一定算清,带走的酒都按市价付钱,带不走的退回去时,他才勉强息怒离开。
彭德怀的故事只是百年党史中,共产党员自觉遵守纪律规矩的一个缩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都能把纪律规矩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有人监督与没人监督一个样,八小时之内与八小时之外一个样,才是真正合格的党员干部。
此前,习主席在谈到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时,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已经成为一个惯例。面对持续多年的问题通报,一些党员干部展现出来的却是麻木与懈怠,瞟一眼就过了、看了就看了,没有触及灵魂的深刻反思,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此次涉事的干部均被严肃处理,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八项规定是“长牙带电”、必须遵守的,谁无视规矩,谁就必将付出代价、受到惩处。
原则底线没有变通可言,纪律规矩必须刚性落实。党员干部要从管住一顿饭、一杯酒做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存在的问题多一点警醒之心,对自己的行为作风多一点严格要求。坚守住党员本色,需要真正从内心深处绷紧纪律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