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快讯:王盖盖出席察哈尔学会第23期读书会并发言

500

2025年4月29日,察哈尔学会第23期读书会于深圳顺利举办。本次读书会以《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为核心研读对象,围绕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国际化路径、中美战略博弈与产业链安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活动由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主持,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深圳市东方锐眼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刚担任领读人。此外,来自高校、智库、企业界、金融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思想碰撞。

柯银斌在开场中详细介绍察哈尔读书会运行机制。自2024年3月启动,读书会已成功举办23期。其以“领读人+与谈人”的形式,搭建起跨界交流平台,旨在鼓励各界人士深入研读外交与国际关系相关书籍(涵盖新著与经典著作),活动形式轻松自由,强调本期“跨国公司发展史与大国博弈”主题的战略意义,并预告未来将持续聚焦国际关系与企业实践的融合。

领读人郑刚高度认可察哈尔读书会模式,指出其紧密结合当下热点与经典著作,为企业高管、协会成员、智库研究者等提供了宝贵交流契机。他从自身参与科技外交主题读书会的经历出发,强调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

郑刚深入解读《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该书作者为吉尔平,创作背景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阿拉伯中东石油冲击,以及企业出海引发的产能空心化、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等问题。该书由研究报告《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发展而来,直接促使美国福特总统成立美国外商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雷蒙夫隆教授的《主权困境》,书中探讨了全球化下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影响、受制于外国政府胁迫、不同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不均等。

郑刚进一步分析全球化对各国、行业及地区的影响。以中国加入WTO后东北国企面临的困境,以及美国全球化进程中产业工人未获利益,致使特朗普和拜登政策调整为例,阐述全球化的复杂影响。在中美关系方面,他认为中国在贸易摩擦第一阶段占据上风,但未来局势仍不明朗,中国企业需深入思考如何在海外市场盈利、保护自身利益,并协调企业、社会公共与国家利益。

此外,郑刚指出书中回顾英国霸权衰落原因,如对外投资导致技术扩散,警示美国应避免重蹈覆辙,提出美国海外投资应保障关键战略资源、在技术和品牌上保持优势。他强调跨国公司具有政治属性,可影响东道国社会政治环境,并分享日本企业在东南亚通过政策咨询、培养官员等方式拓展影响力的经验,指出中国企业在此方面的不足,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形成政府、社会和民间协同模式,避免单打独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琳认为跨国企业对国家政治战略实现作用重要,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要运用国家力量改善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推动国家层面建立保护机制,提升软实力输出,避免企业面临双重压力。她详细分析了“走出去”企业主要面临的资金安全(投资地银行风险)、资金监管(跨境&资金流动受限、三方抵账风险)、税务风险(对投资地政策了解不足、依赖不当途径解决税务问题)、投资决策(语言和心理障碍影响对投资地市场调研、急于追求短期利益长期规划不足)、经营模式(低成本竞争不可持续,需构建良好营商生态)等方面的困境。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西乡支行行长张晓菲谈到中国企业“出海”,包括销售市场瞄准海外,以及在第三国投资建厂等。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也在采取业务创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结算服务和资金支持。比如中信银行已经非常成熟的跨境融资业务,可以向符合条件的中资企业境外子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或项目贷款,助力企业稳步发展。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跨国公司的涌现,中国的银行也将加大全球布局,目前中信银行在香港、新加坡、伦敦、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已有分支机构,正在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深圳欣旺达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建介绍公司海外业务布局,在匈牙利、越南开展3C产品业务,在泰国与阳光电源合作开展储能、光伏项目合作,同时提到非洲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及电池级碳酸锂材料价格波动、电池回收政策要求。

深圳市物联网协会秘书长晏俪萌介绍协会服务企业的多项工作,包括协助企业申请国家重大项目资金,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上取得成果,并积极响应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制定的需求。

徐倩首次参与察哈尔读书会,提出关于中美合作背景下印度与中国关系及国家应对措施的疑问,引发与会者深入思考。

深圳市东方锐眼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萍对《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作者表示钦佩,以日本企业综合商社模式为例,建议中国企业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政府政策与服务业,助力中小企业团结出海。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院长,察哈尔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王盖盖从战略角度提出中国企业出海的四种模式,即造船出海、借船出海、拼船出海、租船出海,并强调企业跨国发展应关注组织竞争,善用联盟、公关、诉讼、传播等战略力量,区别于传统的市场竞争。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研究总监、第七届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周玲秀强调提问的重要性,探讨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的利弊,以海底捞在泰国遭遇文化冲突为例,阐述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文化冲击问题。她还对企业慈善行为进行分类,建议协会为企业提供慈善案例研究与资源共享服务。

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邵鹏鸣认为中国应从自身反思,应对西方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误解。他指出国际贸易体系变化,中国需推进制度性开放,同时对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进行深入分析,提醒企业出海应谨慎决策,规避风险。

康佳电路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陆军峰剖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包括美元霸权、科技垄断、军事联盟,提出可借鉴唐朝经验应对当前局势。他分享公司避税措施,建议政府借助协会力量,为企业出口提供支持。

郑刚补充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准备情况,自2020年参与的多项国家部委重大课题研究,对极端情况进行预判。他着重分析印度局势,指出莫迪上台后印度的根本性变化,认为印度将成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对手。同时,他对中国经济体制在国际语境中的误解问题提出应对思路,强调中国应提升国际道义地位。

柯银斌在主持过程中,引导嘉宾探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涵,回顾相关历史书籍,分析中国在国际规则中的角色转变。他以华为合规系统建设为例,分享企业出海经验,提出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有效路径,并高度认同“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拿出真见解”的研究理念。

本次读书会以多元视角切入跨国公司与大国博弈议题,通过深度研讨形成多种思路,既为学术洞察提供思想资源,亦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输出行动参考。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领读人郑刚的专业分享与主持人柯银斌的精准串联下,与会嘉宾共同凝练并提出察哈尔读书会“真读书、读真书、出真知”的“三真”核心理念,为后续活动的规划与开展奠定了重要基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