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主动“价格倒挂”?酒店集团背不动这个“锅”

500

作者 | Tniniuo

编辑 | Sette

酒店官方预订渠道“价格倒挂”的事,最近又被炒了一波。

 

简单来说,就是某用户在锦江荟官方预订渠道订房,结果价格比OTA还要贵好几倍。

 

而且越传越邪乎。

 

甚至变成,这种情况是在酒店集团带领下,有组织、成体系、成规模进行的。

 

蛮吊诡的。

 

500

其实,酒店集团官网价格倒挂各家品牌或多或少都出现过。

 

但门店的个人行为,跟酒店集团没啥关系。甚至各家集团都在严查这种事。

 

为什么严查之下,还总有价格倒挂的漏网之鱼?

 

主要是时间差。门店在高频做收益管理的时候,可能未将价格及时同步到各渠道。虽然酒店集团每天会有价格巡查,但从改价到被巡查发现,中间有时间差。

 

但通常门店倒挂的价格不会离谱,仅仅是比OTA贵几块钱。个别过高价格,有的是失误,有的是节假日或满房提价之后忘调了。

 

比如有的店,“五一”卖的挺好的,结果忘了把价格调回日常价。

 

有人会问,为啥有些门店非要搞倒挂?

 

大部分是被OTA逼的。一些OTA区域经理会告诉门店,不给OTA最优价就不给流量。

 

因此,有些门店为了业绩,只能在集团和OTA之间“反复横跳”,蛮可怜的。

 

其实,目前很多加盟商对于酒店集团的会员体系建设,比酒店集团自己还急。

 

因为即便酒店集团的中央预订渠道同样收取佣金,但佣金额度远远低于OTA。

 

综合成本经常超过20%。

 

OTA也确实在这上没少赚钱。

 

500

携程2024年财报,净利润172.2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住宿预订业务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5%。是携程收入最高的业务版块。

 

而酒店集团的会员体系越成熟,意味着门店选择性越多,被OTA剥削的越少。在OTA那些趾高气扬的区域经理面前,说话底气也更足。

 

在OTA的流量压力下,加盟商与酒管公司这组利益共同体,越来越紧密。

 

而且为了让官方预订渠道流量稳定。各家酒店集团现在都学电商平台,开始推“订贵就赔”。

 

锦江荟今年年初就推过一个政策,承诺自2025年元旦起,同等预订条件(同房型、同权益、无第三方特殊补贴)下,官方渠道价格高于合规第三方平台,可获双倍积分赔付。

 

500

 

主要也是想让全民监督,弥补价格巡查的时间差问题。同时通过价格透明化,养成用户在酒店官方渠道下单的习惯。

 

在这种背景下,酒店集团没有动机组织门店进行价格倒挂。

 

因为这么干没有任何好处。对于酒管企业来说,价格倒挂是逼着用户去OTA。

 

拱手把会员送给OTA。无异于自杀。完全是杀敌800自损1000的招式,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说为了赚钱。酒管公司做的是规模经济。

 

就好比蜜雪冰城。

 

2024年总出杯量约为90亿杯,2024年前9个月,售出约11亿杯冰鲜柠檬水。对于蜜雪冰城而言,每杯饮料加1毛钱,就是1.1亿元净利润,绝对比把柠檬水从4元卖到8元安全,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又能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酒店集团也一样。

 

锦江作为行业头部,旗下13000多家门店,完全可以通过差异化精细服务创造增量收益。没必要选择“价格贵好几倍”这种又低级、效率又差的方式。

 

而且,现在信息太透明了。

毕竟现在的用户,买双拖鞋都要3、4个平台比下价格。想靠价格倒挂溢价割韭菜,压根就不符合逻辑。估计蹲好久,才能收割到一单。这个开单速度,房地产中介看了都摇头。

 

更何况,目前酒店业最看重的就是体验和服务,对于忠诚会员的重视程度也高于很多其他行业。特别是高星的酒店,会员体系的搭建和会员权益相当于一笔巨大的“隐性”资产。

 

想尽办法维护都还来不及,怎么会用价格,用口碑评价这件事来自毁口碑声誉。

 

就拿锦江为例,这两年升级会员权益的动作也始终未停,从生日免费房礼遇到可享的异业合作伙伴独特权益,还有各种积分奖励、优惠立减等等,都是为了维系核心会员。

 

把最核心的“资产”往外推,这事儿怎么看都“癫”的可以。

 

但这轮舆情也确实给酒管集团们提了个醒。

 

完善会员体系建设的同时,对会员权益的监察也要同步提速。否则越来越多的门店利润会被OTA“偷”走。

 

据说锦江内部因为这件事,开始地毯式排查,由区域运营团队每日复核定价标准,确保线上线下价格透明一致。目前也没有消费者权益因此受损。

 

很明显锦江已经动真格了。

 

毕竟,诚如此前所言,会员权益、会员价格就是酒店集团的底线。

 

随着OTA话语权越来越大,价格倒挂这种事,对于所有酒店集团来说,都是个必须杜绝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网络截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