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驻华大使如何从贸易全球主义者转变为对华鹰派
来源:微博@领事闲谈
(路透社)——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大卫·珀杜(David Perdue)是一位曾经的全球贸易倡导者,如今转变为对华强硬派。他将强调自己与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密切关系,以期恢复华盛顿与北京之间至关重要的沟通渠道。
据其X账号的一篇帖子显示,这位曾担任佐治亚州共和党参议员的珀杜于周四抵达北京。他接替了职业外交官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后者是前总统乔·拜登的任命,于今年1月离任。
珀杜的到任备受关注,此前,中美双方在上周末于日内瓦意外达成停火协议,暂停了这场曾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的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
“代表特朗普总统是一种荣幸,”珀杜周四在其官方X账号上写道,并配了一张在大使馆外拍摄的自拍照。“我已经准备好在这里开展工作,让美国更加安全、强大和繁荣。”
分析人士表示,珀杜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是参议院的重要盟友,他将利用与特朗普的关系来赢得中国对话者的信任,以推动达成贸易协议。
“我会说大卫·珀杜与总统的关系是所有大使中最为密切的之一,”共和党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Steve Daines)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在最关键的时刻,选择了合适的人选来承担这一最重要的责任。”
珀杜还肩负着说服北京停止流向美国的用于制造致命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原料的任务,这也是华盛顿对华剩余关税中有20%的原因所在。戴恩斯表示,他和珀杜已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戴恩斯建议,双方可以围绕北京是否能在特定时间内有效阻止前体物质的流动来构建关税削减协议,尽管最终的细节仍需由两国谈判代表来敲定。
中国外交部周三表示,愿意“为珀杜来北京履新提供便利”。路透社已联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征求意见。
——中国联系
珀杜现年75岁,曾在其40年的国际商业生涯中大力推动制造业外包到亚洲,他一度是全球贸易的坚定倡导者。然而,他在参议院期间转变为对华安全强硬派,并在最初有所犹豫之后,支持了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实施的关税政策。
珀杜与戴恩斯曾在2018年和2019年共同率领国会代表团访问中国。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与前任大使更多关注“意识形态问题”(如人权)不同,中国官员期望珀杜能够更加“务实”且注重经济问题。吴心伯指出:“鉴于他的商业背景,他可以……致力于解决贸易、经济以及民间交流等具体领域的问题。”他还表示,中方也希望珀杜能够作为中美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
——外包职业生涯
珀杜在佐治亚州沃纳罗宾斯由两位来自农业社区的教师抚养长大。
他曾就读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后加入库尔特-萨尔蒙联合咨询公司,帮助美国服装制造商从亚洲工厂采购产品。
1992-1994 年,他在香港生活期间,帮助消费品公司 Sara Lee 建立了亚洲业务。
1994 年,该公司裁员数千人,包括在弗吉尼亚州和佐治亚州的工厂。 这种模式在他随后在哈格尔服装公司、锐步公司和美元通用公司任职期间重演。
一份证词记录显示,在2005年的一次取证中,珀杜说他为自己的外包记录感到 "自豪",并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归咎于政府政策。
2014年,他以 "就业创造者 "和全球贸易布道者自居,赢得了首次参议院竞选。
在担任参议员期间,珀杜专注于军事和安全问题,并于 2019 年成为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海上力量小组委员会的负责人。
他主张加强美国的海上力量和造船努力,并登上美国海军军舰过境南海。 他曾于 2018 年访问台湾,与蔡英文会面。
2018 年访华后,珀杜在华盛顿的一个论坛上说,他不喜欢关税,但相信特朗普的 "直觉是对的",因为关税的破坏性足以引起中国政府的注意。
在同一场活动中,珀杜警告美国不要对北京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沾沾自喜,并对中国随着国力增长的发展方向表示担忧。
"我们都错了。 我们以为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他们会开放和自由化,"他说。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七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仍然受到珀杜访华时提出的同样问题的困扰--平等的市场准入、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盗窃、遵守世界贸易准则和网络战。
近年来,他对中国的言辞也更加强硬,反映了华盛顿两党对其头号地缘政治对手的鹰派转变。
去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北京想要 "摧毁资本主义和民主",美国的供应链应该与中国脱钩。
不过,在上个月的确认听证会上,珀杜呼吁对北京采取 "细致入微、无党派和战略性 "的态度。
史汀生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孙云说,珀杜很早就被特朗普任命为值得信赖的北京特使。
孙云说:"中美之间的挑战是结构性的,因此没有人指望一个人能够改变世界。 但拥有一个有效的沟通者总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