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还是另有所图?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500

                                                                        这种无可奈何的表情很不特朗普

中美日内瓦第一次接触性谈判取得外界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个结果恐怕都很意外,有三点似乎毫无衔接关系。

第一,在意识形态的固有框架之内,美国这连续的几届政府大体上呈现出了极为相似的作派。长期以来,他们往往为了维护所谓的意识形态立场,不惜采取一系列极端且不计后果的举措,哪怕最终的结果是自身遭受巨大损失,甚至达到了伤敌 500 自损 1000 的程度也在所不惜。

在以往的国际事务中,为了推行其所谓的民主价值观,美国曾对一些国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然而这些制裁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得美国自身的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但这次特朗普政府在所谓“对等反制”一个月后与中国政府的第一次谈判使人感到意外。特朗普政府此次在处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时不仅与以往的美国政府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与其自身的行为特征也极不相同。难道美国的这届政府真的将利益摆在了意识形态的前面?

第二,关税竟然下调 115%,并且明确规定在本月 14 日前就要付诸行动,这几乎等同于要立即、马上落实。要知道,这种行事风格可不是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待中国时所展现出来的状态。

应该还记得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吧,那时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真可谓是状况百出。谈判中的拖延,欲罢还续的态势,真是谈不完的判,一轮接着一轮,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结果;扯不清的皮,各方争论不休,混乱不堪。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关注的人们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奈,真的是恨得牙痛。

此次关税战,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税率从54%、104%、125%、145%一路飙升,最后甚至连荒唐的245%也出现在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的文件中和特朗普的推特里,一下下调115%,有点像全速前进的列车突然180度地调头,这是在玩极限运动吗?

第三,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急转也让人不可理解。

500

                                                                                              贝森特这是在笑吗?

        还记得4 月 4 日,贝森特接受了《塔克·卡尔森秀》栏目的采访吧,在那次采访中,他极力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辩护,同时对中国的产业政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贝森特在节目中大放厥词,声称:“中国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是现代历史上最不平衡的,中国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之高前所未见。”

当时,他的这一番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而且,在此次会谈之前,他还一直在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态度强硬地表示,不要与中国结盟,否则将会带来极为可怕的后果,无异于“自取灭亡”。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威胁称,美国可能会将中国企业从美国的交易所中剔除。

但5月12日,他却笑着和中国政府的谈判代表副总理何立峰握手了。看视频时,我都怀疑这还是那个4月4日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吗?

美国政府官员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虽然时有变化,但像贝森特这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剧烈的态度转变,实属罕见。

不理解,不理解 ,还是不理解!这些不理解最后就汇成了我在标题中提出的疑问:美国挑起的这场关税战至5月12日所达成的成果是权宜之计,还是另有所图?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又是为什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