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点!“3+4”中职直升本科,大家怎么看?
去年广州中考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综合高中试点,今年再次迎来新变化,新增了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以下简称“中本贯通”)招生计划,设置在第一批次。目前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州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公布了试点计划,分别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和广州航海学院。
什么是“3+4”中本贯通?7年学制,直升本科
简单理解,即初中毕业,中职就读3年,随后升入对口本科入读4年,毕业可获全日制本科文凭,总学制7年。
考生可在第一批次的“中本贯通”填报2个学校志愿,每校只有1个专业。
从管理上来看,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单独编班,执行中职学校学籍、收费管理,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获得试点中职学校中职毕业证书。
转段考核录取的“中本贯通班”学生进入对口本科高校试点专业学习4年,本科高校单独编班开展教育教学,执行高等学校学籍、收费标准,达到毕业条件和相关要求的,颁发试点本科高校相应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从学制安排上不难看出,此次试点的“3+4”模式,类似于中高职贯通“3+2”的升级版,从直升高职“进化”到了直升本科,中职阶段即可锁定本科名额。
需要注意,按照广州市教育局规定,此试点只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生不可报考。
哪些学校可选择?已有两所学校公布对接广轻大和广州航海学院
具体哪些学校可以试点,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5月10日晚,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发布了中本贯通培养“3+4”招生简章,今年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将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联合培养学生,首年招生20人。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2025年中本贯通招生计划。
据学校介绍,该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装备、轻工高端装备的制造与应用等产业领域,从事装备的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运维管理、改造创新,以及轻工科技成果和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装备产品、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较复杂现场操作等高端岗位相关工作。
专业采用“双场景、双文化、双项目、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上来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应用、电机与变压器、低压电器与PLC、电气识图、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领域的课程。
学生在3年中职学段结束后,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可获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电工证书(B级及以上)、广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电工证书(中级)的其中一项。
升学方式上,“3+4”试点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各项成绩合格,直接升上对口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完成本科学习,本科毕业后可以取得全日制本科毕业证和工学学士学位。
具体多少分能够录取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3+4”呢?学校也给出了明确指引,参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本专业往年的本科专业录取成绩在(物理类)535分,在省特控线左右。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大概在630-670之间。由于是今年第一次开展中本贯通“3+4”招生,建议成绩在第三梯度以上的考生可以大胆报考。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也在5月11日晚正式公布的2025年招生简章中,明确了中本贯通计划,该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将与广州航海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筹〉)的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联合培养学生,首年招生20人。合作时间为2025年7月-2032年7月。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2025年中本贯通招生计划。
学校指出,由广州航海学院牵头,与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协同制定并实施“3+4”工作方案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等工作。
该校表示,七年贯通培养学生既可继续攻读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硕士学位,又能胜任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制造、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现场工程师,成为适应车辆工程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过两所学校同时也都指出,进入“3+4”试点班学生,要进行转段考核,存在一定的淘汰机制,并不意味着进入“中本贯通班”就一定可以读本科。
“3+4”试点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
公共课程考核满分为450分,包括语文、学、英语三科,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在中职学段第三年,组织“中本贯通班”学生参加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各科合格分数线为90分。公共课程考核成绩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
基本素质考核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不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专业能力考核,考核结果满分值为450分,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
转段考核总成绩满分值为100分,拟录取的考生转段考核总成绩原则上不低于60分;其中,公共课程考核成绩占50%、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占50%。
保留一定自由度可转专业、可参加“3+证书”考试
这一模式在设计上也保留了一定的“自由度”。比如“中本贯通班”学生中职学段期间,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可以转学或转专业,但不再享受“中本贯通班”相关待遇,且一经转出,不得再转回“中本贯通班”。本科学段期间身份确定,不得转学,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此外,“中本贯通班”学生如未被转段录取,符合毕业条件的也会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并可通过其他形式升入高校学习。
转段不通过但参加了“3+证书”考试的学生,可凭成绩填报高等院校(本科或专科)的志愿,也可以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