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队多哈世乒赛成绩预期可能是20年最低?
公众号“乒乓11分”,作者Esaka
先谈一下期待。
仔细想一下的话,期待这东西很妙。这东西存在,因为没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大家只能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未来做出猜测。妙就妙在,期待明明是针对未来的,但是却经常通常决定现在。在很多市场里,对未来的期待会对现在进行定价。
而对于期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期待过高。适当放低期待,是一种挺常被提及的生活智慧。
这老头是《飞屋环游记》那个吗?
说到中国队,乒乓球里,对中国队的期待一般是非常高的,通常是拉满。夸张点,甚至可能会期待中国队包揽五个单项所有可能的奖牌。
这届稍微有点不一样。我个人的期待而言,多哈世乒赛的五个单项,金牌的期待大概在两枚左右。
看不懂,放这凑数
中国队名单:
从名单上看,最明显的调整:王楚钦孙颖莎去打了混双,没参加双打。女双和男双的选择,跟之前中国队沿用的思路有比较大的不同。
这个双打报名的选择先按下不表,先提一下其他选择。
对于男单来说,最重要的变化说白了就是:这是中国队1997年以来第二次没有世乒赛单打冠军压阵。
在以WTT为首的各种主打赛制短平快的今天,世乒赛仍然保持了乒乓球一百多年的传统,单打七轮,层层递进,在选手各种能力中,突出考验其实力。如果说奥运会很少有人能首次参加就夺冠,同样的话也可以说给世乒赛。过去30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男单就夺冠的,1995年孔令辉,2011年张继科。
(插一句,对于世乒赛的悠久历史,分享一个直观概念:第一届世乒赛在1926年,第四届世乒赛在现在的德国举办,当时还叫魏玛共和国)
这种漫长赛制里,如果出状况,一般也是老将最能稳住阵脚:2003年巴黎世乒赛,中国队八强入围四人,四强却只有一个——是阵中经验最丰富的孔令辉,前男单冠军。
多哈世乒赛,中国队1997年以来第一次没有之前任何世乒赛男单冠军出战——从中国队重视大局,希望对比赛进度有一个整体把握的风格来看,这已经增加了不少变数。
其次,让我们回到期待。
如果从过去一段时间的整体成绩来看,中国队的前两号林诗栋和王楚钦,结合过去一段时间洲际比赛,世界杯,还有各站WTT的结果来看,两位无疑是世界级别的选手,但尚未到达“不出意外冠军一定是我”这个级别的统治力。
很现实的说,如果自身水平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大幅度的,积分程度表现不出来的领先,那在世乒赛这种赛程长,将意外的波动性拉的比较低的比赛中,这个级别的选手成绩的正常期待大概在四强左右——历史上,到了精英级别,但是尚无绝对统治力的选手,一般成绩都在这个区间。
——发挥不错,关键时候运气垂青,当然能冲击冠军;但基于之前各方面表现,平均期待大概是四强。
得出这个期待的另一个要素是赛程长度:世乒赛的赛程远长比其他任何比赛。从第一轮到四强的长度,大概相当于大部分WTT比赛的全程。而世乒赛四分之一半区的对手强度,大概也和洲际比赛,大一些规模的WTT比赛类似。
这种期待或许偏低,但有其实际的成分在:毕竟大半年的成绩摆在前头,一定要寻求在最考验硬实力的世乒赛出成绩,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女单的情况相反。之前两届世乒赛单打冠军坐镇,整体阵容虽然也有一定损失,但是厚度高度都在。加上之前大半年各个比赛的成绩综合下来,女单可以说仍然锚定了大部分人对中国队世乒赛统治力的刻板印象。相比于男单,女单虽然这几年综合竞技水平有所上升,但是水平的梯度仍然非常陡峭,各个档次之间的坡度还是偏明显。
然后说回双打。
如果纯粹追求最大的金牌数量,一个更合理,更符合中国队之前风格的报名选择是,拆掉孙颖莎王楚钦的混双,然后每人安排一项双打——一般是搭档另一个单打绝对主力,堆一个王炸组合。
但是中国队没有这样选择。考虑到奥运会之后,孙颖莎王楚钦的混双出战其实并不太多,到了世乒赛仍然选择报他们,而不选择增加两块单项金牌的可能性,外界看得到的理由就不是很多了。
我能想得到的唯一的动机:这两位再拿一届世锦赛混双,就平了前辈王涛刘伟世锦赛混双三连冠的记录。三届世乒赛冠军得主,能获得一个复制奖杯。平了前辈记录这种事,也就对少数球迷有点意义。但是揣测一下,世锦赛三连冠+奥运会冠军,拿出去说是历史最强的混双组合,在商业宣传里应该是个挺响亮的名号吧?
这个选择一做,男女双打的回旋余地就小了很多:在奥运会没单项双打的年代,中国队配双打一般是王炸组合,用两个单打能力远高于对手的组合硬堆死对面的。现在王楚钦和孙颖莎都从选择里拿掉了,中国队报名的男女双打都在成绩上没有太强的既往历史,有些甚至在配对上都有一定实验意义。
所以我个人对男女双打的看法,基本上都是:打出成绩属于意外之喜,提前出局也不算意外。
总结一下,综合之前小一年的各种成绩,我对这届世乒赛的单项金牌数量的期待在两块左右。如果硬要我说的话,大概是女单和混双最有可能。其他各项,男单的期待大概是四强左右,男女双打则是赢了赚输了算,如有上领奖台,纯纯意外之喜。
最后还是强调,这里都是我个人的期待,不是预测。
生活无常,确定的事情本来就不多。
所以呢,放低点期待,更多惊喜,更少失落。暂时从生活的纷乱中抽离来看,心情愉悦的作为观众享受比赛,算是这届世乒赛我对自己的一个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