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导弹一起飞,全世界都慌了
要问全球哪个国家的弹道导弹最强,各有各的看法,但要说哪家导弹“最不可预测”,必须是印度的“布朗弹”。
它的运行曲线有别于常规,一经发射就作不规则运动,敌我双方完全不知最终落点在哪,由于飞行轨迹极其诡异,国际惊叹印度开创了导弹技术的最新流派,布朗运动流。
5月10日凌晨,印度朝巴基斯坦发射6枚自制弹道导弹,其中一枚击中了阿达姆普尔,剩余五枚击中锡克教圣城阿姆利则。
稍微说一下,两个地区都在印度境内。
导弹飞越边界后,居然还能炸回来,已完全超脱科学领域,达到玄学范畴,果然印度导弹一起飞,全世界都得陪着一起慌。
可见印度导弹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不过比起几天前的战事失利,“导弹回家探亲”顶多算小儿科。
5月7日,印巴爆发了一次超远程空战。巴基斯坦率先宣布无伤击落了6架印军战机,其中三架是印度最倚重的法国阵风。
国际舆论炸了。
“阵风”号称欧洲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对有军事集邮癖的印度来说,自是莫大诱惑。
如同法国的奢侈品一样,阵风售价可不便宜,希腊购买18架花了30.1亿美元,单价近1.7亿;印度尼西亚以81亿美元总价定了42架;土豪阿联酋采购单价最高,接近2.1亿美元。
没过多久,印度以2.36亿美元刷新阵风的单价,共采购36架,这属于严重溢价了。
由于有“博福斯腐败案”的先例,印度国会怀疑阵风采购项目存在猫腻,有人吃了巨额回扣,本来莫迪有心整顿来着,可当调查人员查出此事和他亲信有关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阵风案”只好不了了之。
不过,这么贵买回来总得物尽其用吧,自此,阵风成为印度空军的王牌杀器。
然而法国阵风在印度的首次实战,就以被击落三架收场,对手是巴军列装的歼-10C,有一点挺巧合,这也是中国歼-10C战机的首次实战。
被巴基斯坦打出0-6战绩,印度一边懵圈,一边嘴硬。
打死不承认被击落三架“阵风”,接着给马斯克发律师函,说X平台有8000多个帐户抹黑印度政府,必须封禁,同时要屏蔽印度用户对国际新闻机构账号的访问,否则就制裁X平台。
印度还鸡贼派出水军,修改维基百科上的词条,声称印度击落了巴基斯坦3架战机。
巴基斯坦无视印度的骚操作,直接在国际媒体面前甩出实锤——几张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先是阵风被击落的残骸图片,因为是大白天拍摄,垂尾编号、法文标识及发动机外形等等信息一清二楚,在战机残骸不远处,就是中国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残骸。
说来挺搞笑,图片都是印度网民上传的,他们住在附近,听到爆炸声后纷纷过来凑热闹。
其实印度空军基地距离坠机点并不远,但不知为何迟迟不见军方出现,图片就这么流传开来,并在国际论坛疯狂传播。
估计当地百姓以为是巴军战机被击毁,所以急切在网上炫耀,没想到令印度军方有苦难言。
对印度的精神胜利法,法国没心情配合,从图片中清晰可见明晃晃的编号“BS001”,只好老实承认“印度阵风”被击毁的事实。
承认归承认,法国人依旧避免不了心态爆炸。
“阵风”不仅是法国航空工业的代表作,还是军火出口的拳头产品,正如前面所说,不管阵风价格如何高昂,总能得到不少国家青睐。
因为法国营销宣传做得好。
此次印巴冲突之前,阵风的地位是对标F35的,欧美圈子经常把两者放一起相提并论。
至于中国歼20,在阵风面前“不值一提”,西方争论比较多的是阵风与歼20对阵,究竟是1打3,还是1打5的问题。
结果印度告诉他们,别说歼20了,阵风连歼10C都打不过,印方一顿“神操作”,让法国苦心经营二十年的“超级阵风”,在全世界面前出尽洋相,直接影响后续几百亿的国际订单。
难怪法国急了,要求印度在印巴冲突中停止使用阵风。
令法国更无语的是,印度的无厘头,无形中给中国来了个效果非凡的免费军宣。
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数据,中国军工出口长期占世界军火市场份额6%不到,别说和占据6成的美俄相比,甚至连法国一半都不到。
一方面东大过去比较低调务实,另一方面始终实战数据少,面板数据再华丽,可国际买家对中国军工产品的实际性能,多少存在疑虑,谁知道真实性能如何?
经过印度一折腾,大家总算知道了。
2亿多美元的“阵风”,不敌价值7000万美元的歼10C,谁的性价比更高,不言而喻,关键歼10C只是中国战机家族的“大路货”,往上歼20、歼35、六代机,还有运系列、轰系列战机,统统是超高性价比存在。
这是比珠海航展效果要炸裂数倍的成品展示。
顺带说一句,台湾省曾向法国达索公司购入53架幻影2000,也就是削弱版阵风,不少岛民认为有幻影在,至少能抗衡歼20,完胜歼10更不在话下。
而在巴军的击落名单里,恰巧有一架幻影2000,不知此时此刻,台当局会不会有“幻影”破灭的感觉。
即使阵风口碑遭遇毁灭性打击,但国际上也有不少人为法国喊冤,主要觉得阵风出道20余年,于各个战场表现尚可,怎么到印度就折戟了?
一定是印度军事实力不济导致。
阵风究竟是不是样子货,不好说,不过印度空军拉垮是真的,从国际赛场战绩来看,是战五渣水平。
以印巴数次大战为例。
从印巴分治开始,双方共爆发过三次大战。相比海陆方面对巴基斯坦的巨大优势,印度空军纯属炮灰级存在,几乎每次与巴军交战都被完虐,不仅败多胜少,战损率还是对方三倍以上。
好歹是人口大国,怎么印度就是挑不出几个空军好苗子?
因为受高种姓阶层垄断,在上世纪只有高种姓子弟能入选空军,哪怕到现在,低种姓飞行员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低。
印度空军实际就是一支少爷兵,不但贪图享乐,而且热衷于各种华而不实的炫技套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空军基本没办法形成多少战斗力。
战力不行,还莫名保持迷之自信,遇到巴基斯坦空军,自然多次被教做人,这次也不例外。
除了飞行员素质不行,印度过度依赖进口装备,忽视对作战体系的整合也是个大问题。老实说,印度版阵风不单败给歼10,更败在中国的作战体系手上。
这次与印度空军作战,巴基斯坦空军基本以超视距火力为主。
根据巴方公布的录音信息,以及印度空军内部报告显示,“阵风”战斗群没等进入有效攻击范围,就被巴军锁定击落了。
充分印证在超视距空战时代,雷达和导弹的差距就是生死的鸿沟。
其实阵风也能超视距作战,即使雷达探测距离只有180-200公里,比歼10C短上一截,配备的流星导弹射程也比不过歼10携载的霹雳-15导弹,好歹能和歼10掰一下手腕,不至于打都没打就跪了。
神奇的是,印度空军压根没有超视距作战概念,甚至嫌“流星”导弹昂贵,都没有配备,最后在巴军的中国体系前,被痛快吊打了一遍。
有外国网友问:印度不是一直以光辉战机为傲么,这次干嘛不上?
印度政府倒是想上,只是空军死活不干,一个是生产效率不行,从2016年至今只生产了33架,年产量不到5台;
另一个质量感人,引擎、航电、火控、武器全是万国牌就算了,重点是经过斯坦航空魔改组装后,光辉与可靠沾不上一点关系。
首飞即坠毁,证明斯坦航空“飞机破坏者”的口碑一如既往地稳定。
军工不行,还喜欢魔改战机,导致事故频发,短短30年,经由斯坦航空改装和维修的战机摔了1000多架,可以说印度战机只要别掉下来,都能称为质量上乘了。
因此,士兵们宁愿相信魔改版阵风,也不要三十年磨成废铁的国产光辉。
付出0-6的代价后,印度再接再厉,一边保持敌我不分的导弹攻势,一边派出77架以色列无人机大肆攻击。
最后造价300万美元一架的无人机群全折了,印度70%电网还在巴方“铜墙铁壁”反击攻势中陷入瘫痪。
三次主动,换来终生丢脸,正名之战变成招笑滑稽,印度顿时尬在原地。
靠修改百科词条,终究打不赢对手,何况巴基斯坦越打越起劲,再这么打下去,印度“不善战”的老底恐怕会被掏得一干二净。
于是,印度仅仅强硬一天,就宣布停战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