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憋屈
作者 | 夏至
来源 | 最人物
5月3日,演员马丽在电影《水饺皇后》的路演现场洒泪。
情绪崩溃的起因,是部分极端粉丝长达10年的网络暴力。国民皆知的沈马CP,是她和沈腾的来时路,也是两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马丽既感激正常CP粉的支持,又难以招架部分人的攻击和谩骂。
她哽咽着提到,这些年从夏洛(指电影《夏洛特烦恼》)开始,就有特殊人群伤害沈腾和自己的家人,两人甚至不能和家人公开出游,正常夫妻公开露面都会遭到谩骂。并恳请大家喜欢作品就好,不要去干涉演员的私生活,持续网暴的最坏后果就是两人不再合作。
5月4日,她再度发声说不会和沈腾终止合作:“他是我的恩人,也是我的贵人”,并感谢了理智粉丝的支持。只是两个百亿演员的背后,难免承载着太多的期待,有时会淹没他们自己的生活。
马丽作为演员,作为笑星,她并不总是快乐的。和贾玲一样,成为搞笑女艺人就意味着要学会扮丑,学会逗乐,学会迎合观众的期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隐于幕后。
台前欢笑,台后落泪,是她们的常态。
马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喜剧演员。
她今年43岁,先用23年学做演员,又花了20年走进喜剧。
1982年,马丽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个地道的东北女娃。
她的原生家庭不圆满,但还算幸福。8岁时父母离婚,马丽一直跟着妈妈生活,后来的继父对她也很好。忙于酒店生意,妈妈总是没空陪女儿,只能尽最大努力提供经济支持,想以不差钱的生活弥补孩子的情感缺憾。
在妈妈原本的规划里,马丽应该去学体育,去打篮球、长跑、短跑,做个健康的孩子。但继父介绍来艺校招生的机会,意外把马丽送上演艺之路。
马丽读了5年艺校,成功入学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此后还上了北京大学的戏剧研修班。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在掉块砖都能砸到美人的演艺圈,她迎来了生活的种种变化。
对马丽来说,烦恼是成长不可避免的代价。原本这个年轻人有着自己的骄傲,她是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学业上顺风顺水,无需挂心,做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常年保持最好的专业课成绩,一路读到中央戏剧学院。
生活上,父母的庇护同样给足了她挥霍的底气,可以出门只打车不坐公交,毕业在家吃喝玩乐一年也没关系。
直到接到妈妈借钱的电话,马丽才知道家道早已中落,连学费都是借来的。在她心里,一直觉得妈妈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但那时才发现对方也需要依靠,而自己“是个废人”。
早期的马丽和妈妈
于是马丽到处工作挣钱,她赚到的第一桶金每天只有50块,在话剧里扮演台词不超过十句的小角色。后来她开始演小剧场话剧,从中戏的小剧场跑到人艺,钱还是不够,养自己都费劲,没办法减轻家里负担,就只能出去教小朋友学表演,早上四五点去坐公交,花一个半小时过去,教课一整天。
成为演员之后,马丽慢慢把重心转向话剧舞台。因为外貌不够突出,她曾被导演当面发难,这伤害了马丽的自尊,让自信和自卑在心里打架。她一度变得自闭,不愿意出去跑组,遇上名人大导也不敢搭话。
好在她从未想过放弃这个行业,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2005年,马丽凭借在舞台剧《满城全是金字塔》中的出色表现,被开心麻花的导演彭大魔一眼看中,随着工作邀约抛来的,还有加入团队的橄榄枝。
不是马丽选择了喜剧,是喜剧看到了马丽。在系统学习的科班生涯中,她的周围没有人谈论喜剧,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忙着学习悲剧理论,把戏剧当成体面的正道。马丽也不例外,她以前的梦想是站在人艺的舞台上演出话剧。
话剧舞台上的马丽
加入开心麻花后,喜剧就成了她表演的主旋律。相比于“来自台北的玛丽”,喜剧更需要一个“来自东北的马丽”,不要装饰美,而要敢扮丑。这个要强的女孩用一部部话剧在团队站稳脚跟,因为一年365天里能演360天,马丽一度被称为“话剧千场女皇”。
2010年,她与何炅合作小品《超幸福鞋垫》,逐步活跃于荧幕中,打响了“女版郭德纲”的名头。同年,马丽与沈腾首次合作话剧《乌龙山伯爵》,黄金搭档自此诞生。
自2013年起,两人频繁登上春晚舞台,演绎《今天的幸福2》《扶不扶》等小品,成了面向全国观众的贺岁搭档。
2015年,他们主演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马丽饰演的马冬梅红遍大江南北。
真正踏入影视圈之后,马丽深刻体会到了娱乐圈的势利与现实。以前被认为形象气质太土,她遭到了造型师的排斥,品牌也拒绝借给她出席节目的衣服。
马冬梅一角,让马丽苦等了三个月,却只等来了“你演不了”的消息。因为那时候她“长得太丑”,既不算是明星,也没有票房号召力。她只能在飞机上许愿,希望定好的女演员能临时有事不演,给自己一个机会。
成名之后红起来了,这些烦恼也并没有随之烟消云散。电影火了,很多戏约找过来,都是同质化扮丑逗笑的角色,她成了那个魔性耍宝、标签固化的喜剧女演员。
在开心麻花的“春夏秋冬四部曲”里,她是《抓娃娃》里的春兰,《我和我的家乡》里的秋霞,《夏洛特烦恼》里的马冬梅,却唯独缺了《西虹市首富》里的夏竹。据传,这是马丽成为明星、有票房号召力后的又一次资方换角。
随着《羞羞的铁拳》《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等喜剧电影相继播出,马丽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演员。
她不再只局限于搞笑逗乐,转向不同类型寻求突破。2021年她主演了文艺片《东北虎》,饰演了一个丈夫出轨的孕期女人,没有歇斯底里的崩溃,表演克制而沉默,与以往的荧幕形象大相径庭,让观众看到了演员马丽的另一面。
2022年,她凭借电视剧《超越》获得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2024年7月,马丽成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突破200亿的女演员。同年凭借张艺谋执导的《第二十条》斩获百花奖影后奖杯。
笑星是她的来时路,但显然马丽的未来不仅于此。
沈腾,是马丽演艺生涯上避不开的关键词。
相识20年,合作15年,沈腾和马丽就像双生的藤蔓,低处相逢,顶峰相见。曾经两人上个节目都要到处苦求,如今既是国民偏爱的“沈马CP”,也是屡试不爽的票房灵药。
沈马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夏洛特烦恼》票房破14亿元,《羞羞的铁拳》票房破22亿,拼盘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破28亿、《我和我的父辈》票房破14亿,《独行月球》落点31亿,《抓娃娃》的票房来到33亿。
一次次合作,一场场胜利,让马丽成了两百亿影后,让沈腾主演电影票房超过了三百亿。狂揽票房不说,两人还携手上春晚、录综艺、跑通告,凭借亲昵默契的互动、深厚自然的感情,一跃成为内娱的大势CP。
CP是网络流行的说法,指英文Character Pairing,即人物配对。在当下,它已经突破同人圈,指向影视动画等各圈层的人物配对,为观众提供可自行幻想的恋爱关系。“沈马CP”指向的,是抛开影视角色的真人,即演员沈腾和马丽之间那份虚拟的爱情。
对于磕CP的人来说,一切互动都可以是糖分和养料。更何况,他们的相遇相知,本身就是一个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的动人故事。
沈腾第一次看到马丽时,是在小剧场话剧的舞台上。他在后来的访谈中说:“看到了之后我就喜欢上这个人了,我就觉得有一天我得跟她合作。”
后来他们在话剧《乌龙山伯爵》里成了搭档,8年演出超过1500场,在谢幕时留下了热烈舞动的身影。
上了蛇年春晚,他们接过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衣钵,开始在全国观众面前演小品。
到了《夏洛特烦恼》,夏洛和马冬梅的错位爱情背后,是沈马二人事业上的深度绑定。
12年同上9次春晚,10年主演7部电影,他们用一部部作品积累起观众的好感,同时反馈给观众常看常新的宣发物料。在台上,他们是默契无双的搭档,台下是自认“最好的朋友”。
这种互相欣赏溢出屏幕,成为亲密关系的证明。在综艺里马丽为沈腾擦汗,在剧组里沈腾为马丽送上生日蛋糕。在猜图游戏中,沈腾和马丽不需要队友贾玲的配合,靠着一颦一笑的默契就完成了挑战。
两人都没结婚时,沈腾曾说:“我跟马丽不是过不了日子,是只能选一头,要么就是银幕上舞台的搭档,要么就是生活中的伴侣。”马丽也非常在乎沈腾,说:“如果我们超过三天不见面,就会觉得缺点什么。”
很多人把这种难以言喻的感情称之为“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沈马成了互联网公认的精神知己,内娱BE美学的代表。就算他们各自成家生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但对他们的家人来说,这对CP的红利却不只是祝福。且不说爱情是具有排他性和占有欲的,容不下假想敌,也不能时时刻刻维持体面,光是舆论的反噬和攻击,都是常人难以承受之重。
舆论的混战里,没有人是胜利者。沈腾和恋爱长跑12年的女友王琦结婚生子,女方被骂“逼婚”,男方被骂“渣男”。马丽和小11岁的男友许文赫结婚生子,男方被骂“软饭男”,女方被骂“既要又要”。
在《鲁豫有约》节目里,沈腾就说已和女友恋爱长跑11年,想找个机会给她一个幸福感倍增的求婚方式。马丽在一旁附和道,开心麻花的男生都特别长情专一,对女友和妻子的好令人感动。
直到《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的总决赛,沈腾和马丽扮演了一对末世情侣,还有借位亲吻的情节。互动环节登台的王琦,避开了在观众起哄下索吻的沈腾并说:“他刚刚才吻了马丽,回去得把嘴洗洗”,此后就被冠上了“小心眼”“情商低”的标签。
结婚之后,王琦依然面临逼婚的争议。沈腾曾在访谈中透露:“现在就感觉我要不娶王琦,我就是一个罪人”,结合综艺《女婿上门了》里女方家人的表现,导致不少人认为这是造势逼婚。
即便沈腾事后澄清是自愿的真心的,网暴也没有停止,苦等12年的王琦成了势利的“坏女人”。
夹在中间的马丽多少有些尴尬,她不仅是沈腾的搭档,还是王琦的好友。此后沈马开始长达7年的避嫌,电影合作只有拼盘短片,长片从《夏洛特烦恼》直接跨越到《独行月球》。
在这段时间里,马丽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她和同事许文赫领证结婚,怀孕生子。她说自己非常幸运,每天都在感恩,当了妈妈之后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完整。
提到儿子,马丽在访谈里热泪盈眶。虽然工作有时会带上孩子,但春晚太忙一个月都见不到孩子,她只能让妈妈和老公多录视频来缓解思念。
由于她比男方大11岁,事业同样属于上位,这段女强男弱的感情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丈夫许文赫不仅在家庭里支持马丽,主动做起“贤内助”,还成了她的事业粉。
在电影《独行月球》的首映现场,许文赫现身支持时直言“你俩好甜,我好喜欢”,带头嗑起了沈马CP。饶是如此,他也没逃过“赘婿”的骂名。数不尽的言语攻击下,王琦4年没有更新微博,许文赫直接关闭了评论权限。
点点滴滴,马丽都看在心里。沈马组合的事业蒸蒸日上,不可能为了避嫌不再合作,但目睹双方家人被言语吞没的痛苦,她的坚强显得无力。
前不久在观众面前的示弱委屈,正是马丽为数不多的脱离时刻。CP有时像是一种甜蜜的诅咒,她愿意承担红利背后的代价,也想请求理智的粉丝归还家人的私生活。
可惜很多人分不清,马丽不是马冬梅,戏里的深情营业已过,戏外两人都有各自的生活。
马丽是中国第二代喜剧女演员,和贾玲、张小斐一起撑起了市场的半边天。
不同于第一代的杨蕾、赵丽蓉、高秀敏、宋丹丹、蔡明等前辈,她们赶上了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得益于流量与票房的托举,这代喜剧女星在春晚和影视节目中迅速打开知名度,事业上实现了全面开花。
见证着国内喜剧电影商业市场的崛起与爆发,她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上近些年影视市场疲软,观众的快乐成了第一动力,“爽”字当头的情况下,行业在不断制造喜剧作品,搞笑女星顺理成章变为香饽饽。
女性主义的发展让女性电影崛起的同时,促进了观众对内容叙事的需求变化,反哺着女影人的事业,对她们来说这意味着新的入场券和更多的工作机会。
握住了时代的东风,贾玲当了百亿票房导演,张小斐和马丽在百亿票房的加成下,分别斩获金鸡奖影后和百花奖影后。
但做一个成功的搞笑女人,对马丽来讲并不那么容易。
相当长的时间内,她一直在充当沈腾的挂件女主。作为喜剧里的陪衬,她可以是笑声魔性的“糟糠之妻”马冬梅,是爱孩子不如爱马仕的贵妇春兰,是《神笔马亮》篇里马亮的妻子秋霞,是等待独孤月英雄归来的领队马蓝星。
直到2025年,马丽拍电影的第15年,成为马冬梅的第10年,她才真正等到了一部大女主独角戏《水饺皇后》。
聚是一团火,散未必是满天星,两人不合作的时候,沈腾的事业明显比马丽要高出一个台阶。前者主演的《西虹市首富》《满江红》《飞驰人生》等影片成绩亮眼,在《王牌对王牌》《现在就出发》等综艺里也是当仁不让的主咖,而后者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房虽破26亿,却一度困在喜剧烂片的争议里,并不在真人秀节目里活跃。
如果只跟自己比,马丽面临的是喜剧女演员的普遍困境。观众对喜剧是包容的,也是苛刻的,在这个行当幽默是一件作品,女演员们来不及担心自己不够美,只怕不够好笑。
台上扮丑的马丽
马丽的外貌在演艺圈不算太美,但在喜剧界却需要扮丑。作为明星,她的荧幕形象可以是精致玉女,但这种美是有距离感的,演喜剧不够招人喜欢,反而会被观众认为“放不开”。
所以她选择成为声线粗犷的“马冬梅”,像个夸张的假小子,越接地气就越有观众缘。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处境,相当多的女演员会为了幽默感主动消解美丽的女性特质。和郭达合作小品《产房门前》的杨蕾,扮演一个挺着大肚子讲陕普的淳朴村姑。和赵本山搭档的宋丹丹,扮白云大妈的时候门牙都黑了两颗。反观为电影瘦身100斤的贾玲,没少被质疑“不好笑了”。
但马丽并不甘心只做逗乐的喜剧,拿自己的外形开涮:“喜剧不是扮丑、糟践自己,是靠剧本、对喜剧的理解。”她说自己在生活里是一个特别不搞笑的人,演戏也是认真的。
喜剧的本质是悲剧,就像喜剧演员在幕后并不总是快乐一样。每次扮演角色,马丽都会分析人物的另一面,就像有情饮水饱的马冬梅,只有领证那天和夏洛吃了顿羊蝎子,却在少年时愿意为了他不顾一切走进小树林,看似夸张的背后尽显悲凉底色。
戏外的马丽,也不乏情绪崩坏的时候。曾经因为失恋,她有将近十天见不了人,每天瘫在床上哭,也不吃饭,只感觉“活不了了”。为了接到时尚资源,她坚持减肥直到被饿哭。认真塑造出的角色被烂片的骂声淹没时,她也分外委屈。
喜剧是舒适区,她却一度想摆脱“喜剧女演员”的标签。
在固有的鄙视链里,行业离不开喜剧,却并不重视喜剧演员。马丽为此打抱不平:“很多人都说喜剧最难,最难演、最难拍、最难做,但你发现了吗,所有的奖项里面基本没有喜剧什么事。”
贾玲和沈腾就是典型的例子。两人国民度高,商业成绩亮眼,凭借作品提名了不少主流奖项,但几近颗粒无收,没能获得电影人内部的正经认可。
就连马丽自己,第一次凭喜剧拿奖还是2022年,她成为第17届金鹿奖的最佳女演员。同年的金鹰奖女配,靠的是大制作正剧《超越》,两年后好不容易斩获的百花奖影后,还是背靠张艺谋的《第二十条》。
摆在演员面前的道路十分明确,正剧即意味着主流认可的正道。马丽不想只做脸谱化的喜剧女演员,她积极尝试着不同类型的剧集和角色:“观众通过喜剧认识了我,便给我贴上了‘喜剧演员’的标签。但演员的生命力在于突破,我想演更多。”
于是便有了都市剧《逆流而上的你》里的刘艾,运动题材剧《超越》里的吴庆红,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里的李茂娟,传记电影《水饺皇后》里的臧健和。揣着做好演员的劲儿,马丽的步子走得不快,但越来越稳。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我突然发现,我永远都不要撕掉喜剧女演员的标签,因为太稀缺了,能演喜剧的女演员太少了,是个宝贝。”
都说搞笑女星最苦命,但对马丽来说,或许这也是最好命。
部分参考资料:
1、《鲁豫有约》|《超幸福组合·开心麻花拧成记》20140408
2、《静距离2016》|《一路蜕变,马丽》20160901
3、《面对面》|《马丽,喜剧之外》20230122
4、腾讯娱乐|《马丽:喜剧很珍贵,这辈子最“敢”的事情是做了妈妈》
5、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风采 | 马丽:舞台在变,但我没有变》
6、新浪娱乐|《这就是内娱最贵的CP?》
7、新浪娱乐|《她们从未传出不和?》
8、狐厂娱乐观察|《沈马如何制霸CP场?》
9、柳飘飘了吗|《马丽与内娱,开战》
10、F小姐Miss F|《马丽的200亿票房,没有一部“大女主戏”》
图片来源:
公开资料,网络,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