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军实力分析
今天是中国军迷“喜大普奔”的日子。前几天巴基斯坦空军战机与印度“阵风”战机对峙并且驱逐了印军“阵风”,网络上对此议论纷纷,中国军迷自然力挺中国歼10CE压制法制“阵风”,但是自然也有怀疑论者认为法制“阵风”实力更强。当时想写一下印巴空军实力的分析。结果到了今天这种分析已经是“明日黄花”,实战给了最有力的实力证明,还好我在此前写了分析印巴冲突走向的分析,我认为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空军具有优势,只要不让印度偷袭成功就必然能击败印度空军,但是即便是我也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空军的优势如此之大,完全是碾压印度空军。但是按照科学的空军力量分析结果也应该是这个结果。
现在网络上对于空军力量的分析是存在很大误区的,绝大部分分析是错误的。我准备从科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印巴空军实力。
现在对于空军力量的分析主要是从战机和数量两个主要纬度来分析,但是这种分析是错误的。航空专家早就指出战机战力的比较平台机动性能差异造成的战力差距是同一次幂关系,平台的电子系统性能是平方关系,举例雷达探测距离如果高40%,则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就是1.4的平方就是2倍。而武器性能的差距是比电子系统差距更高幂的差距,这个差距是3次方或者4次方,从这次印巴空战的结果看应该是4次方的关系,就是如果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射程高40%将导致1.4的4次方4倍的交换比。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即便是同代战机仍然可能因为电子系统和导弹性能的差距从而形成碾压失的战果。”阵风“只有挂载”流星“导弹才能对”枭龙BLOICK3“取得相对优势。以这种计算方法,挂载PL15E的歼10CE对挂载“米卡”导弹的“阵风”有超过20倍的优势,即便是“枭龙BLOCK3”对苏30MKI和挂载”米卡“导弹的”阵风“都具有绝对优势。巴基斯坦的歼10CE面对印度的“阵风”因为雷达优势和导弹优势而具有碾压优势,这个优势可能达到20倍交换比。而2架巴基斯坦歼10CE对印度4架“阵风”可以计算战力比较,印度具有数量优势,按照罗彻斯特方程数量优势是2次方的关系,也就是印度4架飞机造成的优势是4倍,但是巴基斯坦歼10CE单机对“阵风”有10倍优势,综合下来仍有2.5倍优势,因此印度回避是正确的选择。当然网民是不会这般思维的,他们只要“爽”,只要情绪价值。同样的情况当年解放军空军歼11A与泰国“鹰狮”对抗在超视距对抗中取得了4:0的劣势就是因为泰国“鹰狮”的PD雷达和AIM120导弹性能优于歼11的雷达和R27导弹。
根据科学的计算公式巴基斯坦20多架歼10CE与“枭龙BLOCK3”带来的战斗力优势是超过印度“阵风”和SU30MKI,更有巴基斯坦的作战体系优势所以巴基斯坦空军实力显著高于印军,这是超出一般人的认知的。
这也是为什么巴基斯坦空军可以对印度形成碾压优势的原因。
此次空战印度空军的“阵风”被击落在空军基地附近,仅有20公里。根据美国方面的信源有可能是被红旗9B击落,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巴基斯坦空军使用预警机引导红旗9B击落“阵风”,因为这个击落地址距离边境80公里,印军飞机准备降落时被击落。红旗9的雷达大概是不能提供导引的,这就说中国提供巴基斯坦的作战系统具有A射B导的功能,预警机具有导弹的制导功能,当然不同的地面导弹制导站之间也具有相互替代制导功能,这就让巴基斯坦具有了击败除了美国之外任何国家空战进攻的作战能力。
至于印度的国土防空系统,他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就是从俄罗斯进口的5套S400,其他的导弹都是落后的导弹,对现代战斗机构不成威胁。而这5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无法构成有效的防空体系,孤立的防空导弹作战效能和生存力不高,无法对抗空中打击,这在历来的防空作战历史和最近的纳卡战争和乌克兰战争中都有证明,空军战机和无人机都可以压制孤立的防空系统,而只有多个防空导弹系统构成远中近,相互重叠的防空系统才有有效的防空能力,否则在空中突击中必然被摧毁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