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频率特性到干扰风险:为何民航禁用手机?

【本文来自《“请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为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阿D
  • 飞机起飞后,很难接收到基站信号,所以手机都在以最大功率来尝试连接基站,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干扰最大。但话说回来了,基站和手机有自己的频段,飞机通信有自己的频段,如果收到干扰,不是乘客的问题,是你的频段有问题!安全着想,你不该想想去使用更安全,离全球蜂窝网更远的频段吗?这个行业自以为是!

第一频率只是无线电波震荡的周期,这个周期差异越大,相互间影响越小,但仍然是有影响的。

干扰分为杂散干扰也就是相邻频率泄露的干扰,交调干扰也就是频率周期撞到一起甚至几个频率交叠产生的谐波撞到一起,还有一个是阻塞干扰,只要功率够强距离够近,频段山长水远也会相互干扰,就类似于大家闻风色变的微波炉,CT,变电站的辐射。

第二频率越高,周期越短,波长越短,传播损耗越大,所以适用做无线通讯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现在无线通讯的高速率是用高带宽做基础的,也就是要占用更多的频率,所以不同系统之间的频率间隔越来越小。干扰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第三,抗干扰的技术在进步,但是飞机使用周期是以几十年,旧设备的能力没办法凭空提高。即便是新手机,不同厂家型号表现也不一致。

最后一点,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分分钟几个亿的人不要去凑民航航班的热闹,自己一个人坐包机离驾驶舱远点就是。别的人在民航业界都没把握的情况下就克服一下用手机的冲动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