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反派比正派更迷人!
“火药味”十足的电影,征服观众还需文武兼备。
作者|王重阳LP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辛柏青是个好演员。
好演员的标准就是“给人惊喜”。
他主演的《大风杀》就给人一次惊喜。
虽然理论上这是一部讲述在密闭空间里的正邪大战,而且白客饰演的“夏然”才是正面角色,但作为绝对反派,且影片放映到近半个小时左右辛柏青饰演的“北山”才出场,也瞬间夺走了观众的眼球——
群狼环伺,孤镇岌岌。
铁血交鸣,英雄泪目。
不得不说“北山”气场很强,演员选得也好。
白客出演这种犯罪题材电影也没问题,概因这些年他的戏路渐宽,早已脱离了“王大锤”的印象。辛柏青则出演正面人物太多次了,以至于“北山”这个人物可视为他塑造得很成功的反派经典。
二人初见时在旅馆里对坐那场戏,从气势上明显“正不压邪”,且前期铺垫很多,先是电台广播凶顽北山潜逃,再是受害者眼中看到一群虎狼杀人如儿戏,接着是匪徒内讧,接着“北山”才缓缓迈步出现在观众面前:
“你是要抓我,还是要问我话?”北山问。
“抓你回去问话。”夏然说。
01
故事设定在1995年,影片开场先跳出一行字:
“纯属虚构”。
地点则是一处荒僻小镇,镇上有三个警察,老中青三代人凑齐了。对于这个在时代变迁中逐渐人口流失的小镇来说,三个警察平时没什么存在感,顶多就是调解民事矛盾。三个警察各有自己的性格特质——
夏然是传说中的退伍军人,战争时期全排上阵,最后独活他一人。
岁数较大的左罗(李晓川 饰)当警察前是导游,性格敦厚。
最年轻的简宁(孙宁 饰)大学毕业,有朝气和活力。
所以当北山匪帮来到小镇打算起出当年掩埋在各处的贼赃时,三个警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小警察简宁兴冲冲摩拳擦掌,老警察左罗安抚镇民,只有从刀山火海里走出来的夏然作为小镇最强战力,正面硬刚北山。
对于北山匪帮内部影片刻画也很细,以至于开场就有反转,如面对老板娘李红(郎月婷 饰)的曲马多(耿乐 饰),运筹帷幄,武德充沛,他打算趁北山昏迷时私吞贼赃,然后被秒杀。死后还被吐槽:
“一天装到晚!”
“会计”(绰号,张本煜 饰)隐隐是匪帮二号人物,但从镇民口中听闻“江湖“上都只知”会计”,不知北山,马上拔枪干掉胡说八道的人。
北山匪帮的分配方式也有意思,无论犯下多少案子,抢了是多少钱,大伙儿按月领“工资”,然而这也成了北山匪帮内部火并的关键——
在他入狱三年的时间里,“规矩”变了。匪徒们按“件”收费,不“上班”。
直接导致夏然等人屡次在生死关头逃过一劫:
老大要杀人,手下人计算成本。
老大守规矩,底下人索性反水。
近两小时的片长里,大概有一个半小时都是正邪双方围绕贼赃的枪战戏,当属近年来国产电影里“火药味”最浓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大风杀》里涉及到很多的枪斗场面较为精彩,主场景全都是夜间戏,所以弹道划破空气形成的火焰交织形成的视觉效果很刺激,刻画匪徒杀人的残忍度给人一种真实感。
那么演员在氛围烘托中的表现更值得推敲。
02
“父王”张本煜上一次演反派还是电影《三大队》,出场镜头不多,但瞬间爆发出的残忍令人印象深刻。
他和白客一样,是当年凭借《万万没想到》与《报告老板》系列短剧里成名的演员,这次在《大风杀》里饰演匪帮二号人物,与辛柏青的几场对手戏可圈可点,亦属于出人意料的角色——
按常规设定,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反目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当北山要攻打派出所时,“会计”不惜跪下求他为大伙儿着想颇令人动容。
然后,匪帮再度内讧,“会计”下线。
临死时“会计”托北山真正的心腹“舌头”(李感 饰)带话,点出一个时代变迁中同样风雨飘摇的犯罪团伙面对的危机:
“时代不同了,跟咱们那会儿不一样了。”
它作为一种影片潜在的表达思想贯穿始终:
小镇没落,镇里人都想着往外跑。
人心思变中,连分配方式都讲究灵活,否则“老大”说的话也没用。
这也牵引出北山从越狱到伏法,最后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北山说“我不在乎钱。”
夏然问“那你在乎什么?”
北山没说话,他身边是拼死尽忠的“舌头”。
应该说“北山”是个很真实的领袖,将其代入现实中任何一个独挡一面的老板都合适:
狱中谋划逃狱细节、计算注射药量、用对话点拨意图反水的下属、只保留式地信任唯一一个不说话,只干活的“舌头”,并合理怀疑在坐牢时取而代之的“会计”等。
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成功,也是为什么说辛柏青给人“惊喜”的原因。
作为正面人物的“夏然”反而显得沉默寡言,仅从与小警察的枪械知识科普侧面勾勒出老兵风采,可以称道的是白客把握角色的力度,深沉、机智、有温度。
随着匪帮覆灭,小镇裁撤,又让这个人物的命途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不过这也是影片细节上略呈现出的失衡。
《大风杀》动作戏合格,情感戏,包括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联感和饱和感欠缺。
尤其是本片唯一女主“李红”,作为北上十年前的情人,被迫在小镇安身立命的可怜女人,她因亲妹妹惨死的觉醒和最终的同归于尽显然是服务于夏然、北山的最终决战。只是前期铺垫有些仓促,几乎成了单纯剧情推进的“线索人”。
03
从创作角度分析,《大风杀》营造出的荒僻密闭的空间感和紧凑的节奏感不失为一部难得的,较为纯粹的枪战犯罪片。
它的文戏精彩部分也主要集中在“北山”等人身上,赋予反派角色更人性化的解读也适合观众回味,尤其是大决战中漫天飞舞的沙尘暴,结合正邪双方性命攸关之时殊途同归的选择,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表现方式。
近年来这种几乎从头打到尾的枪战电影太少,结合目前《大风杀》的票房表现看,显然观众暂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纯度”较高的影片。这正是前面重点提及演员表演的原因——
至少从演员适配度和角色塑造上,几位主要演员表现得很好。
但从近两年犯罪题材类影片的票房表现看,结果都不是很满意。
如去年上映的《老枪》,它刻画的年代感和角色深度都属上乘,奈何现阶段对这类影片的关注度不足以支撑其应有的市场体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个阶段内,观众尚未适应某一类型影片的主题呈现,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年代过于遥远的故事,难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尤其在现阶段的整体环境下,依然需要此类影片大胆突破,求新求变,赋予角色更丰富、更有层次的质地,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