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人类共同体,海外开拓我们要坚信一国一地都有他的可取之处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2012年在南苏丹仓库大门上拍的照片,大概代表了一部分南苏丹人对中国的看法》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看到这些漫画不要着急,反而觉得是进步,至少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想法,鼓励对方说真话才能有效交流。南苏丹这种非洲部落国家本质上就是原始部落社会,文明水平只是比原始社会高一点点,连奴隶社会都达不到,国家的概念也只是近几十年才有,绝大部分民众生活的社会形态社会关系仍然是部落。用原始部落的眼光看我们耀眼的工业文明和5000年历史底蕴,要么是想不通,要么就不是一般的流口水。
个人认为有几点,1、他们用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去设想中国和他们的关系。例如这个漫画中的石油和金钱(富裕生活)的关系。他们理解的水平局限在原始的物物交换,我给中国很多石油,中国给我丰厚的物资和资金回报——等量交换。他们并不理解石油是一种地下矿物,没有勘探能力、开采能力,运输物流通道,炼化能力,石油就是一坨你不知道的令人讨厌的污油。所以,他们需要扶持教育,需要认知石油一开始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怎么利用石油,有价值的是石化工业。
2、非洲落后国家民众特别需要了解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则。原始社会淳朴,淳朴在于他们愿意遵守他们朴素的交易规则。例如欧洲殖民非洲初期,探险者殖民者用很小的金银手工艺装饰品换取了一大堆粮食物资。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精巧的金银手工艺装饰品是很珍贵的,拥有非凡技艺的人才能做出来,他们才愿意交换。所以关键在于扶正他们的认知,什么是平等交易。这不仅需要我们和该国统治上层、管理层打交道,也要让底层民众在这过程中看见得到回报,感受到生活的改善。例如两国石油贸易,留出一部分金额,作为中国产品以物易物销往当地。中国石油企业拿出小部分资金,作为教育扶持或农业扶持,帮助当地提高生活水平,让当地民众感觉到,中国企业来了,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变好了。
3、为了消除统治阶层对中国收买人心的疑虑,需要中国人走出去加强对该国中下层人员的培训和中华文明的理解。对派往中国的留学生要严格筛选,促进学习,为他们提供回国后在中资企业的工作岗位。当中上层和我们的基本认知在同一水平,了解一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而是注重长期稳步发展,用正确的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现代的文明意识替换民众的部落陈旧观念,那很多问题、冲突、隔阂自然消解。一旦我们通过对当地民众更多的平等接触、了解其影响力关键人脉网络,就能对抗他国别有用心者的捣乱生事,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抓手,信息交流准确迅速。
4、格局做大,才能摒弃死局。要构建人类共同体,海外开拓我们要坚信一国一地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我们站在5000年文明的历史高度看待当地部落,当然避免不了优越感和俯视,但我们可也用一种胸怀替代,那就是我获取了当地丰富的资源和人力,我们除了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还能为当地实实在在贡献什么价值。中华文明倡导礼尚往来,投桃报李。我们了解当地的落后,知道中国几十年自力更生发展的不易,更应该拓展中非合作的宽度,想办法把这些合作落实到基层。当朴素的非洲认为交到一个可长期信赖的朋友,那合作也便将是长期的牢不可破的。
距离2012年已经有十几年了,相信很多中国企业和驻外人员对非洲都了解更加深入,工作也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