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3万买课成超级VIP,兴趣岛割不动老年人了?
来源 | Tech星球
文 | 张宁洢
这些日子,梓文的妈妈迷上了瑜伽,以前从不运动的她,现在每天要花两个小时雷打不动地跟着手机课程练习,还要定时在微信群里打卡交作业,而让她如此着迷的便是一个名为兴趣岛的App。
在知识付费普及的时代,兴趣岛App精准抓住了中老年人这一群体,针对此类人群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最关注的健康养生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课程产品,受到了很多中老年人的追捧。
但兴趣岛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方式却也引起了争议。今年“315”,《北京青年报》报道老人被兴趣岛销售诱导开花呗分期购买9580元太极课。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兴趣岛,类似询问自己父母是否被骗钱的帖子比比皆是。
兴趣岛究竟有何魔力,让老年人为此着迷?背后是老年人对知识付费的旺盛刚需,还是重重套路诱导卖课?
1元体验营做“诱饵”,买课4.3万升超级VIP
梓文告诉Tech星球,她妈妈是在阅读网络小说时,无意间点到了弹出的广告才进入了兴趣岛的界面,发现瑜伽名师的体验营只需要1元便可学习,就立即购买了该课程,并加上了助教老师的微信。
训练营结束后,在助教老师的推荐下,梓文妈妈报名了价值1880元的正价课。但这仅仅是初级课程,课程结束后,老师便开始向她推销3000多元的中级课程,以及5000多元的高级课程。随着课程价格越来越高,她的学习热情也逐渐加深,对于其他养生类课程也产生了兴趣。到现在为止,她在兴趣岛报课程已经花了上万元。
“我觉得这个课程能让老人坚持运动,既然她享受其中我们也支持,但是对于课程质量和老师的销售方式我们还是有所怀疑。一方面,担心主讲老师如果不专业,会对学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我妈妈在集中练习两个月后是产生了一些运动损伤的。另一方面,我发现群里有些老年人学员的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太好,有些人曾经表示哪怕借钱也要报课,这就不太正常了”,梓文说。
Tech星球打开兴趣岛App主页,发现其热门推荐都是1元到5元不等的体验营课程,课程类型针对老年人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方向,比如,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中医养生课程、适合中老年人的摄影、唱歌、瑜伽等课程。
不过,兴趣岛App上没有可以直接与老师沟通的渠道,报名体验营后,必须加助教老师微信才能与整个课程系统取得联系。加微信后,助教老师会收集学员的基础信息,包括年龄、学历,以及曾经在兴趣岛上花过多少钱等,能够反映个人生活、经济状态的信息。
看上去,兴趣岛似乎在有意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而1元到5元的体验营,更像是获客的“诱饵”,其最终目的是转化客户成为正式课程班学员。
体验营课程采取“三对一”的教学方式,每个学员都会有主讲老师、小班班主任以及助教老师,一个小班大概40-50人左右,班主任和助教会随时监督学习情况,提醒学员按时上课交作业,不仅通过微信文字和语音沟通,如果没有按时进入课程,老师还会直接打电话督促上课。
体验营是持续6天的直播课,一般会从报名后的第四天开始上课。正式课则为21天的训练营,主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每周会直播三到四次,一次课程大概一个多小时,在升级到瑜伽课程的最高阶后还会有氧气厨房、情绪疗养等课程。
上课过程中,如果不满意可以按课时退费。但最后能够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是没有保证的,不会发权威性证书,如果因上课效果差想退费是无法实现的。
在体验营即将结束时,老师便会开始着重强调进入正式班有多么重要,优惠力度有多么大,销售老师甚至会截图以前学员花更高价钱购买课程的记录,来证明优惠确实是限时的。
据Tech星球了解,在兴趣岛瑜伽和摄影的中高级课程阶段,会有参加线下活动的机会,瑜伽是简单的线下见面课,通过完成社交媒体分享活动获得免费参与机会,而摄影则会有以旅拍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与相关景点是有合作的。
进入兴趣岛App的选课中心,每门课程下方都会显示该课程的报名人数,销量排名前三的课程分别为太极、瑜伽和手机摄影,目前销量最高的为2880元的“养元活血太极营”,已售出118.2万单。
兴趣岛采取会员等级制,每位学员的个人主页都会显示其会员等级,从V0到V10。根据成长值的积累数划分,学员在兴趣岛App内购买课程消费多少金额,即可获得对应的成长值,到达V1级只需花费1元,到达V2级需花费500元,而想要升级至最高等级V10则需要消费43000元。其中,V0到V6为普通会员,V7到V10为超级VIP,成为超级VIP后,可以享受9折到75折不等的专属购课折扣。
销售驱动,业绩压力大加班是常态
对于兴趣岛的模式而言,销售的角色至关重要。
兴趣岛前员工晓丽告诉Tech星球,兴趣岛每个项目在内部分为前端销售和后端销售,前端负责体验营课程并引导客户下单购买正式课程,后端指的是社群运营,在客户开始学习正式课程后提供一系列服务,并引导客户持续消费,所谓的小班班主任就是后端销售的主要工作。
晓丽告诉Tech星球,一般前端业务员的底薪是4300元的基础工资,加1000元的绩效工资,开一单1880元的正价课可以获得94块钱提成,但现在公司开始降本增效,采用浮动底薪制,根据项目流水定底薪,时高时低。
Tech星球从兴趣岛内部员工处了解到,两年前,前端销售月收入上万可以轻松实现,但现在随着兴趣岛出现越来越多的舆情,销售人员越来越难吸引新客户,业绩总体都有所下滑。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前端销售的平均工资相较两年前基本是砍半的,有不少员工都因工作压力和薪资水平离职了。
为了完成业绩,“销售岗加班都是常态,准时下班的几乎没有,基本上每天都会加班到11点以后,招聘时说是双休,实际只能单休,工作压力特别大”,晓丽说。
对于“单双休”问题,兴趣岛方面回复Tech星球称,经内部核查,个别业务单元因阶段性项目冲刺确实存在制度执行偏差,已在收到反馈后第一时间要求整改,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公司已设立专项通道受理此类个案,并将通过调休补偿、管理培训等方式避免类似情况。
兴趣岛员工的收入也与所在项目有着很大关系,不同项目之间营收效益相差很大,在转化率和客单价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效益好的项目会比效益差的项目提成比例高很多。目前,唱歌、太极是效益最好的项目,手机摄影、短视频也都比较稳定,而比较冷门的项目则在不断被裁撤。
兴趣岛前员工新宇告诉Tech星球,兴趣岛内部近段时间人员基本都像在流水线一样被不断优化,且承接的客户资源很多都是内部被消转几百次不能成为付费客户的流量。尤其是,对于新员工来说,客户资源质量是很重要的,已经手转化了几十上百次的客户,给他们发再多消息、打再多电话都是没有效果的。
关停部分项目,精简30%非必要管理岗
内部销售员工不满的同时,兴趣岛的舆情也在不断增多,社交平台和贴吧上吐槽、举报兴趣岛销售人员哄骗中老年人消费买课的案例屡见不鲜。
兴趣岛在苹果App Store里的评分为4.2分,虽然这个分数并不低,但点开App评论区,不少评价都提及了“骗钱、诈骗中老年人”等。小红书针对兴趣岛帖子下面,也有不少子女在分享自己父母被“骗钱”的经历,并要求退费。
图注:苹果应用商店中,兴趣岛App的部分用户评论,吐槽诱导、骗老年入买课。
新宇告诉Tech星球,像中医养生、瑜伽等课程最近都陷入比较大的舆情风波,兴趣岛也针对课程销售人员的流程加强了管理,设立了很多“红线”规则,同时,这也是为了应对外界——尤其是以“卧底”身份进入兴趣岛的媒体揭黑,而做出的避险措施。
目前,一些课程销售员工的转化率受到了“红线”约束影响,在“315”媒体刊发相关报道之后,兴趣岛关闭了学员通过支付宝花呗等分期付款产品的支付通道。
不过,新宇表示兴趣岛的私域流量做得不错,因此现有问题对于核心用户的维护影响不大。
针对兴趣岛的课程质量,不少老年学员的子女们发现,课程说明中所谓的直播课其实是录播,每期课程都在重复播放,老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针对几个简单的观点反复讲解,实际内容并不多,且过于基础。比如,手机摄影课的初级内容,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使用手机自带摄像软件的方法:不同型号的手机怎么调焦距,用手机拍照之前要点一下屏幕才能对焦等。
此外,课程内容缺少科学依据,类似“瑜伽能治愈子宫肌瘤”的说法,让人难以信服和接受。
随着争议舆情增多,兴趣岛的知识付费之路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多位兴趣岛的前员工都提到,兴趣岛目前在做较大幅度的降本增效,关停了不少ROI(投入产出比)持续低于预期的项目,随之而来的是员工大批量优化或裁撤,但受影响的员工会优先在内部提供转岗的机会和配套的职业咨询服务。
对此,兴趣岛方面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对业务健康度的深度复盘,“我们坦承2024年的人才扩张策略存在过度乐观,同时短时间管理层的增加,导致决策链条冗长、创新效能衰减”,当前优化聚焦三点:①重建「创业者文化」内核,精简30%非必要管理岗;②关停ROI持续低于预期的探索型项目;③建立更敏捷的协作机制。“此次调整与字节、腾讯等互联网大厂近期的组织迭代逻辑相似,本质是互联网企业从粗放扩张向精实增长转型的必经之路。”
“以我个人在兴趣岛的工作感受来说,兴趣岛走到现在,与课程销售老师的素质和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相关。在媒体报道前,业务端有不少人为了开单不择手段诱导中老年人买课,而管理层对此基本是默许的。项目营收管理层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长期加班、职场心理PUA、项目内卷等,一步步导致平台走到了如今的状态”,新宇说。
(备注:文中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