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快50岁的人,也是从小看香港电视电影的,最近20年来极少看了

【本文来自《香港电影,夹缝下又挺过一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快50岁的人,也是从小看香港电视电影的,最近20年来极少看了,诚然香港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新人新电影,现在内地已没有什么成绩可言。

我的观察是香港出身的导演演员由于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异,其实很难共情内地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或痛点,创作出的东西就觉得与内地人民的口味和节奏总有些对不上,唔同频,反观东北标签、川渝标签、京津标签等在内地市场都有很大比重。现如今香港连更易开发的大湾区市场8千万人口都做不开,何谈内地广袤市场,既然如此,就不必大费周章进攻内地了,不如想想如何从做好自己做好身边开始吧,所以拍一些唱一些香港人说好的大湾区说好的,已是成功转型的第一步,战略上不必现在就去追求内地14亿人的市场,等到新一代人融入祖国,同频共振,自然就从本能上可以创作出内地叫好的作品,试想下一个说着你能听懂的流利港普的细糠靓女,也是很有趣的,和东北川渝天津口音一样有趣,只是如何用作品变现出来。还是立足当下吧,一步步来,我相信粤语区的文化不会就此没落的,只是需要些时间罢了。好比大红大紫的宋小宝,从不掩饰他的黑他的土,但他还是立足于黑土地的根,你可以不屑于他的土气小品,但你一定知道他的名字,这便是成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