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内循环崛起,如何用ETF撬动万亿科技市场?
近日,易方达基金“科技投资中国行”系列指数巡回活动在上海启动。
据易方达基金董事总经理、零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欣介绍,该活动将聚焦科技主题投资机会,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产业论坛及“走进指数成份股公司”深度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全国重点城市,携手科技领域研究专家、资深投资人等,为投资者解码前沿科技趋势、提供专业投资策略,助力其把握中国科技产业投资机遇。
此前,作为“科技投资中国行”系列活动的预热,易方达基金已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了“走进人工智能ETF成份股·大华股份”活动。
据媒体介绍,该活动邀请了40余位来自银行、券商、互联网的投资者代表走进大华股份,通过全面、深入的现场调研,了解该公司在物联感知、视频融合、AI智能、时空计算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帮助投资者更直观地认识指数成份股公司,加强对指数化投资的理解和感知。
指数投资的“科技工具箱”
在首场专题研讨会上,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科技组组长肖宛远坚定看好人工智能等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其表示:“整体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建立了‘算力-模型-应用’的完整闭环,增长动能逐步由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向科技自立自强引导下的科技内循环转换。”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科技产业的韧性显著增强,2018年以来国内科技强链补链不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概念,依赖计算、网络、存储等多种硬件及算法的优化配合,针对单点产品的限制已较难打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大模型走向普惠化,AI应用落地有望领先。随着中国本土大模型走向开源和普惠,国内机器人、智能驾驶、AI终端等应用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席卷而来的科技投资热潮,易方达基金选择用指数化工具为投资者提供“透明化”解决方案。
多年来,易方达基金基于前瞻性的产业及策略研究,搭建了指数产品布局框架,选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及市场关注度的方向重点布局。
据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助理李树建介绍,目前易方达基金已形成了旗舰多、布局全、费率低的人工智能指数产品线,相关产品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硬件层、软件层、应用层及全产业链均有覆盖。何为“旗舰多、布局全、费率低”?我们来分点细看:
旗舰多:易方达已拥有人工智能ETF(159819)、中概互联网ETF(513050)、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等规模在百亿以上的ETF产品;
布局全:易方达产品布局全面,覆盖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上游算力基建、下游应用,可同时满足配置、交易等不同类型的投资需求;
费率低:易方达坚持低费率,人工智能ETF(159819)、云计算ETF(516510)、芯片ETF易方达(516350)等多只产品管理费率均为市场最低一档的0.15%/年。
近年来,ETF产品飞速发展,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ETF总规模由年初的2.05万亿元迅速扩张至3.73万亿元。
作为行业头部,易方达于2004年设立指数投资板块,是中国境内较早发展ETF业务的机构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在2024年末超过了6000亿元,仅在2024年这一年的时间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新增超3000亿元。
更具“未来感”的赛道
当资本市场还在消化AI革命带来的冲击波时,易方达已经将目光投向更具“未来感”的赛道。
此前已推出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它所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近期完成重磅修订。修订后,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机器人权重从38%跃升至53%,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表征能力更强,能帮助投资者更精准地锚定产业发展趋势。经过这一次修订后,目前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可以说是全市场人形机器含量较高的指数之一,人形机器人含量明显高于同类指数;另外,根据回测显示,修订后的国证机器人长期收益与弹性均更优,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率7.8%,较中证机器人指数高5.1pct。
注意,此次指数修订并不是简单的调整成份股,其主要涉及三大变化:
一、成份股精简优化:指数成份股数量由原来的100只精简为50只,更加专注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公司;
二、选样空间聚焦核心: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选样空间聚焦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及其他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公司,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贴合度更高;
三、权重规则倾斜关键技术: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1、权重上限为5%,其他领域对应样本的自由流通市值调整系数为0.5、权重上限为3%。这有助于指数成份权重向市场关注度更高、未来发展空间更大的核心机器人公司倾斜。
另外更值得投资人关注的是:标的指数修订后的成份股回测,它的长期历史收益和弹性都要比中证等同类指数高,具体如下图:
2025年,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侧空翻、捏取鸡蛋等高精度操作,在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在快速拓展。
我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全套制造业体系,曾经“战绩辉煌”的零部件公司如今能够通过技术升级迭代,成为头部的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并凭借出色的成本管控和规模效应,使其产品份额不断攀升。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35-204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3000亿元。对于普通投资者,相较于单独押注技术路线未定的企业,通过相关指数产品来捕捉行业机会无疑更简单——将核心企业打包成“科技篮子”,覆盖人形机器人本体、灵巧手、运动控制算法等关键环节。
结语
面对席卷而来的科技投资浪潮,易方达基金的“科技投资中国行”系列活动正在用专业研究、透明工具和深度调研,架起趋势与价值之间的桥梁。从人工智能的算力闭环到人形机器人的灵巧革命,指数化工具或许正是普通投资者触摸未来的最佳路径。当机器的“双手”越来越灵巧,资本市场的“手”也需要更聪明的布局。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所提及成分股不作为推介,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购买前请认真阅读 《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