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财富道义观与当代的两极分化
我国古人的智慧是值得认真学习与传承的,因为当代人远不及古人对人性与自然参悟的透彻。
《大学》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段话道出了世界目前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孟子的先祖孟献子认为:
畜马乘:在这里指的就是养得起匹马的那些刚刚升任了大夫的人,他们就不要再去考虑喂鸡养猪的利益了,也就是说让他们不要再去和老百姓争利益了。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一伐冰之家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在丧葬的时候使用冰块的卿大夫之家,他们就不应该再去从事像饲养牛羊这样的利益了。其实这里也是在提醒卿大夫不要去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一一百乘之家就是那些拥有100乘车辆的贵族之家,那他们就不应该去豢养聚敛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一-孟献子说,宁可是有那些盗窃主人财物的家臣,也不要有聚敛财富的家臣。
在这里《大学》就总结到: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一一治理国家的人不应该以谋求私利为利益,而是应该去立足道义,把道义看作是最大的利益。道义就是给予他人生存的机会与权力,非道义就是剥夺了他人是生存发展权利。
可见早在我国春秋早期就形成了正确的义与利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导我们:每一个阶层要给予下一个阶层充分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使用所有手段挤压底层,只有如此社会才可能稳定长久良性发展。这是一种大智慧,恰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极其缺乏的义利价值观。
看看当今世界很多金融寡头、资本大佬,不仅仅要占有头部资源吃尽垄断红利,还要将触角伸向底层民众赖以活命的小本生意;再比如,年盈利几千亿的国内外卖头部公司,就是不给外卖员缴纳社保,更遑论住房公积金,这就是典型的见利忘义,没有正确的义利价值观。也就是说这家头部公司不仅仅要占有丰厚平台利益的同时还要占有所有辛辛苦苦劳作的外卖员的社保这块肥肉。这家公司是枉顾外卖员的生存和发展权的,他们追求的是纯纯的利,毫不顾忌社会“道义”。
放弃孟献子这个道义原则是导致目前世界范围内两极分化的根本性原因。如果资本寡头通过雄厚的资本力量对社会各阶层赖以生存的空间进行无情的挤压,底层是毫无发展空间的。大家还记得去年或者是前年某平台大力砸钱推出卖菜功能,企图前期通过低价轰炸摧毁实体菜市场。如果不是国家及时出手,现在估计有许多菜市场已经关门歇业了。这家电商平台就是典型违背了“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原则,你堂堂宰相之家还要养牛羊,那么养殖户岂不要饿死于荒野?这就是彻底挤压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空间,是非“道义”的,是导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根本原因。
华夏文明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写就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哲学,只是我们已经忘记,甚至已经摈弃。人类稳定、安全、持久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的吸取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