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的感想

后台好几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去上海车展,想要求偶遇。其实我在之前的专业日就已经去走马观花了一轮。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你是一个真在考虑买车的消费者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如果你只是想看看热闹,反倒值得去转转。

没去之前就拿到了组委会的册子,认真翻了一遍,真没有什么重磅车型特别让我提的起兴趣。从我的角度,看车分三步,看外观,坐内饰,试驾。车展往往只能满足第一步的需求,真正要知道一款车是否值得买,根本做不到。

到了现场,和网上短视频平台呈现的还是有区别。首先小米的人气很旺,因为yu7没来我也就不排队了,目测起码半个小时才能摸到车。日产肉眼可见的冷冷清清,确实不只是中国市场,从全球来看也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奇瑞的参展规模很大,人气也很旺,还能看到外国经销找厂家的工作人员问具体的细节,也有些洋博主在拍摄素材。德国豪车的人气依旧旺盛,和网上说的也不是一回事。因为确实没有我理解的“重磅新车”所以直奔供应商展区了,毕竟车壳子好看是面子,有一个强大的供应商生态才是里子。之前也和朋友聊过“自研”,其实自研最大的意义可能是在资本市场上,当下大部分车企自研既不能带来越级的使用体验也不能做到低于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带来的是给投资人解释“钱花哪去了”。

雷克萨斯es也宝马化了。

500

500

500

虽然我也不太能接受一个b级以上有宜商宜家属性的车做成这个样子,但也许过几年回头看,就类似当下的越野车,路虎发现5刚出来大家都觉得怪异,但不妨碍现在国产那一堆虎儿子虎孙子。这次es没有把自己配套ths5.0,tss4.0的新车端出来,等明年出来了再说吧。

供应商展区能感受到辅助驾驶的军备竞赛如火如荼,应该2026年内合资也会进入到域控制l2的阶段,前期相关舆论宣传也经历了野蛮生长的时期,从之前睁眼说瞎话还有人捧,到最近明知道是咋回事非要装金鱼记忆找个人背锅,自己装无辜装透明。但不管舆论氛围如何,辅助驾驶只会越推越快越来越好,大趋势就是底盘,三电,辅助驾驶是电车的核心技术,做不好就会被市场淘汰。当然这几个技术也不是电车才独有配套的技术,对于蓝牌车同样是发展的重点方向。希望在封闭高速道路上可以“开火车”的体验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能体验到。从现场和厂家的朋友沟通来看,起码奔驰和丰田大众到明年就能大规模上车不需要基于实时地图导航的封闭道路变道与行驶,体验上追平当下的新能源车,明年新能源赛道就看有多少车能实现个人买家l3。

长城的展台重点是他家端出了4.0增压的发动机。不管实际体验如何,这台发动机确实是中国越野车走向国际市场必须的产品。从之前的体验来看,长城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突破大扭矩如何匹配变速箱的问题。2.4t柴油和3.0t汽油都有同样的问题,用的也是同一台变速箱。明年还有3.0tv6柴油要端出来,希望长城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丰田越野车换代拉胯给长城留出了起码7年的时间,抓住机遇可能就站稳了。暂时来看,长城吃的比较透的是2.0的汽油与柴油产品。(不包括最近换了变速箱的300,太新,不确定可靠性)如果3.0t柴油稳定了,配个100升以上的油箱,就基本符合我对越野车的需求了。

500

朋友让我也签个字,考虑到我字丑,也不是车圈的人,还是不画蛇添足了,能和各个厂家的朋友聊聊技术,沟通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挺好。

总的来说,车展看个热闹可以去凑凑,如果真的想买车还是算了,不如直接去4s店更合适。于是乎我花了半天时间去试驾了一圈bba和雷克萨斯,明天有空给大家谢谢我的心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