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量大跌,后果很快会在美国货架上体现

1.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有一种神奇的作用。许多国家的人以为货物是从货架上长出来的,付钱就有。即使熟悉经济的人,也认为生产是最简单的事,在价值链中处于最低位置。

2.美国经销商买入中国商品,通常会加价4倍以上卖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其中的增加值在物流、仓储、零售、广告、品牌等多种环节中分配,变成服务业的GDP。因此,中美贸易受益最大的是美国的流通环节,利润远高于中国生产商。美国商家擅长涨价,利用种种理由让消费者接受高价,利润支持美股市场。

3.美国政府说,美国消费者的钱是中国最想要的东西。这是间接的,除非中国商家能直接卖货给美国消费者,目前还不可能。美国商家才是所有商业环节的掌控者。对中国生产商来说,美国商家的好处是量大,谈好一个单能顶多个国家,愿意低价抢生意。

4.中国生产者选择了优化所有环节,掌握所有生产技术,压缩成本,在生产端赢得竞争胜利。这体现在中国向全球发出的集装箱船上,如果不看里面的货物价值,中国在全球集装箱进出口货运量有压倒性的优势。2024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仅重箱,没货的空箱不算)达到1.83亿TEU(1个20尺货框,40尺的算2个),同比增长6.2%,而中国直接发出的占约35%,如果考虑间接绕道的就更高。

5.美国商业利润很高,但源头是货架上的东西。海运数据说明,几周内,美国货架上就将空空如也。通常在2月因为春节,从中国向美国发出的集装箱数量会跌至谷底,而4月会是数量增加的时间段。而在2025年4月,中国发出的集装箱船数量、TEU数量,都跌向春节时段了。而这只是开始,如果没有进展,数量会进一步下跌。

6.不只是货架代表的零售业,卡车、物流运输业都将受极大影响,需要裁员。 美国有900万人从事卡车运输相关工作,1600万人在零售业工作,经济下行风险很大。除非美国政府能象疫情期间那样发钱维持企业现金流,在把国债利息和本金归还之后。

7.这些事很快就会有体现,没有就是没有。甚至印钱也不解决问题,货架上的商品需要有人生产、运输过来。这样的冲击几乎没有发生过,只在COVID期间有一些影响,但很快恢复。这次会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于没发生过的事,总是缺少直觉,只有真发生了才会明白它的意义。

8.对于中国来说,一些工厂需要停产、停止接单,工人收入减少。但由于对美国出口也不会全停,有许多豁免,也有对其它国家的出口,冲击规模应该小于疫情造成的困难,有过应对经验了。更大的冲击是房地产销售下降。在应对困难方面,中国经验丰富,调整能力突出。现在轮到美国人想办法,让货架上长出货物。

500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