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对华示好冷落川普,美国逼格陵兰说谢谢,格陵兰说谢谢中国

一、美国逼格陵兰说谢谢,格陵兰说谢谢中国

今年3月29日,新华社曾经从格陵兰岛首府努克发回过一则报道。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新任外长莫茨菲尔特(Vivian

Motzfeldt)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对华关系将是她在任上的工作重点之一,包括增加格陵兰对华出口、加强双方在渔业领域的合作,以及推动与中国的自贸协定。

500

莫茨菲尔特

莫茨菲尔特说,她曾于2023年对中国进行过一次难忘的访问,并指出中国早已成为格陵兰海鲜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莫茨菲尔特对中格关系的评价相当积极,“中国对我们格陵兰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渴望加强对华合作。”

500

莫茨菲尔特在中国

500

500

除了莫茨菲尔特之外,格陵兰议会成员、团结党主席杰里米亚森(Aqqalu Jerimiassen)同样对中国充满好感。“我曾到访过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那次中国之行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与中国政府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我尤为关注的重点。”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给大家复述这样一则半个多月前的旧闻呢?因为它是我在美国媒体《新闻周刊》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上刷到的。新华社的采访都发出来两个多星期了,美国媒体才后知后觉地看到格陵兰官员给中国明送的秋波,整得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而且《新闻周刊》这篇基于新华社报道二次加工的文章里还添加了不少美式重口味油醋,并拟了个自虐意味拉满的新标题——《格陵兰向中国献殷勤,并冷着川普》。

500

尽管新华社的原文中并没有美国什么事儿,但《新闻周刊》就是自顾自地坚持认为,格陵兰官员接受新华社采访这事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意味着格陵兰越来越不听话了,甚至已经公然动起了“倚华拒美”的小心思。

500

我谷歌的机翻还给我耍滑头,明明是格陵兰膈应美国,到谷歌愣是给翻成了揶揄我们

500

最后换成了DeepSeek的翻译,这下的中文意思才终于正常了

“倚X拒X”这话我过去通常只在我们这边的舆论场上听到,其中被倚那个往往是美国,被拒那个常常是我们中国大陆。现在可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终于也轮到我们被人倚,美国被人拒了。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美国媒体这种莫名其妙的脑回路是怎么长出来的呢?说来凑巧的是,就在格陵兰官员接受新华社采访的前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不顾格陵兰方面的强烈反对,一没有官方邀请,二不受民间欢迎,愣是带着他那个印度裔老婆强登格陵兰岛。

500

因为万斯此行本质上就是一次不请自来的窜访,所以格陵兰方面自然也不可能给他铺设什么红地毯。眼看格陵兰人不愿意陪着自己逢场作戏,万斯只好和他老婆跑到格陵兰岛上的美军驻地——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假模假样地“视察”了一番。万斯此行多少沾点心血来潮,搞得皮图菲克基地上下手足无措,苦寒之地突然来了这么大个领导,基地里没点啥表示表示,所有美军看到突如其来的万斯就跟见了鬼一样,只有花袜眼线男搁那儿自我陶醉。要么说这届美国政府从上到下个个都是戏精呢?没人陪他演,他自己给自己加戏。

500

没人欢迎他来格陵兰,他自个儿给自个儿加戏

自娱自乐也就算了,关键万斯在皮图菲克太空基地“视察”时还对人家东道主格陵兰各种出言不逊,指责丹麦人和格陵兰人坐拥这么大一块资源丰富的战略宝地却不加珍惜,既然如此,何不让川普总统治下的美国这种“有贤有德者”居之。还说什么“美国才是当今世上唯一尊重格陵兰主权与安全的国家”,美国政府一定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格陵兰岛。

500

说来幽默的是,莫茨菲尔特过去还曾给美军驻格陵兰基地揭过幕,在当地算是挺有名一“亲美派”,结果现在成了美国人的眼中钉

除此之外,万斯还在讲话中蛐蛐了中俄两国,说什么今时不同往日了,格陵兰岛周边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周边大国无不虎视眈眈。格陵兰仅凭自己或依靠丹麦都不足以自保,“唯一出路”就是投入美国的怀抱,称为美国的一部分。格陵兰不应对美国的提议表现得如此抵抗,反而应该积极融入,谢谢美国这么瞧得起格陵兰。

不光万斯,还是在3月28日,川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时也重申了他拿下格陵兰岛的决心。“我们需要格陵兰,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拥有格陵兰。这不是‘你认为我们可以没有它吗’的问题。而是我们就是不能没有它。”

二、格陵兰官员说要加强对华合作,你们美国人就要去侵略人家啊?

既然是你白宫君层先做的初一,那就不要怪人家格陵兰官员做十五了。实话实说,格陵兰外长在万斯窜访本岛之后的第二天就出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单纯的巧合。尽管莫茨菲尔特他们在采访中其实也没说什么很冲的、犯忌讳的话,甚至连美国都没提到,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位部长级别的格陵兰官员,在那样敏感的时间点,接受了一家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的采访,这件事情本身其实就是在向外界传递信号:你们美国别乱来,不然我格陵兰真去找中国了啊。

说来幽默的是,就在万斯窜访格陵兰、格陵兰官员接受新华社采访之后不久,皮图菲克基地一把手苏姗娜·迈耶斯(Susannah

Meyers)就被美国国防部给撸了,理由是“五角大楼对其领导能力失去信心”。我觉得这话就是个托辞,本质是川普政府在被格陵兰人给摆了一道之后的无能狂怒,下面办事的人为了给万斯事后找补一下颜面,索性把这口恶气给撒到皮图菲克基地负责人的身上——没办法,谁让你是美国人呢?治不了中国人和格陵兰人,我还治不了你吗?

500

后来有自媒体将《新闻周刊》这篇加工报道搬运到了X上,看得MAGA们一个个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就让川普挥师北上,踏平格陵兰岛: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川普执政期间绝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看来是时候该让无人机去给格陵兰送一点温暖了。”

500

“这可能是格陵兰做过的最糟糕的决定,他们这么做等于是在推着美国去吞并格陵兰。”

500

“虽然我不喜欢川普,但格陵兰这样正好,这可以成为我们接管格陵兰的理由。毕竟美国在二战期间就是这么干的。”

500

“我已经迫不及待看到格陵兰被入侵了。我们原本向他们提供了一份不错的提议,但他们拒绝了。敬酒不吃,那你们就等着吃罚酒吧。”

500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格陵兰官员接受新华社采访这事儿而跳脚破防以至于口不择言的不止美国人,丹麦有些人的龇牙咧嘴看着也挺可乐的。当地时间4月15日,丹麦经济学家、时政评论员彼得·莫根森
(Peter Mogensen) 在做客丹麦电视2台(TV 2)的《周二分析》节目时谈及此事,对格陵兰官员提出了言词激烈的批评。“这是我在15年政治生涯中听过最蠢的话。在格陵兰局势如此敏感的当下,我必须得说——如果你要讨论什么问题,此刻最不该提及的就是中国人!无论你莫茨菲尔特此举是出于真心还是无意,这都是毫无疑问的大忌。”

500

莫根森

500

平心而论,虽然格陵兰迄今为止都是靠丹麦的财政支出在供养着,但具体到领土主权问题,我真心觉得莫根森这帮丹麦人还不如莫茨菲尔特那群格陵兰官员有骨气。可能也正是因为丹麦乃至欧洲都有太多像莫根森这种“他先跪了,看你不肯跪他还要蛐蛐你”的货色,所以川普政府才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各种公开场合对丹麦这种欧洲国家进行高强度的语言羞辱,所以美国的MAGA们才够胆在社媒平台上动辄叫嚣要用飞机大炮给格陵兰岛一点颜色瞧瞧。为什么?不为什么,就因为你们欧洲的政府和精英很多本身就是一群贱骨头。

500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对于丹麦这样一个在二战中仅象征性抵抗了4个小时就向纳粹举手投降,法国跟它一比都称得上铁骨铮铮的末流国家,你让他们的腐儒去理解什么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能也是有点过分苛求了。

三、知天命,顺天时,应天召,行天道,此乃皆大道之行也,有何惧哉?

有人可能会觉得,格陵兰官员这时候才想起来我们来难免有些功利了,甚至说他们此举是见风使舵也不为过。可我倒觉得吧,这不见得是坏事,这反映出格陵兰人的身上多少还是长着几根反骨的,被臭流氓欺负到家门口来了,好歹还知道想方设法给流氓上点眼药。万斯问格陵兰官员:你们说谢谢了吗?格陵兰官员就回答:谢谢中国。你别管莫茨菲尔特这帮格陵兰官员是不是骑墙派,就算是,在莫根森这种铁了心下跪的投降派的反衬之下,骑墙派不也显得挺眉清目秀的吗?

骑墙这事好不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国家过去要骑墙也只敢骑美国的边境墙,现在好歹敢来长城上打个后空翻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进步呢?

过去我们搞外交有一个28字的基本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28字方针是35年前提出来的,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国力?在国际上是什么地位?现在的中国又是什么国力?在国际上又是什么地位?还能同日而语吗?很显然不能了。

形势已经变了,我们看待问题的心态和应对的思路也应该跟着变一变。我们中国人做事讲究“扬弃”,意思是发扬合适的,摒弃不适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这16个字仍不过时,应当保留。至于另外的12个字,我觉得可以适当改改。

像我们这样大、这样强、这样被美国针对的一个国家,你在21世纪第3个10年已经过了一半的时候再说“韬光养晦”这话,我觉得意义已经不大了。搞外交本质上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交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对方把我们的话先听进去。能不能接受都是后话,他连听都不愿意听,你现在就去担心他接受不接受,这不是自缚手脚是什么呢?

500

格陵兰岛距离中国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遥远,我们在那里也是切身利益的

既然我和你说“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你听不进去,那我就说“因势导利,主动谋取,敢于斗争”。切不能因为某一种方法论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作用,就把它当成了连一个字都不能改的世界观。和川普当局这么善变的政府打交道,这种教条主义是要害死人的。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永窜伏于凡庸。以前力小势弱,该忍就忍,不能气短;现在国富兵强,该硬就硬,不能心软。

美国要求各国必须对自己下跪磕头、谢主隆恩;而我们则是“你别阴阳怪气,我就谢天谢地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很多国家和人民都在抢着跟中国说谢谢,反倒是对美国各种阴阳怪气。我们应当去积极的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变化,而非总是纠结对方的谢意里头究竟有几层意思。

美国人就从来不想这个问题。中国这次对美加征反制关税让全世界人都开了眼,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今后在国际舞台上打中国牌,抑或想要打中国牌的人都只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是我们把头埋在沙子里也改变不了的客观现实。天授则取,时至则迎,顺势而为,此乃天道。倘若对此感到惶恐不安,甚至是顽抗到底,那是大错特错了。

丹麦霸占着远离自己本土的这么大块地方确实是德不配位,但这话轮不到你们美国来说。格陵兰岛的明天何去何从,选择权应该在格陵兰人民的手上。我们中国没有兴趣去干涉格陵兰的内政,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对别国干涉格陵兰内政的行为视而不见。

仁之所失,天下弃之;义之所失,天下去之。此美国之所失也。

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此中国之所得也。

今彼丧仁失义,而我得道持德。世人以我之得道持德,攻彼之丧仁失义,此乃顺势而为;我顺世人之民心向背,伐彼之逆施倒行,此亦是顺天行道。知天命,顺天时,应天召,行天道,此二者皆大道之行也,有何惧哉?

2025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后世中国乃至全世界学生的历史教科书上,这一年可能都是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因为这一年不仅是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世界人民呼声四起、纷纷反抗美帝国主义逆施倒行的开元之年。新的生产力要素在呼唤新的生产关系,新的形势变化在呼唤新的斗争方法。在今天这期节目的最后,我想用魏晋名士张华所著的《壮士篇》一诗作为结尾,聆听人民呼声,把握时代脉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