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加价抢骑手,骑手称“跑滴滴的看到收益都得破防”

  京东外卖上线已有两个多月,从高举免佣政策积累商家,到百亿补贴给消费者羊毛,可谓是操作不断,最近更是直接把 App 图标改成 “ 点外卖 ” 了。

500

  通过前两个月的操作,现在商家和客户都有了,京东明显将重心转到了骑手身上,试图解决外卖生意最后一个痛点 —— 配送。

  2015 年,刘强东亲自送过快递。那之后,京东物流实现一系列战略调整,从电商附庸逐渐转向物流体系的社会化和商业化。十年后的今天,熟悉的操作回来了,刘强东又一次亲自送起外卖,这或许也是一个关键信号:刘强东只要开始团结 “ 兄弟们 ” 了,就说明京东要与对手全面开打了。

  这几天,骑手眼里的京东外卖确实很热闹。

  “ 我第一天跑的时候,单比人多,人可以挑着单子跑,有些不好送的单子,加 3 块钱都转不出去。第二天再跑的时候加一块钱就转出去了,后来再转单都不用加钱就转掉了。” 众包骑手吴江( 化名 )对知危表示,跑京东外卖的骑手确实越来越多了。

  京东外卖骑手逐渐变多,主要是因为可以在所有平台自由接单的众包骑手们,都在看到京东外卖高单价的红利后,开始向京东倾斜。有骑手甚至对知危表示,他会专门等到快下班的时候接几单京东外卖冲冲收入。

  众包骑手王军( 化名 )告诉知危,按他们的情况来说,美团近的单 2-3 块,远的是按公里算,但京东算下来每公里比美团多 2-3 块,距离远点的单比美团多 1-2 块,因为美团的远距离单收入也不低。他跑了一天京东外卖,差不多 10 小时,40 多单,收入 300 多块,平均下来一单将近 10 元,这确实是不错的收入。

  王军送过一单京东外卖,1.7km 的订单,骑手到手 9.1 元,他调侃道 “ 一公里 9 块,开滴滴的看见都得破防了。”

  可以说,在美团主导外卖市场十余年后的今天,骑手还能在极端内卷中感受到明显的收入增长,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积极信号。

  除了每单收入相对较高,骑手还发现京东外卖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变。

  王军说,美团在超时罚款上很严厉,超时即罚该单收入的 50%,“ 超时到 15 分钟、20 分钟的扣 70%,70% 也是封顶。” 而京东目前的规定是,超时小于 5 分钟扣 15%,小于 20 分钟扣 30%,超时大于 20 分钟就扣 50%,京东的封顶就是50%。

  也就是说相比之下,京东在超时处罚上给了更多的阶梯选择,对骑手的容错率也高一些。

  王军还提到,美团素来在应对恶劣天气的时候不是很人性化。“ 除了冬天下大雪极端恶劣天气之外,不会免罚,只会加点时间,但意义不大。前两天刮大风,京东就给骑手端发了通知,直接免罚了。”

  转单方面,京东也相对更松弛。吴江表示,京东的话,骑手一天能转三次订单到大厅,系统重新派单,还有三次可以定向转给骑手,填对方手机号后四位就行。美团是一天可以转两次,等级高一点的骑手一天可以转三次,但只能直接转到大厅。

  还有,王军提到,美团平台上,顾客看到的送达时间和骑手要求送达的时间不同。在他展示的美团截图中,用户期望送达时间是 22:26,而 “ 要求送达 ” 时间则是 22:34 前,他解释,这个要求送达的时间就是给骑手的最晚送达时间。( 美团截图含有骑手信息水印,故此不做展示 )

  骑手送达时间比顾客期望送达时间还要长,王军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设置,“ 经常是我这边准时送达,但顾客看已经超时了。” 而京东的页面现在只展示了实际抢单、实际到店、实际取货和实际完成的时间,没有顾客的期望送达时间。“ 虽然不确定用户看到的时间是什么,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双方时间不一致的情况。”

  提升单价、超时处罚更人性化、转单可以直转给熟人……京东外卖为了吸引更多骑手并提升订单完成率,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

  那么骑手端的感知呢?骑手们表示,对比之下京东给的一些规则确实有突破性,跑起来相对舒服,但是他们更在意的,还是钱多和时间多。

  也就是说,只要单价高,时间相对宽松,骑手都会选,无论平台是否是京东。外卖骑手这个行业的属性就决定了,他们的职业晋升,是要靠在平台之间流转,多劳多得实现的,而不是死磕一家平台等待升职加薪。

  最近,有一些骑手 “ 脱美入东 ”,准备签约达达大干一场。但同时正在观望的、想进没进去的也大有人在。

  王军向知危展示京东外卖骑手端的页面,“ 首页刚刚增加了一个 ‘ 全职报名 ’ 的申请入口,应该是要大量招募了。我也报名了,虽然也没啥特殊要求,但感觉进不去,报名的人很多,竞争肯定很激烈。”

  骑手们公认的更迂回的策略,还是这几天趁着京东舍得掏钱多跑跑,毕竟经验丰富的骑手心里更清楚,要论单量,还得是美团。

  穿越喧闹的舆论战,我们可以看到京东的很多做法有重塑行业规则的诚意,同时也有很多留给京东外卖的难题。

  一方面,京东外卖的后台系统还有优化空间。有骑手表示,他们抢到的订单有的显示 “ 30 分钟内送达 ”,有的显示 “ X 点之前送达 ”,对于想顺路接单的众包骑手来说,增加了一点决策成本,而美团则是只有预约单才会显示几点之前送达,此外都是统一按时间表述的。“ 犹豫一下,单就被抢了。还是统一一下比较好。”

  也有骑手反馈,出现异常单的时候,美团可以直接选择 “ 用户电话打不通 ” 等等简略理由告知平台,而京东暂时还没有异常单直接上报的通道。

  另一方面,则是更长远的难题:平台会一直保持让骑手们忠诚的配送价格政策吗?

  单量多,骑手也越来越多之后,美团建立起了一种分级跑单的机制。王军解释,刚开始美团只有众包和专送,那时候给的钱都还凑合,“ 后来出了乐跑和畅跑的模式,报名这两种模式的骑手就是加入一个小队,有一定的 KPI 要求,每单单价也会压低,但单子会优先派给小队的骑手,单量更多一些。这样一来,众包的单子就变少了。” 在王军看来,这样的操作无形之间开始了一场没有终点的互卷,小队之间互相比数据,越比价格越低,众包又抢不到单,无限循环。

  所以,骑手们保持理智的原因也在于,等到骑手数量和单量攀升到一定程度,万一京东出手进行干预,接单就不一定像现在一样丝滑了。“ 骑手一多了肯定会压价的,到时候又是第二个美团。” 有骑手担心地向知危表示。

  王军也有相似的顾虑:京东正在大力扶持全职骑手,那是否意味着以后众包骑手在京东的机会就不多了?

  他解释到 “ 现在美团的全职骑手和众包骑手差不多有个占比,10 个订单,6、7 个给全职,3、4 个给众包,就算美团众包难,但一天坚持十几个小时,也能差不多有 200 多块的收入。” 对比之下,他不知道在京东跑单未来赚到的钱是不是稳定的,“ 闲时段已经没啥单了,光靠高峰期的话,现在有补贴还能稳定在 200 块以上,但京东不补贴之后,骑手肯定是要降价的,应该会有骑手继续回去跑美团。”

  外卖员们作为整个外卖大战的局中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清醒,远比我们更能读懂企业的口号和套路。

  他们清楚:能抓在手里的,比听见看见的更牢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