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喷火战斗机怎样拯救英国?
NO.2399 - 喷火战斗机
作者:A马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喷火”式战斗机因为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出色表现,被誉为英国的空中保护神,成为二战中最出色的机型之一。
“喷火”诞生的背景
▼
20世纪30年代,军事科技迅速发展,战争阴云开始笼罩欧洲。伴随着纳粹德国的军事威胁不断加剧,尤其是地面和空中力量发展迅速,其他欧洲国家也在跟进研制新型武器装备,英国也不例外。
为了跟上航空技术发展,应对所面临的空中威胁,英国航空部在1934年发布对于新型战斗机的需求,明确这款新型战机必须具备高速度、高爬升率、较大航程和强火力等条件。
喷火战斗机
这个需求大大超过英国现有飞机的性能,因此需要有新的飞机才能达到这样的设计标准。英国航空部明确了这款战斗机的研制规范,明确了这款战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要达到440公里/小时以上,并安装6到8挺机枪。
根据这些条件,超级马林公司的设计师雷金纳德·米切尔,在竞速飞机S系列基础上研制出Type300。这款飞机在1936年3月5日进行了首次试飞并取得成功。在随后的试飞中,英国航空部对这款飞机表现出的性能比较满意,时任维克斯公司主席罗伯特·麦克莱恩将其命名为“喷火”式战斗机。
1937年,飞机设计师雷金纳德·米切尔因劳累去世,但这并没有影响“喷火”式战斗机的发展,在约瑟夫·史密斯的主持下,“喷火”式战斗机渐渐发展成熟,并于1938年8月装备英国空军第19中队,到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英国空军已经装备了10个“喷火”战斗机中队,为在不列颠空战中发挥巨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喷火”式战斗机的性能
▼
“喷火”式战斗机长9.1米,翼展11.2米,高3.9米,重2.54吨,使用升限13,100米,最大航程1,830公里。其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飞行性能好。“喷火”式不同于当时大多数飞机采用的平面粗大机头,创新使用了半纺锤形机头和单翼设计,搭配使用了一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1710马力的梅林型水冷活塞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具有功率大、高空功率衰小的优点。
在良好气动外形和功率强大发动机的加持下,“喷火”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快,且翼载荷低、升阻比大,爬升率高,尤其是中高空机动性能突出、水平机动性强。其早期型号最大速度为582公里/小时,爬升到3000米高度仅需3分钟。后期型号最大速度则达到了700公里/小时,爬升率也提高了近40%。
二是采用众多新技术。“喷火”式战斗机为了提升性能,创新采用了众多新设计、新设计,有效提升了该机的作战性能。例如该机使用了单翼结构和全金属蒙皮,是英国首款全金属承力战斗机,采用的半纺锤形机头、可收放起落架、椭圆平面机翼、水泡型座舱有效降低了飞行阻力,提升了升阻比,增强了该机的机动性能。
三是火力强大。“喷火”式战斗机在设计时就强调火力。其早期型号装备了8挺7.7毫米机枪,每挺备弹300发,可连续射击15秒。后期型号则安装2门20毫米机炮和4挺机枪,并可以挂载230公斤炸弹,具备了一定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四是战场生存性能强。“喷火”式战斗机采用了全金属半硬机身设计,有效提高了机体强度和耐用性,且该机所需的维护相对简单,不但提高了飞行员的生存概率,还增强了其抗毁伤能力和战场生存性。
五是飞行视野出色。“喷火”式战斗机的驾驶舱采用了气泡设计,座舱的视野开阔,可以方便飞行员在飞行时观察战场态势,帮助飞行员在进行空中格斗时保持出色反应。
当然该机在保持出色性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制造工艺复杂,影响了该机的生产效率。“喷火”式战斗机使用了全金属蒙皮机身,机翼则采用独特的椭圆型悬臂式下单翼,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一定程度影响了该机的生产效率。
二是射击精度不足。早期版本的“喷火”式战斗机使用机械瞄具,射击的精度不够,直到后期使用GM2型反射式瞄准镜后才得到改观。
三是航程不足。“喷火”式战斗机注重高航速、高机动性能,但航程略显不足。在战斗中经常采用快速接近、快速攻击、急速脱离的战术。该型机在敦克尔刻大撤退中表现不佳就是因为受到其航程限制,无法在法国战场上空长时间停留。
“喷火”式战斗机的发展
▼
“喷火”式战斗机作为二战期间英国最出色的战斗机,一共生产了超过2.29万架,其中:陆基型“喷火”式战斗机生产22000多架,舰载型的“海喷火”也生产了256架。
在此期间,“喷火”式战斗机不停进行改进,产生出了40多个改进型号,其中包括 Mk I、Mk V、MkIX等主要型号。这些改进型号注重在发动机、武器装备、飞行性能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其后期型号的发动机功率甚至达到2000马力以上。
这些改进使得“喷火”式战斗机能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成为英国空军在二战中最为有力的武器。例如:1943年生产的“喷火”Mk IX飞行速度达到了730公里/小时。1942年服役的“海喷火”舰载型战斗机,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列颠空战
▼
“喷火”式战斗机最为高光的时刻无疑就是在不列颠空战中,成功保卫了英国的天空,为盟军后续的反攻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是盟军抵抗纳粹德国扩张的重要转折点。
1940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历史上有名的不列颠空战爆发。纳粹德国挟着刚刚占领法国,基本控制了欧洲大陆的气势,开始了对英国的作战。形势当时对于英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使得德国占据优势的坦克部队无法直接攻击英国,因此德国计划通过空军作战,打击英国主要目标,尤其是针对伦敦空袭,削弱英国的防御能力,最终促使英国投降或者为后续入侵铺平道路。
因此,德国制定了“海狮”计划,开始对英国进行大规模轰炸。1940年7月,德国空军开始了对英国东南沿海的空军基地和雷达站的轰炸。到8月,就扩大到对英国境内的军事设施、工业基地和重要城市进行轰炸。进入9月,德国开始着重轰炸伦敦,试图通过对英国首都的轰炸来削弱英国军民的士气和抵抗意志。
当时德国拥有大约2400余架各类战斗机和轰炸机,英国方面则只有700余架各类战斗机,力量对比悬殊。但是英国空军不惧强敌,凭借积极灵活的战术和大无畏的精神,成功击败德国空军,获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
在整个不列颠空战中,英国以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成功击落了1733架德国战机,尤其是在1940年9月15日,英国空军集中300架“喷火”和“飓风”战斗机攻击德军轰炸机群,一下子击落了德军185架各类战机,自身仅仅损失了26架,直接导致希特勒的“海狮计划”破产。
英国取得这场空战胜利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就是以下几点:
一是英国军民的团结和勇气。面对强敌和不利的战场形势,英国军民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充满了乐观和勇气,勇敢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这点在美剧《空战群英》中就能看到。
二是灵活的战术。英国空军充分发挥自身装备优势,打击德军的弱点,最终获得了胜利。“喷火”式战斗机速度快、中高空性能出色,因此英军充分利用这一点,主要使用“喷火”式战斗机拦截德军轰炸机编队。在战斗中,“喷火”式战斗机快速接近敌机,切割分离德军轰炸机编队,乘机攻击乱了阵脚的德军轰炸机。
这样的战术扬长避短,有效规避了“喷火”式战斗机的弱点,将其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正因为战术得当,喷火式战斗机表现出色,被称为“英国空中的保护神”。丘吉尔评价这款战机为少数决定历史走向的武器。
三是新式作战力量的结合。在二战中,雷达的出现充分改变了当时空战和海战的局势,而盟军高度重视这种新技术,为其制定了配套作战计划。在具体作战中,英国利用雷达预警,及时发现德军空军的动向,指挥“喷火”式战斗机袭击德军编队,最终获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
可以看出,英国能够获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是充分发挥战机优势,结合新技术应用以及使用灵活多变战术的结果,这也为我们研究战争,探索战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喷火”式战斗机在大大小小的作战中共击落了5000多架敌机,是二战期间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之一,可谓战功赫赫。这款战斗机不仅是英国当时最新技术的结晶,更是英国抵抗法西斯侵略勇气和智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