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预警机突然曝光,“背靠背”雷达大变样,美方一句话道出真相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近据美国“驱动”网站“战争地带”专栏报道,中国似乎已将基于运-9运输机开发而来的新一代中型预警机投入使用,网上传闻该机被命名为“空警-700”。空警-700预警机是空警-500的继任者,但机上各项设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所承担的作战任务也更加复杂。

500

空警-700预警机采用了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显著特征为双阵面“背靠背”设置,与装备三阵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空警-500形成鲜明对比。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采用方位机扫(机械扫描)、俯仰相扫(电子扫描)模式,具备搜索范围广、跟踪目标数量多等优点。再者是相比于单波段雷达,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拥有更丰富的频率资源。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且时间资源灵活,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调度不同的波束去跟踪目标,从而提高对目标的发现概率。

预警机的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具有很多优势,减少了天线阵面个数,增加了雷达阵面的口径,降低了系统成本,天线增益与探测精度损失较小,还能提高雷达的发射能量,增强探测隐身飞机的能力。

500

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一个阵面采用S波段,另一个阵面采用UHF波段。S波段具有出色的精度和分辨率。UHF波段常用于远程监视(约200~500千米),具有中等分辨率和精度。与S波段协同作业时,会大幅提升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范围与跟踪距离。

空警-700预警机的机身后部两侧,各装有一组大型的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这种无线电阵面,既可以担当相控阵雷达天线,也可以担当相控阵电子支援(ESM)天线,由于阵面的尺寸非常大,能够以被动或主动方式探测地面或空中的各种辐射源,进行目标探测、无线电信号情报的截获,重要目标的识别、分析和定位等。可用于对隐身飞机及弹道导弹等目标的搜索探测、跟踪识别。

500

空警-700预警机的机头变动也比较大,首该机在机头前方增设了一个大口径的远程红外探测装置。这款远程红外探测装置主要由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图像处理单元(包括中波段红外图像处理、长波红外图像处理和图像融合处理)、跟踪信息处理单元、综合信息处理单元、综合显示单元、通信与数据接口以及伺服稳定平台组成。

其中双波段红外摄像头是关键部件,由光学系统和双波段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组件构成,主要负责完成对目标红外辐射信号采集与信号预处理等。

500

上述远程红外探测装置的针对目标,明显是隐身飞机和弹道导弹,装置还集成有高精度的激光测距雷达,总体技术性能可接近美国空军的RC-135S“眼镜蛇球”特种侦察机。

探测体制可能是光电探测与激光雷达集成体制,该体制是由IRST系统完成目标搜索与跟踪,并借助其精密角跟踪系统引导同一稳定平台上的同轴激光雷达波束对目标测距,进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这种全光电体制具有适装性好、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不足之处在于激光雷达波束很窄,要求有极高的角引导精度(毫弧度量级),因而技术难度较大。

50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警-700预警机亮相以后,让中国周边的空防态势发生了深刻改变。目前隐身飞机与弹道导弹对我国造成的威胁正在逐渐上升,因此就需要提高对以上目标的预警探测和制导攻击能力。因此空警-700预警机采用了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和大口径光电探测系统的。同时,正在试飞的以运-20B平台研制的空警-3000预警机上,也采用了双波段旋转相控阵雷达。

新一代的空警-3000和空警-700预警机还能成为中国海空军远程超视距精确打击的引导核心,负责引导中国海空军的各种精确打击火力攻击敌军,尤其是在拦截美军引以为傲的隐身飞机和高超武器方面,会有更高的价值。

美国《动力》网站用一句话总结了新型空警-700预警机:中国新型预警机非常先进,或为未来中美冲突定制。

500

可以预见,中国海空军的空警-3000和空警-700预警机组成的新一代预警机作战体系,将成为新时代的“预警双子星”,领先美国同类产品甚至形成代差,有效增强海空态势感知能力,提高中国军队在远海和远空域的作战能力。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