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推荐美国人卡尔·克劳的《四万万顾客》
【本文来自《2025我的年度书单: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来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推荐一本书,《四万万顾客》,作者是美国人卡尔·克劳。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在特朗普关税,中美贸易脱钩的时期,可以从一个美国作者的角度,了解2,30年代中国普通消费者和商人的画面。
卡尔·克劳1883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因家境贫寒,16岁就出来谋生,成为印刷厂的学徒,从此一生和新闻以及广告结缘。卡尔·克劳后来成为记者,1911年受好友之约,来到中国,加入英文版《大陆报》成为一名记者,在此期间目睹了辛亥革命,并采访过孙中山。
之后卡尔·克劳暂时离开中国,1918年重返中国,在上海创立了克劳广告公司。这家公司在2,30年代发展成为中国最出名的广告公司,客户有别克,旁氏,高露洁,柯达等。1937年,日本侵华,声援中国而讨厌日本的卡尔·克劳被迫离开了中国。1939年曾短暂来到过重庆,采访过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等人。
卡尔·克劳另一件出名的事,是亲身参与斡旋了1923年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
《四万万顾客》是他1937年回到美国以后写的。这本书在美国很有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重回上海,当时人手一册《四万万顾客》,作为参考。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卡尔·克劳当中的一些描写,已经和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完全不同了。比如他描写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甚至到了对包装细微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如果不说是20年代的中国,我都怀疑是在写现在的日本消费者。
但这本书整体幽默活泼,没有枯燥的数字,很接地气。有些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趣的,比如作者说到中国商家在那时就很内卷,甚至以低于成本在销售。但不要傻傻地只看到这些表面现象,比如美国供货商给予中国代理商的赊账期是三个月,而代理商给零售商的赊账期是一个月,这样代理商就会拿着美国供货商2个月的资金去放贷或做别的获利高的事,而美国供货商还傻乎乎高兴地提供资金。
当时,中国商铺普遍是学徒制,而商铺在招学徒时,如果招了王家的学徒,则过一段会发现王家的人来这家店铺买东西会多一些。
这些有趣的描写贯穿整本书,卡尔·克劳毕竟是美国人,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看中国人,但他仍然可以称为是少有的接地气的中国通。
顺便讲一下,这本书的英文版推荐序是保罗·法兰奇,他根据斯诺《西行漫记》里提到的一起1937年轰动中国的悬疑案“帕梅拉案”写了一部《午夜北平》,2018年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中就有提到这个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