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国人来中国扫货,才知道什么是大航海时代
传闻地球的自转在2025年,加入了额外的离心力,人们不再向西买买买,而是开始向东飞飞飞。
原因是,大批美国人为了省钱,组团来中国扫货。最近一条新闻就上了热搜——这月美国游客在中国用支付宝消费的金额涨了2倍。
算上机票比美国买更便宜,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众多美国网友放弃亚马逊的货到付款,抱起空箱子,开启了反向扫货的超现实生活。
有人说这是贸易战的副作用,也有人说这是全球的劳动人民开启了理性消费的觉悟。
空手来中国,提着几个蛇皮袋子回家,像极了当年往返香港和深圳的水客。
世界如此抽象,却没有阻碍民间的交流。美国老百姓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上演了新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美国人也不打没准备的仗:来中国扫货前,先查一波攻略,提前下载支付宝,到地儿就拎上蛇皮袋,绝不拖泥带水。
有人直达深圳华强北,虽然无数电子产品足以让人看花眼,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更具特色的伴手礼。
留好收货地址,掏出手机,用支付宝碰一下付款,当场拿下,他对自己的选择相当满意。朋友说那个东西在本地有个雅号名为“电鸡”,而他准备回国开宗立派,主动扛起鬼火文化新浪潮的大旗,开改装店招小弟,黄毛都不用染,都是天生鬼火圣体。
有人下了飞机直奔杭州四季青,逛出了本地人的气质;还有美国大妈在义乌商场分头作战,一波攻坚文具区,一个主打厨房用品,用飞机配重限额,解释了什么才是满载而归。
买得多了,也有了经验,有老哥说洛杉矶的阳光沙滩,也挡不住芝加哥的寒风,带一床宁波产羽绒被,保暖指数直接拉满,关键能压缩体积,箱子里还能塞下两个床上四件套,即便送领导,至少也能混上个加州科长。
有网友说,世道轮回,终于轮到美国人来中国扫货代购了。
数据显示,去年进口到美国的电子游戏机、食品加工机,超过四分之三是中国制造;风扇,90%来自中国;微波炉,90%来自中国。
只要掏出计算器,算一算就知道,在关税壁垒,人肉前往中国亲自带回商品,未尝不是当下的一种最佳选择。
如果有一天,你在北京或上海的国际航站楼遇到一群老外推着电风扇和微波炉,不要惊讶,他们也许是来扫货的。恍若多年前我们从日本扛电饭煲回乡的摸样。
几天前,美国网友@lulu 露露就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她说:“我可以去中国享受免签政策,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和商场,买我想买的东西,然后当场退税。”
评论区一位福建网友给她支招:“箱子都不用带,背个小包。落地后买箱子,比美国便宜,采购完回美国,连箱子一起卖掉,箱子又是一笔收入。”
还有网友给总结了China Travel三件套:免签、退税、支付宝。
不止美国友人,今年4月前半月,来自54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的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的金额同比去年增长 了160%。
全球网友都意识到了中国行的性价比:表面旅游,实则反向代购。
如今的外国游客也不像过去那样局促,对于中国先进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也能熟练得像踢毽儿的北京大爷,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游中国。
“扫码付款已经不算什么难题,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现在有更便捷的交互方式,支付宝碰一下就能付款。”
左手蛇皮袋,右手支付宝,轻轻碰一下付款,就完成了从美元信仰到人民币转生的关键一跃。
他们逐渐打开了中国生活的新大门,用支付宝打车、订票、寄快递、找酒店、点外卖,甚至还能当电子辞典看菜单,遇到像夫妻肺片或煲仔饭这样的邪典菜名,也能临危不乱了。
这个月的广交会,首次引入了支付宝“碰一下”,无数外国朋友拿着手机四处碰,像极了世界和平版的宝可梦对战现场。
甲亢哥直播完了,更多的外国人又来了,他们开始互相推荐攻略,分享属于他们的大航海故事,又吸引着屏幕前下一个准备出发的人。
世界太复杂,但人民的连接方式,总是出奇地朴素。
抽象的全球化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在一份火锅底料带来的热气腾腾里获得答案。